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手术专科组长术前访视模式建立与实施的效果。方法 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支由专科组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内容包括:设立专职的组长,经过专业培训的手术专科组长担任术前访视护士;应用专家咨询法确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按照规范流程实施术前访视。 结果 专科组长术前访视新模式使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100%。 结论 手术专科组长访视模式提高术前访视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并观察其实施的效果.方法 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内容包括术前访视专职护士的选择、术前访视专职护士的职责、术前访视的方法等.结果 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落到实处,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工作模式,能够通过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并观察其实施的效果.方法 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内容包括术前访视专职护士的选择、术前访视专职护士的职责、术前访视的方法等.结果 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落到实处,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工作模式,能够通过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常规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探讨新式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医生、病人的满意度及当日停手术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 480例择期手术病人,将其双盲随机分为A组和B组。常规式术前访视干预为A组,新式术前访视干预为B组,并分析对比两组手术访视率、当日停手术量以及手术医生、病人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新式术前访视干预较常规术前访视可显著提高手术访视率以及手术医生、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并减少手术当日停手术量。[结论]新式术前访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访视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总结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内容包括:选拔设立专职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担任术前访视护士;应用专家咨询法确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按照规范流程实施术前访视.专职护士术前访视新模式使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100%,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开展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比较已访视与未访视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已访视与未访视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评估表在手术护士术前访视中的应用,规范手术访视护理行为。方法:根据手术室实际工作经验设计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表,并将评估表排版加入到术前访视表中、置于术前宣教内容之前;用规范化指导用语进行全员培训后,不同年资手术访视护士根据手术患者评估表的内容指导依次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术前评估表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观察。手术访视护士在对干预组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患者病情掌握、压疮发生率三个方面的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手术访视护士应用手术患者评估表进行术前访视,有效地保证了术前访视的效果,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病人访视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对手术的积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64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心理护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手术病人访视前后的心理反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通过术前访视,减轻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手术信心,术中主动配合。手术室护士与医生配合更加默契,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术前护理访视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媒体协作式术前访视法对儿科手术患儿及家长在术前准备、配合手术麻醉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2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传统访视组70例和视频访视组72例,视频访视组于术前采用多媒体协作式访视法,即利用专科疾病答疑与多媒体视频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对患儿和家长进行访视,传统访视组则采用常规访视方法,即发放宣教卡片和口述讲解注意事项。于手术当日两组受访者均使用自行设计的《术前访视效果调查表》评价访视效果。结果:两种不同访视方式对于患儿术前准备达标率,家长对手术相关知识知晓率,家长对手术麻醉的配合程度,患儿家长满意度及访视时间存在不同,视频访视组访视效果优于传统访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协作式术前访视法可以提高患儿家长对术前准备工作的依从性,使家长更好的与手术、麻醉医生协作,对手术室环境、配合麻醉手术流程更加清晰;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缩短访视时间,提升了患儿、家长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将60例心脏手术患分为调查组和访视组,利用术前访视作为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探讨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择期心脏手术患术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焦虑,调查组患术前1d测得的焦虑与入院后第3天相比明显上升,访视组患的焦虑程度在手术前1d略有下降。说明术前访视可减轻患焦虑程度,帮助患积极面对即将来临的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开展现状。方法围绕临床开展术前访视可能遇到的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全省15家二甲医院手术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术前访视的作用虽然得到手术护士认同,但在目前条件下开展术前访视较困难,质量缺乏保证,实际开展的比较少。要开展术前访视必须对术前访视护士进行人际沟通、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等专门知识的培训,让具备有专职护士资质的人担当。43.3%的人认为术前访视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结论术前访视能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安全度过手术期,目前术前访视开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专职访视护士术前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紧张心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除对实验组患者由专职访视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外,其余的措施2组相同;比较2组患者术前的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常规组.结论 由专职访视护士术前访视可稳定手术患者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和缓解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访视册在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术前访视时采用手术访视册,按照手术访视册设计的项目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对照组不采用手术访视册,以传统的方法访视.观察两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手术知识掌握情况、术前血压和心率、患者对访视工作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术前访视时应用手术访视册可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术前访视过程中存在失访现象,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法。运用术前访视彩图手册进行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提高术前访视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在择期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选取100例失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方案,当遇到失访情况,由病房护士转述,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信息及注意事项;实验组则选择发放手术室专用术前访视彩图手册进行术前访视。评估两组患者对手术信息的认知程度,配合手术体位完成程度及时间,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手术信息的认知程度、配合手术体位完成程度及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彩图手册应用于术前失访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解决了失访患者中对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缺乏的问题,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了术前访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术前访视时机对改善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8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术前告知"手术医生谈话前实施情景模拟式术前访视;实验组"术前告知"在手术医生谈话后实施情景模拟式术前访视。对两组病人在访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其心理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访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访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其访视前(P<0.05)。[结论]情景模拟式术前访视的时机选在手术医生术前谈话之后进行更能缓解病人的术前焦虑。  相似文献   

16.
术前访视对手术前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周芳  马育璇  廖丹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62-62,54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前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103例择期手术病人,采用多媒体和解说的方式对术前相关知识进行宣教,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结果术前访视后病人对手术风险的担心程度较访视前低;术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访视前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访视对消除手术病人的顾虑,提高病人术前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在不孕症宫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入住我院生殖科不孕症宫腹腔镜手术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6)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术前访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术前访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水平和术前访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认知水平,为开展术前访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目的抽样法,对本院12名综合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认为开展术前访视是必要的,但对术前访视执行者存在认知偏差,对术前访视的流程和内容认识参差不齐,护士的人力配置和护士的沟通能力是影响术前访视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探索开展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模式,制定ICU开展术前访视的相应流程、内容、方法和职责。  相似文献   

19.
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改进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改进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实施的426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访视情况进行分析,由护士长管理,专人负责术前访视单回收、清点、整理,进行术前访视质量和效果评估。结果改进术前访视工作后手术访视率提高至99.81%,访视单书写合格率提高至99.23%。结论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改进措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术前护理访视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术前访视工作,分析2007—09/2008—02手术室所实施的426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情况,采取护士长和访视组长管理并由专人负责访视单回收清点整理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质量和效果评估。结果:改进术前访视工作后手术访视率提高至99.82%,访视单书写合格率提高至99.23%。结论:术前护理访视工作改进后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