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对二级学科领域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1 342名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330份。数据比较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授课内容和授课效果3个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全国研究生水平(P<0.01),其中对专业课程计划执行效果满意度最高(86.7%),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评价最低(79.3%);博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执行效果、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效果和学习资源的满意度高于硕士研究生(P<0.01);学术学位研究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满意度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P<0.01)。结论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对二级学科领域专业课程满意率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但还需要根据不同学位类型和学历层次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潜在及在读在职研究生的进修意愿和期望,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至2012级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44名在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样调查其所在单位从事卫生管理工作人员120人。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进修意愿及动机、对培养模式的认识及建议。采用Excel 2013完成数据录入,对各选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28份。87名(85.3%)的被调查者具有进修学习的意愿,仅15名(14.7%)被调查者不愿意进修学习。被调查者中,71名(55.5%)对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倾向于研究与应用复合型人才;90名(70.2%)在职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要以职业为导向,79名(61.7%)认为课程内容应理论与实践并举;77名(60.0%)认为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弹性学制,分别有61名(47.7%)、45名(35.0%)认为课程安排双休日或晚间授课,73名(57.0%)推荐小组教学法;学位论文允许多种形式展现,如97名(75.6%)选择调查报告等;104名(81.3%)选择采取双导师制。结论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及时洞察社会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毕业论文环节入手,不断优化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探讨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489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489份,回收有效问卷 488份(99.80%)。71.11%(347/488)的人完全赞成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23.98%(117/488)的人比较赞成。对统计学的认同程度、学习动机、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对统计教学内容总体满意度是成绩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547、1.723、1.374、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或者相关文献进行实例分析、淡化并简化数学公式、采用理论与上机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完善教学方式等,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可能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效果的因素进行调查,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某校在学的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问卷项目包括对象基本情况、其课外人文相关经历、其是否亲身参与一些人文关怀活动、这些经历是否影响其对人文教育的态度。使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字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及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态度差异。结果 被调查者认为,对人文教育有促进作用的相关经历类型前四位分别为义诊义工活动、人际关系融洽、抢救患者经历和患病经历,选择人数分别占95.8%(91/95)、92.6%(88/95)、89.5%(85/95)和88.4%(84/95)。而对人文教育有阻碍作用的相关经历类型前四位分别为学业压力、工作负荷、有限沟通和人文关怀欠缺,选择人数分别占100.0%(95/95)、95.8%(91/95)、91.6%(87/95)和84.2%(80/95)。此外,不同类别硕士研究生在相关经历可能对人文教育造成影响的认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授课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采用灵活的人文考核方式,全面提升人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某三甲教学医院将毕业的14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导师指导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师指导满意度为92.62%。其中,思想道德和学术诚信培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94.97%),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满意度相对较低(89.71%)。导师指导频率和指导内容、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程度和相处关系等对导师指导满意度有一定影响。结论 导师管理机制需加强及研究生管理水平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军队医学院校中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临床流行病学成绩的因素,为改进课程教学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军队医学院校2013级全体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 207人(98.1%)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121人(57.3%)课前预习,163人(77.3%)课后复习,134人(63.5%)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统招生的表现优于在职生(P<0.05),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专业、课前对课程重视程度、对课程兴趣情况、参加课堂讨论积极程度、硕士期间学习过和自学过相关课程、在职学习以及既往工作过(P<0.05)。结论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普遍对临床流行病学重视程度较高。提高博士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视程度和兴趣可改善其学习效果,讨论式的授课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CPBL教学在脊柱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科轮转的42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和对照组(21人)。实验组采用3D打印结合CPBL教学进行教学,课前由授课教师选取典型病例并设计相关问题,课堂结合3D打印模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相关问题;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员理论及操作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不同教学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采用SPSS 25.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认可度得分分别为(84.7±3.4)、(87.1±3.7)、(9.7±0.3)、(9.3±0.4);对照组学员的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认可度得分分别为(79.7±3.3)、(80.4±4.0)、(8.4±0.7)、(8.3±0.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3D打印技术与CPBL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认知和学习习惯情况,评价其学习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0级全体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调查资料。分析不同类别研究生对课程认知情况、学习习惯的差异,探讨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连续变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分类变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McNemar检验。结果 共纳入652名研究生进行分析,硕士研究生409人(62.7%),博士研究生243人(37.3%)。博士研究生听说过临床流行病学(χ2=19.99,P<0.001)、之前学过临床流行病学(χ2=9.20,P=0.002)、对本课程感兴趣(χ2=11.41,P=0.001)、认为本课程重要(χ2=10.71,P=0.001)、课前预习(χ2=11.21,P=0.001)、课后复习(χ2=3.29,P=0.001)及课堂积极讨论(χ2=11.64,P=0.001)的比例高于硕士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授课前全体研究生测验题总分平均为(5.50±1.62),授课后总分平均为(7.4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01)。统招研究生授课后成绩提高程度高于在职研究生,硕士群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01),博士群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P=0.351)。结论 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点掌握程度在授课后均得到提升。但仍需针对不同类别研究生学习基础及短板的差异,改进相应的教学模式及过程,包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规范学习习惯等,从而提升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项目驱动(project-based learning)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以陆军军医大学22名硕士研究生为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实践;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满意度;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教学设计方面,95.5%的学生认为学术英语口语由日常交流英语+学术交流英语两个版块构成合理(4.18±0.66);77.2%的学生认为将全班分为项目组,同时采用课堂发言项目组积分制,对课堂参加积极性有帮助(3.64±0.90);86.4%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参与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是必要的(4.09±1.02)。在课程体验满意度方面,学生对项目驱动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教学设计给出了正面的总体评价,21个问题,除了问题1(3.45±0.91)评分均值低于4.00,其他均在4.00以上。结论 将基于项目驱动的学习引入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教学,教学设计凸显了学习者需求、学习者动机和学习过程,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逐渐将静态的学术英语知识转化为学术交际能力,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教学需把握好语言和内容的比重,并加强师资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ATS-36量表和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态度及满意度,量表各维度得分与满意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有173名学生完成调查,男生78人,女生95人,平均年龄(20.34±0.79)岁。男生对于卫生统计学的兴趣维度高于女生(P<0.05)。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内容、水平和方法的满意度均较高,但对于课程教材的使用满意度最低。男生在理论、实验课时安排和教师态度、授课内容、水平、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女性(P<0.05)。学习态度中的情感、兴趣和努力3个维度与满意度的7个方面(除教材)呈正相关(P<0.05);认知、价值维度与教师教学态度、授课内容、水平、方法及整体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但价值维度与教材满意度存在负相关(P<0.05);难度维度与实验课时安排及教师教学态度、内容、水平、方法呈负相关(P<0.05)。结论:学生对卫生统计学有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