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动脉留置导管常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及心胸外科,作为监测患者有创血压及采集动脉血气的通道.尽管动脉留置导管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但不良操作或维护不到位也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本文讨论由动脉导管引起的相关血流感染,从循证的角度总结不同因素对动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以期为...  相似文献   

2.
The technology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access ports has evolved from open ports covered by removable caps to more-sophisticated, closed versions containing mechanical valves. We repor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needle-free positive-pressure mechanical valve intravenous access port at our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3月行常规护理的289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行集束化护理的327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后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3.36‰、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6.71±0.77)d、对照组为(8.47±0.7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天数为(9.36±0.82)d、对照组为(6.29±0.6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有显著效果,同时集束化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也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生儿病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24例PICC置管新生儿,总置管日数为9 207 d,53例新生儿发生CRBSI,发病率为5.76/1 000导管日。共检出5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20株,占35.09%)。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1 500 g、置管日数≥20 d、5 min Apgar评分≤7分是PICC置管新生儿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新生儿CRBSI的发生,尤其是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置管日数≥20 d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在重症监护患儿留置导尿中的效果,最大限度减少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46例留置导尿患儿作为对照组,2009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67例留置导尿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患儿进行规范化的护理;两组患儿留置导尿前均进行评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结果 观察组有1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感染率1.49%,1例患儿在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为1.49%;对照组有6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感染率13.04%,4例患儿在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为8.70%;观察组护理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有利于重症监护患儿留置导尿的护理,减少了留置导尿患儿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而再次插管的风险,能有效地减少导管相关性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动脉中层厚度 (IMT)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相关性。方法 收集无糖尿病足的 2型糖尿病患者 4 6例 (A组 )、糖尿病足患者 4 2例 (B组 )、正常对照组 4 0例 (C组 ) ,分别测量足背动脉管径 (D)、最大流速 (Vmax)、流量 (Vol)、IMT及患者体质量指数 (BMI) ,用酶法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CH)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浓度 ,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 ,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D、Vmax、Vol、IMT与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的相关关系。结果 A、B两组患者CH、TG、HbA1c、HOMA -IR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低于对照组 ;足背动脉D、Vmax、Vol减低 ,IMT较对照组增厚。A、B两组间比较足背动脉各项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IMT与HbA1c、HO MA -IR呈中度相关 (P <0 .0 1) ,与TG、CH、FBG呈低度相关 (P <0 .0 5 ) ,与HDL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BMI未显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创伤患者CRBSI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3 852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CRBSI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3 85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创伤患者,发生CRBSI 32例,总置管日71 237日,CRBSI感染发生率为0.45‰(32/71237)。共培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15株占46.88%、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21.88%;革兰阳性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8.75%、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1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颅脑损伤、股静脉置管是创伤患者并发CRB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创伤患者CRBSI的发生与ISS评分、损伤部位及置管部位有关,为降低创伤患者CRBSI发生率,建议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股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血液透析的68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其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发生股静脉置管感染9例,感染率为13.2%;共检出10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90.0%和10.0%;革兰阳性菌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以及替考拉宁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95.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100.0%;临床中均依据药敏性选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并在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复查均阴性。结论临床中对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留置股静脉置管导管的患者,易发生股静脉导管感染,临床中应加强细菌的监测,并依据药敏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感染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导致患者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统计导管隧道口分泌物病原菌检测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探讨护理预防策略。结果 156例患者有31例患者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9.87%。导管隧道口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31株。革兰阳性菌19株占61.29%,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心功能不全、透析时间>1年、股静脉置管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感染因素较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以达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老年患者因其生理、心理的特点更容易遭受疾病的困扰。住院期间,由于治疗需要常需行血管内置管,由此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分,而老年患者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通过导管置入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材料等的选择,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提高相关护理工作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本研究主要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现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感染发生的相关护理工作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five measures (introduction of hand disinfection with alcohol, a new type of dressing, a one-bag system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a new intravenous connection device, and surveillance by an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tioner) o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lonization and bacteremia was studied. Colon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25); the decrease in bacteremia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开展"全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与控制项目,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CAUTI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中15所医院20个ICU中留置导尿管≥2d的住院患者进行CAUTI监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CAUTI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病例3635例,住院总日数64032d,留置导尿管总日数46727d,导尿管使用率为72.97%,发生CAUTI 202例,CAUTI发病率为5.56%,千日感染率为4.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置管天数是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置管相关防控措施依从性中,是否具有置管指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6项措施患者间CAUTI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与基线观察期相比,患者CAUTI发病率由6.93%降至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相关防控措施依从性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装置、每日评估插管的必要性并有记录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项目的开展,ICU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CAUTI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预防治疗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134例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3 428例留置尿管患者中134例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9%;共分离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占66.0%,革兰阳性菌48株占24.0%,真菌20株占1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3.7%,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3.7%3.7%,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3.7%16.7%,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加强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检测,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导致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导管封管液的选择成为维护静脉导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化学成分的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 选择适合有效的溶液进行封管, 是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现就国内外单一化学成分及其复合成分的不同类型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现状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对封管液的选择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305例设为试验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CVC-RI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CVC-RI发生率为10.46%,平均住院(6.88±0.89)d,ICU总住院费用(32 015±1306.57)元;试验组CVC-RI发生率为6.91%,平均住院(4.76±0.91)d,ICU总住院费用(22 386±1236.48)元。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是预防和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能降低ICU患者CVC-RI的发生率、缩短在ICU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方式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收集所有患者详细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导管感染,将感染患者导管血培养并进行病原菌分析,统计感染率,对可能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120例血液净化患者中,共2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18.33%;检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14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占27.27%为主;革兰阴性菌7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占13.63%为主;真菌1株,占4.55%;年龄>65岁、穿刺≥2次、留置导管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史、血清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90g/L、医护人员插管技术低、住院时间≥2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及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诱发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诱发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坚持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预先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28例,对出现疑似临床感染症状的患者采集相关血液样品,对其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CRBSI的感染率为11.45%,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为38株,占61.29%,且对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株为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株为16株。革兰阴性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株为4株;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置管时间、股静脉置管、透析时间及白蛋白是导致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CRBSI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一定要依据药敏结果给予抗菌药物,同时依据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血流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综合ICU病房深静脉置管且置管时间48h的住院患者2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深静脉导管使用率为82.32%(2416/2935),发生CRBSI 44例,发生CRBSI的平均置管时间为(17.98±23.55)天;共检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41.67%,革兰阴性菌15株占31.25%,真菌13株占27.08%。CRBSI患者病死率为40.91%(18/44)高于非CRBSI患者23.30%(41/176)(P=0.018);置管时间、插管次数、入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置管地点是发生CRBSI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对ICU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应减少置管次数、每日评估尽早拔管、降低APACHEⅡ评分等因素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强化的肠外营养(PN)对肠瘘病人腔静脉导管感染(CRI)的发生率及细菌谱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PN的肠瘘病人进行前瞻、随机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肠外营养(TPN),Gln组在常规TPN中加入力肽100ml.结果:117例肠瘘病人,共进行139次腔静脉置管.对照组71例病人共进行84次腔静脉置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26.2%,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6.0%.Gln组46例病人共进行55次腔静脉置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12.7%,CR-BSI为1.8%.Gln组和对照组病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6%与1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37).结论:Gln强化的PN可以减少肠瘘病人CRI的发生,尤其是来源于肠道的革兰阴性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