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深圳市社区居民就诊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深圳市居民患病后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1 012名有两周患病情况居民的就诊或自我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在去医疗机构就诊和自我医疗方面,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月收入、症状程度、医疗机构距离上有统计学差异(前3项P值分别为0.005,0.003, 0.003,其余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程度、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距离、月收入对居民选择自我医疗或去医疗机构就医相关(症状程度OR=2.182;文化OR=0.728; 医疗保险OR=0.498; 医疗机构距离OR=0.523;月收入OR=2.651)。结论 居民患病后选择自我医疗或上医疗机构就诊与症状程度、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距离和与收入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50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户籍、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参加医疗保险等情况,满意度评价涉及就医方便程度、候诊时间、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解释交流情况、费用水平和治疗效果等9个维度;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该县级医院门诊患者对所接受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74分,满意率为96.3%,属于比较满意.年龄< 60岁、就业、失业、高中及中专学历、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门诊患者满意度总体评价的负面影响因素.非农业户籍和失业人群与其他群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县级医院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对候诊时间和治疗费用的满意度偏低.建议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采用适宜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引入成本核算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从根本上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建立透明的价格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背景 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有42.5%(738/1 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 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湖北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增试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政策的执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政策执行意愿提供参考。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学习意愿、政策文件可及情况、政策文件知晓程度、政策文件认知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意愿。结果: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意愿较强,政策学习意愿、政策学习时间、政策可及程度和政策知晓程度与政策执行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政策学习意愿,加强医务人员政策可及性,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医务人员对于政策的知晓程度;同时也需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从而增强其执行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情况的满意度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落实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江苏省海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家基层医疗机构46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差异,采取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结果:28.21%、57.48%、12.17%和2.14%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持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完全不满意的态度。人口学特征分层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科室、年龄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满意度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地区、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和认可程度、转诊渠道通畅程度、对未来发展机会影响及有关分级诊疗制度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实施总体满意度较高,农村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低于城市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年龄较大的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偏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畅通转诊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满意...  相似文献   

6.
贾利利  李秀芹  郭昆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056-3062
目的 探讨分级诊疗背景下患者对“下-上-下”转诊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7年5月,从下级医疗机构转至西安市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41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对上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对“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情况。共发放问卷415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4%。结果 患者对下、上级医疗机构,“下-上”和“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依次为30.0%(120/400)、81.8%(327/400)、65.5%(262/400)、48.3%(2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是否满意是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人均月收入、参加医疗保险类型及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就医环境是否满意是对上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对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是否满意是对“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文化程度及对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是否满意是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对上级医疗机构和“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较低,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等是患者对“下-上-下”转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三县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于健康状况的影响,明确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湖南省三县农村数据,选用15岁以上人口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用SPSS11.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当地农村居民自诉健康状况的因素有: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和医疗保险状况等五项指标,影响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以慢性病患病情况作为应变量时,引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只有年龄和性别,并无收入水平这一变量。结论导致健康不平等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是否有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门诊患者非技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 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门诊非技术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开展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分成满意度较高组和满意度较低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影响门诊患者非技术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总共回收有效问卷1 572份,有效回收率为98.25%;1 572份问卷中,1 495份对非技术服务满意,纳入满意度较高组,占95.10%;77份对非技术服务不满意,纳入满意度较低组,占4.90%。两组年龄、文化程度、挂号方式、挂号服务人员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挂号方式、挂号服务人员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重程度均是影响门诊患者对非技术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对非技术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较高,年龄、文化程度、挂号方式、挂号服务人员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行为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行为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益阳市21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家机构每月随机抽取15张处方,一年共3 780张,逐一登记处方信息,分析评价处方行为。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种数和注射剂处方百分率超过国际标准。未成年患者多重用药、抗生素、激素和注射剂处方使用率较高,女性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夏、秋季抗生素、激素使用率较高,乡镇卫生院多重用药、抗生素、注射剂和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多重用药处方使用率较高,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激素和静脉注射处方使用率较高。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为中上等。结论: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整体较好,但仍面临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注射剂处方百分率超过国际标准的双重挑战,基层医师应严格规范处方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农村卫生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居民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海南省农村卫生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效果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7个县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4名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诊疗设施和环境评价总体上表现为一般和好评,对医生信用度总体上反映为满意,认为村卫生室基本能够满足常见病的治疗需要。结论:居民对乡镇卫生院满意度总体较好,但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影响较大,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力度,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和提高待遇,从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稳定医疗人才队伍,最终提高居民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稳步降低、 医疗服务质量逐年提升,以及居民满意度较前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基本药物目录的范围过窄,基本药物质量难 以保证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蚌山区1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为83.60%(311/372),近1年内有156人(41.94%)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评价最高.相对而言,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程序繁简程度、基本药品供应、药品价格、收费情况、基本设备配置、随访或健康检查、健康教育服务、妇幼保健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对妇幼保健工作评价最低.影响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度的因素主要有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及其占家庭收入的比例(P<0.05~P<0.01 );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职业(P<0.05~P<0.01).结论:尽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较高,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软硬件的不足及居民不正确的就诊观念,利用率及满意度还相对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从主要影响因素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13年湖南省两周内门诊患者和近1年内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3 年湖南省第1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国家第5次卫生服务调查方案中门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指标评估患者满 意度,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和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SAS9.2的SURVEYFREQ和 SURVEYLOGISTIC过程实现数据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3.85% (95% CI:68.67%~79.03%),住院患者总体 满意度为66.31% (95% CI:61.28%~71.34%)。调整地区、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因素后,门诊患者满意度与 医护人员认真倾听病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3.64,5.38 和3.34;住院患者满意度与医护人员较好的解释问题态度、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 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2.56,4.69和4.35。结论:2013年大多数湖南省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表示满意。医护人 员解释问题态度好、认真倾听病情、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以及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与患者高满意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华东某地区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推进军队卫生服务建设.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华东某地区2300名军队人员进行健康询问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87份,有效率95.09%),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军队人员的两周患病就诊率是56.36%,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门诊服务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年购药自付费用>1000元、年龄55岁及以上、最愿意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和对部队医疗机构供药的满意度等因素对两周患病就诊率有较大影响.结论:应加大对基层卫生力量的投入,加强部队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以便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居民医疗保健就诊流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分析其与居民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并采用整群随机法抽取2544名居民,调查他们日常医疗保健就诊流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和态度。结果2544名居民中选择社卫中心作为日常医疗保健就诊去向的占59.55%,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内建设社卫中心者占88.71%,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的居民就诊流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及其实际就诊情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居民对社卫中心建设的态度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无关,而与其健康状况有关(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深圳市大多数居民日常医疗保健就诊的主要卫生服务机构,居民的就诊流向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及在社卫中心的就诊率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和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北京市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已初现雏形,其中基层首诊作为分级诊疗的基础,对提高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十分重要。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需方,研究其就医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对落实基层首诊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北京市患者在“生小病”时的就医选择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将患者引流至基层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于2019年5月在北京市16个区的48家区属二、三级医院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基层就诊选择意愿及其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政策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生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732例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1 541例(41.29%)患有慢性病;知晓北京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患者分别为1 509例(40.43%)、1 641例(43.97%),但签约了家庭医生的患者仅占12.43%(464/3 732)。1 349例(36.15%)调查对象“生小病”时会选择前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医疗保险情况、家庭月收入、健康自评情况、慢性病数量、家庭医生制度知晓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及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是调查对象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北京市户籍人口、有社会医疗保险、文化程度和收入较低、知晓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相关政策、签约了家庭医生的患者在“生小病”时更倾向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对于非北京户籍、无社会医疗保险患者人群,应努力提高医疗保障,加强健康宣教;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就诊环境,加大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并继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吸引更多患者下沉基层。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实施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作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研究其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目的 了解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于2019年11-12月,从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3个省(市)分别选取2个市辖区作为调查地区,其次依据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名单进行方便抽样,共抽取5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机构至少随机调查10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从业人员。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553例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工作总体满意度及10项满意度因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53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得分为(3.66±0.77)分,60.5%(334/552)从业人员对总体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在各项满意度因子中,医患关系得分最高,为(3.84±0.68)分,工作强度满意度最低,为(2.86±0.81)分。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尊重、绩效考核、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是基本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一般,应增强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医务人员的尊重,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减轻工作负荷,提高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院内收治的处于"医"或"养"状态的老年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予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予以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接受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情况、满意度调查评价以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理评价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危重患者、分级护理、病区管理、护理安全"认可度较高;且院内服务满意度各指标显著较高(P<0.05).同时,试验组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为医养结合护理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能够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