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昕  林民忠 《人民军医》2011,(12):1076-107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到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发生激动传到异常心理失常和激动起源异常心律失常5例(9.6%)与15例(28.8%),对照组发生11例(22.0%)与33例(6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观察组发生轻度头晕、面部潮红3例;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异常。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1980年元月至1994年3月收治239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79例。为探讨我地区肺心病心律失常特点。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于入院前后作过心电图,常规12导联描记;急重病人心律失常者及时听诊并描记心电图;摄胸片、查肝功、肾功、生化以及血、尿、大便等有关检查。239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拟订的肺心病  相似文献   

3.
殷淑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80-138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11~2009-11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同时给予胺碘酮片。治疗时间为10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时间为10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多见,患者当出现复杂的室性、室上性快速型早搏时,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发展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笔者自1983年用乙胺碘映酮治疗心律失常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32例,女18例,年龄30—50岁28例,51一59岁14例,60岁以上8例。病因:冠心病30例(含心肌梗塞者4例),风心病4例,肺心病Ic例,甲克致心律失常2例,不明原因心律失常4例。心律失常类型:室上性32例,室性18例。二、疗效与观察方法治疗方法:以上病例均采用口服法,每次0.2克,每日三次,见效后逐渐减量至每…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多见,是危害老年健康的常见病。为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利于防治,现将资料完整的60例肺心病中26例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深对老年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肺心病并发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方法:经吸氧,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养阴益气,抗肺纤维化,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好转,尿量〉400 mL/d,尿蛋白转阴,尿素氮、肌酐下降达正常水平。3例持续3~5 d无尿,拒绝透析死亡。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支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消除血凝状态等综合治疗,防止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早期症状的诊断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84例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早期症状和血气分析。结果 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常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结论 注意观察肺心病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及时监测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是早期诊断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居住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患者的血清VB12、FA的水平,了解其变化与肺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Bcyer 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西宁地区居住的肺心病患者69名,健康对照组50名进行VB12和FA的测定,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结果:肺心病组VB12和F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B12和FA与肺心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及早发现和治疗高Hcy血症,对于降低肺心病疾患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预防肺心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 ,我们应用潘南金注射液 (门冬氨酸钾镁 )辅助治疗了心脑血管急症 2 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2 8例病人均为急诊来院的心脑血管急症留观病人 ,其中男 1 2例 ,女 1 6例 ;年龄 1 9~ 95岁 ,平均5 9.5岁。主要疾病种类 :冠心病并发各类快速心律失常 1 4例 ;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单纯心律失常 3例 ;马钱子中毒致心肌损害 1例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 2例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律失常 6例。其中病情危重者 1 2例 ,1 1例同时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 2种以上合并症。1 .2 治疗方法在各类心脑血管急症常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尿毒症并发心脏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8月间收治的39例尿毒症并发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尿毒症并发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心包炎、心律失常心脏病共62例次,经过治疗,尿毒症均得以控制,并发的各种心脏病获得较满意改善。结论针对并发的不同心脏病,进行相应治疗的同时合理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肺心病患者38例,分析肺结核并发肺心病有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梁伟健  王松 《临床军医杂志》2014,(6):570-572,60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住院肺心病并发TIA病人分别从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缺氧、高血黏度、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与肺心病并发TIA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结论肺心病并发TIA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及早病因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柳茂  刘英 《人民军医》2000,43(8):461-46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伴心律失常较常见。1980年以来 ,我院 (驻地海拔 2 80 8m )共收治肺心病伴心律失常 116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87例 ,女 2 9例 ;年龄 3 178岁 ,平均 5 3岁。按 1977年第 2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均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律失常。病程 63 0年。原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0 8例 ,支气管哮喘 4例 ,肺结核 2例 ,支气管扩张症 2例。1 2 心电图检查 肺心病伴心律失常 116例中 ,合并2或 3种心律失常 2 8例 ( 2 4 1% ) ,共发生心律失常15 4例次 :房性早搏 3 8例次 ( 2 4…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3例老年人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表明:老年住院患者中8.4%有心衰症状,其中约1/4发展成为顽固性心衰。肺心病或/和冠心病是产生顽固性心衰的主要病因;在同一患者中常同时有多种并发、并存症,使临床诊治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老年人顽固性心衰病人由于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肝肾功能障碍者较多,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治疗中易产生洋地黄中毒。针对上述特点,本文着重强调了在处治中应抓好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处理,慎重使用洋地黄,有选择性地使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积极处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46例肺心病并高粘度血症的诊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并发高粘血症者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可见高粘度血症是高原肺心病突出的特殊问题。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高原地区(海拔2260m-3200m)肺心病并高粘度血症患者46例,现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并发抽搐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并发抽搐的原因、诊断、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尿毒症患者中17例并发抽搐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16例尿毒症患者并发抽搐17例(占7.8%),包括尿毒症脑病8例,低血钙4例,脑血管意外3例,失衡综合证2例。结论:尿毒症患者并发抽搐主要原因为尿毒症脑病、严重低血钙、脑血管意外、失衡综合征,应尽早充分透析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变异型心绞痛心律失常特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伴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临床观察88例VA患者,均采用18导联心电图或CM5和CMavF导联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Holter),记录VA患者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伴发心律失常的有无、类型及发作时相,并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有无以及病变部位。结果:88例VA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有48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4.5%。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发生;在前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9例),室性期前收缩21例,心室颤动2例。下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常见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48例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9.24分钟,而在40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4分钟;42例患者(87.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闭塞期,6例患者(12.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结论:①VA可并发闭塞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但以前者为多;②右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下壁心肌缺血时,易造成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前壁心肌缺血时,则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③VA发作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相关性,且直接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电生理现象、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4 531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29例并发A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电生理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 29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0例,其中4例为不可逆性AVB患者,A(H)-A(Md)间期均≤20 ms。27例临近房室传导系统射频消融术中发生AVB,发生AVB前,12例表现为加速性交界性心律,3例窦律下A-V延长,7例交界性心律下V-A延长,5例心房起搏下放电A-V延长或出现交界性心律。7例不可逆AVB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房室传导系统附近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可能引发AVB,准确标测消融靶点,合理选择消融途径、消融能量,严密观察消融过程中的电生理现象及导管解剖定位,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7例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及口服应用胺碘酮治疗,静脉注射24h内总剂量为750~1000mg,同时口服胺碘酮200mg,2次/d。一周后改为200mg,1次/d维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1.2%,心功能改善率为86.0%。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7例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及口服应用胺碘酮治疗,静脉注射24h内总剂量为750~1000mg,同时口服胺碘酮200mg,2次/d。一周后改为200mg,1次/d维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1.2%,心功能改善率为86.0%。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