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无锡市汽车4S店职业卫生现状.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无锡市58家汽车4S店中的31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与强度、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1家企业均未开展职业卫生申报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控制效果评价,作业人员职业卫生意识较淡薄,工作场所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31家企业均能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部分企业作业人员不能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4S店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汽车4S店职业卫生工作,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3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生产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现有防护设施有效。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日常管理的重点在于准确识别、检测与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以降低职业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济南市某外商独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其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中粉尘合格率为48.1%,噪声合格率为46.15%。结论该汽车零件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粉尘,应设置合理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区微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地方安监局开展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及制定监督整改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企业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家微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家企业配置除尘设施,12家企业喷漆房配置通风水帘降毒;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毒面具的配置率分别为42.1%、5.3%和10.0%。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木粉尘、噪声、其他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23.1%、16.1%、27.3%、0.0%、3.0%和6.1%,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普遍较差。结论被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为汽车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制提供对策。方法依据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监护技术规范,对金华市某客车生产企业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卫生检测,对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5.93%;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8.82%;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率为11.11%。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噪声职业禁忌证8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3人,但未发现有疑似职业病病例。调查结果分析提示,冲压、焊接、打磨和锯木等岗位为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应以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粉尘、噪声治理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天津市某工业区企业噪声危害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提出噪声危害控制对策。方法对50家企业开展现状调查与工作场所环境噪声检测,按经济类型、规模大小、行业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为26.7%,内资企业超标明显(32.9%),集中在纺织业、食品制造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超标岗位噪声源频谱特性以高频噪声为主。34家企业的2 902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为77.3%,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2%。被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内资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开展率、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管理制度制定率较低。结论天津市某工业区噪声危害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应从企业管理策略、监管部门执法、卫生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综合实施干预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丹东某皮卡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职业病防控相关对策。方法依据相关国家标准,采取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经现场检测,该皮卡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毒物、高温和紫外辐射强度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超标率为35.7%,手传振动超标率为100.0%。结论该皮卡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制造职业病危害的分布特征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对策。方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确定调查内容:包括原辅料、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分布等,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上门普查。分别采用epidata3.1和SPSS12.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38家汽车制造企业,84.7%为中小企业。存在电焊烟尘、苯及苯系化合物和噪声的企业分别占34.1%、31.9%和90.6%,是最主要的粉尘、化学和物理因素。90%以上接害工人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男性超过95%,但中小型企业中女性比重相对较大。约80%的大中型企业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但70%以上小微企业未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结论电焊烟尘、苯及苯系化合物和噪声是汽车制造业分布最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应着重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督促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木质家具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该行业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分布;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及实验室分析;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建厂时未进行职业病危害"三同时"审查;仅有2家企业提供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不健全;防尘、防毒、防噪等卫生防护设施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合格率为74.95%;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5.51%,查出特异性异常者34人,异常率为11.3%,市级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1例;未开展上岗前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严重,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3—2016年灌南县堆沟港镇12家农药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状况,为灌南县监管部门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6年灌南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卫生工作数据,整理分析12家农药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结果 12家受检农药制造企业检测点数975个,合格点数925个,合格率为94.9%。其中化学毒物、粉尘和物理因素合格率分别为96.6%、100.0%和89.8%,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3,P0.05);其中粉尘合格率最高,物理因素合格率最低。结论农药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增强职业病防治意识,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通力配合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某医疗机构病理科工作场所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状况,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采取风险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岗位的医技人员接触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结果 病理科工作过程中在病理组织的固定、取材、制片、诊断等多个环节存在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工作场所工程防护设施以通风柜和上吸式排风罩为主,应急救援设施主要为喷淋装置,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医用口罩、隔离衣、医用手套为主,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不规范。医技人员每班工作时间8 h,每周工作5~6 d,每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时间为1~4 h。评估甲醛和二甲苯的危害等级分别为4级和3级。甲醛检测12个岗位共计32个样本,检测接触浓度范围为0.02~1.14 mg/m3,超标率为25.00%;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检测接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26、0.32、0.17 mg/m3;甲醛的接触等级分别是4、3、2;医技人员接触甲醛的风险指数分别为4、4、3,风险等级为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二甲苯检测8个岗位共计24个样本,检测接触浓度范围为3.30~36.43 mg/m3,无超标岗位;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检测接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30、9.93、3.79 mg/m3;二甲苯的接触等级分别是2、4、2;医技人员接触二甲苯的风险指数分别为2、3、2,风险等级为低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 结论 该医疗机构应重点采用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定期开展危害因素检测,加强病理科医技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有效降低接触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某摩托车生产企业所有电焊作业岗位工人锰职业暴露情况,为开展工作场所电焊烟尘和锰危害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将2016年上海市青浦区某摩托车生产企业所有118个电焊相关作业岗位纳入调查,采用作业岗位劳动者佩戴个体空气采样器的方法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和锰,并计算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
结果 118个检测岗位锰CTWA的中位数为0.04 mg/m3(P25=0.02 mg/m3,P75=0.10 mg/m3),上、下午锰检测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焊烟尘CTWA的中位数为11.25 mg/m3(P25=2.46 mg/m3,P75=20.52 mg/m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场所锰和电焊烟尘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61,P < 0.01)。不同工种锰尘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手工焊岗位锰CTWA高于机器人焊和辅助工岗位(P < 0.01)。118个检测岗位锰超标20个,超标率为16.95%。不同作业特征、工种以及与污染源距离不同的作业岗位的锰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锰的超标率均以固定作业点、手工焊为高;离污染源越近,超标率也越高。
结论 该企业电焊作业场所锰危害不容乐观,有发生锰中毒的风险。减少固定点作业以及与污染源近的手工作业岗位可以作为电焊烟尘和锰危害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秦景香  刘武忠  翁玮  郑爱国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11-2212,22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焊接作业场所中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情况。方法以个体采样方法采集电焊烟尘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分别采用滤膜称重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对91名焊工和47名焊工进行电焊烟尘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个体采样,结果 28人(30.8%)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14人(29.8%)锰及其化合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CO2气保焊组电焊烟尘TWA均值为5.22 mg/m3,是其他焊接组TWA均值的2.8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TWA均值为0.221 mg/m3,是其他焊接组TWA均值的2.7倍。结论 CO2气保焊岗位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职业危害都较严重。工厂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为焊工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
  方法  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
  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印刷行业使用有机溶剂的现状,为该行业实施职业卫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20家印刷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抽取企业组分不明的有机溶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组分鉴定,并对接触正己烷、苯、三氯乙烯和二氯甲烷的岗位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0家印刷企业使用的142份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率超过10%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次为甲苯(26.1%,37/142)、丙酮(20.4%,29/142)、异丙醇15.5%(22/142)、甲醇14.8%(21/142)、正己烷14.1%(20/142)、正庚烷12.7%(18/142)和环己烷10.6%(15/142);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和UV油墨总挥发性有机组分峰面积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89,P=0.014),溶剂型油墨最高(75.1%),水性油墨次之(0.6%),UV油墨最低(0.5%);1个印刷岗位空气中正己烷的(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CTWA)和2个印刷岗位空气中二氯甲烷的CTWA超标,其CTWA分别为325.5、367.9 mg/m3和350.4 mg/m3,分别超标3.3、1.8和1.8倍。结论 深圳市印刷行业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稀释剂、胶水等有机溶剂成分比较复杂,企业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尽量减少使用成分不明的有机溶剂,重视绿色环保,停止使用溶剂型油墨,推广水性油墨和UV油墨等环保型油墨。  相似文献   

16.
秦宏  赵琳  徐聿涵  苏瑶 《职业与健康》2014,(16):2331-2333
目的通过调查某国有造修船企业流动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现状,为用人单位采取防治职业病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统一的职业卫生情况调查表,对流动劳动者及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该企业职工总数为9515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有7454人,其中近7000余人为劳务流动员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电焊烟尘、锰、金属烟尘、有机溶剂、噪声、紫外辐射、X射线等,其中电焊烟尘、锰、二甲苯、噪声都超标。2012年度,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流动劳动者有3836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异常的工人数高达504人,占13.14%。结论该企业应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加强流动劳动者管理,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卫生行为,是预防流动劳动者职业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余新天  朱志良  丁燕  俞小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476-1478,1473
目的 对某重工集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旨在有效控制重工传动机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紫外辐射、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最大的CTWA为15.12 mg/m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最大的CTwA分别为133.9、10 254.1 mg/m3,噪声强度最高102.2dB(A),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属于较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在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评估光明新区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现状和长期接触者的健康状况。 方法 对15间使用三氯乙烯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对接触三氯乙烯的81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2013-2015年间共检测126个检测点,30个点超标,三氯乙烯浓度范围为0.7~122.59 mg/m3(PC-TWA),平均浓度16.02 mg/m3(PC-TWA)。电镀行业三氯乙烯超标率高于电子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13);三氯乙烯接触者2015年肝功能异常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11);2015年血常规异常率高于2013和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1;χ2=5.84,P=0.016)。 结论 光明新区五金行业和电镀行业的三氯乙烯使用场所通风排毒设施仍需要加强,劳动者也需要严格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9.
洪惠民  张忠  林辉 《职业与健康》2008,24(3):212-214
目的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结果生产性粉尘主要分布在铸造和电焊工作场所,矽尘测点超标率为20%,电焊烟尘为11.8%。化学毒物共测14种,有6种超标,主要分布在涂装、零件清洗、汽车内装配件、电焊等工作场所;其中甲苯测点超标率为15.6%,二甲苯为6.1%,三氯乙烯为7.3%,二异氰酸甲苯酯为12.0%,二氧化锰为5.1%,铅烟为9.1%。噪声测点超标率为23.5%,超标点分布广,接触机会多,但以铸造、冲剪压和电焊工作场所受影响较突出。高温作业主要分布在铸造与热处理工作场所,高温级别范围为在Ⅰ或Ⅱ级呈高温强热辐射特点。结论根据各汽车工业企业的具体实际,实行企业管理措施、职业健康教育、卫生技术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才是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采用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对工作场所的空气采样,二硫化碳解吸后经HP-VOC石英毛细管色谱柱(60 m×0.20 mm×1.12μm)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被测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10~0.95μg/m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0%,平均解析率为61.23%~118.50%。应用该方法对33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分别检出19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在0.10~604.43 mg/m3之间,其中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有苯乙烯(62.32~114.54 mg/m3)、甲苯(50.11~604.43 mg/m3)和二甲苯(79.61 mg/m3和91.55 mg/m3)三种有机物;并对5种原料进行定性识别,两种结果相符。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各项指标均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