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单根管,约25%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笔者诊治1例三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显微根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50例下颌前磨牙患者VAS评分、最大抗压载荷值、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效果确切,可满足当前患者临床治疗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手术显微镜在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上需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48例,拍摄术前X线正位和偏位投照片,对疑为多根管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查根管,再在显微镜下定位和疏通根管,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显微镜使用前后多根管的发现率,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 显微镜使用前后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现率分别为12.2%和2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无并发症发生,根管预备及充填效果佳.结论 手术显微镜有助于定位和清理额外根管,提高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左下颌牙龈反复起瘘管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检查:┮5银汞补料完好,叩( ),颊侧瘘管。诊断:┮5慢性根尖周炎。因患者不愿拍片,遂去除银汞补料,暴露根管口,在颊舌之间偏向远中找到一个根管,扩通根管,并测量根管长度,行根管预备,双氧水冲洗后拭净根管,封FC捻。1周年患者复诊,主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咬牙合时酸痛的感觉。检查后发现瘘管仍存在,因此说服患者拍片。 相似文献
7.
8.
<正>成功的根管治疗术依赖于对根管形态和解剖知识的正确认识、对根管系统的严格清理、消毒与充填。若对牙根、根管解剖形态的复杂性了解不深,则可能出现遗漏根管,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一个或二个根管,出现三个根管的概率很低,而出现三根三根管更为罕见[1]。我科诊 相似文献
9.
夏某,男,29岁,某研究所干部。1986年11月3日因左下颌长双牙,影响咀嚼、说话,前来我院就诊。患者叙述1980年12月份,两下颌长出了3颗牙。进食时,新牙齿常“卡”住舌头,咀嚼不便。1981年2月,曾在市立某医院拔除右下颌1颗多生牙。今来我院要求拔除左边2颗多生牙。检查:上下颌骨发育正常,牙列整齐,无龋患。(?)舌侧可见萌出的并排2颗形似前磨牙的多生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透明牙标本法、锥体束CT扫描法,研究山东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形态。方法从山东各地市医院口腔科选取符合条件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共计164颗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其牙根外形,记录有根面凹陷牙齿的数量,通过透明牙标本法采用Vertuccis分类法观察根管系统形态。选取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的锥体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资料中304颗山东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影像,观察根管系统形态。结果透明牙标本法中,164颗离体牙,有2颗为双根牙,162颗为单根牙,双根牙检出率为1.22%;162颗单根牙的根管中,Ⅰ型根管检出率82.72%,Ⅲ型根管检出率为1.23%,Ⅳ型根管检出率为3.09%,Ⅴ型根管检出率为12.96%,Ⅱ、Ⅵ、Ⅶ、Ⅷ型根管检出率为0。164颗离体牙透明牙标本法的双根管检出率为18.29%;36颗离体牙有根面凹陷,其中21颗牙根管数目为单根管,其余15颗为双根管,有根面凹陷的离体牙双根管检出率41.67%;锥体束CT扫描30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55颗牙为双根管,双根管检出率为18.09%。结论山东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出现率比较高,根管形态比较复杂,临床治疗时需注意,可采取多种辅助手段,确定根管形态。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评价X线偏角投照技术在成人变异根管诊治中的作用,为成功的根管治疗提供临床帮助。方法收集因可疑根管变异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下颌尖牙和下颌第一前磨牙病例,利用偏角投照技术进行X线拍摄,影像学观察分析根管变异情况。结果下颌尖牙为双根管,而下颌第一前磨牙为三根管,在同一颗牙中各根管长度基本一致。结论成人恒牙根管系统的复杂变异是临床诊治的难点,X线偏角投照技术对提高变异根管的诊治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疾病的首选方法,找到所有的根管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这就要求口腔医师熟悉每个患牙的根管数目和形态及其变异情况.近年来随着对根管系统研究的深入,众多口腔临床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根管治疗术是对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医生能够准确定位患牙中所有根管,并进行彻底的清理、成形和三维充填[1]。对根管系统解剖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提高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包括透明牙、离体牙切片及根尖片偏移投照等,虽然透明牙、离体牙切片法观察结果的准确度高,但仅限于实验室研究[2-3]。X线根尖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但由于根管与周围组织的重叠及拍摄角度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牙根及根管数目,同时也不能正确反映根管走向、形状和锥度[4-5] 。显微CT(micro-CT)空间分辨率可达10 μm,是近年来研究牙根及根管形态的非侵入性技术,扫描得到的图像边界清晰,对侧副根管、根管峡部等显像较好,重建的三维图像经处理能清晰地显示牙根管的细微结构,可以作为牙根及根管形态研究的“金标准”,但辐射剂量大、扫描范围小、曝光时间长,尚不能应用于临床工作。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疾病的影像诊断。目前口腔科使用的锥形束CT空间分辨率能达到0.2 mm,相对于螺旋CT,具有数据采集时间短、曝光剂量小的优势,可清晰显示牙根及根管的数目和形态[6-8]。另外,CBCT提供的软件便于从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对根管进行精确的形态学分析,已成为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复杂根管治疗的重要影像手段。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因牙体、牙周疾病治疗需要而拍摄CBCT的患者影像资料,分析下颌前磨牙、下颌第一及第二磨牙的牙根数目及根管构型,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作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方法 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所有与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关的文献以及病例报道,记录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型、根尖孔数目和根尖孔位置.结果 1 324颗研究牙根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个牙根发生率占93.1%,2个牙根占6.6%,3个牙根占0.3%,其中未发现4个牙根的存在;5 745颗研究根管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根管发生率占75.2%,多根管占24.8%;4 650颗研究根管分型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Ⅰ型根管发生率占75.1%,Ⅱ型占2.0%,Ⅲ型占1.7%,Ⅳ型占5.5%,Ⅴ型占12.5%,Ⅵ型占0.1%,Ⅶ型<0.1%,Ⅷ型占0.5%,其他根管类型占2.6%;478颗研究根尖孔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只有1个根尖孔的占63.2%,有2个根尖孔的占25.7%,有3个根尖孔的占9.0%,有4个根尖孔的占2.1%;771颗研究根尖孔开口位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包含946个根尖孔,其中根尖孔位于根尖顶端的占56.6%,位于根尖侧方的占43.4%.结论 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以单牙根单根管为主,两牙根两根管常见,两根管中主要以Ⅳ型和Ⅴ型根管为主,其他根管分型发生率较低,但包含根管类型较多.此外,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数目变化大,约占一半的根尖孔位于根尖侧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探讨泸州地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方法:选取872例下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对称性。结果:下颌第一前磨牙参照Vertucci分类法,发生率分别为:Ⅰ型85.67%;Ⅲ型3.10%;Ⅳ型0.03%;Ⅴ型8.00%;C形2.87%。其中367例下颌第一前磨牙I型根管对称;10例Ⅲ型根管对称;1例Ⅳ型根管对称;25例Ⅴ型根管对称;7例C形根管对称。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CBCT为其根管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患,女,24岁。在丹东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下颌左右两前磨牙的舌侧各多长出一颗形态正常的前磨牙(如照片所示)。检查:上颌共14颗恒牙,牙列较整齐,虫烤瓷冠修复,余牙无龋齿,牙周组织健康;下颌共16颗恒牙,「7银汞充填。6|铸造冠修复,牙弓拥挤,排列不齐。54|及「45舌侧各有一多生的前磨牙:牙冠均完整, 相似文献
19.
瘘窦型慢性尖周炎是口腔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瘘窦主要为龈窦,而皮窦则很少见。现报告1例皮窦型慢性尖周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