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适应现阶段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早期树立医学整体概念,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导师制的早期接触科研,将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案例教学的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因此,基于"三早理念(早期树立医学整体概念、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临床)"的培养模式对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院校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产生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现代临床检验对医学检验技术从业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我院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由传统的授课模式修改为模块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时安排,将微生物检验实验课分为五个模块:基本技能、应用、综合训练、扩展和临床实习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以学生学会观察微生物形态和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和生物安全观念;应用模块注重学生对各种类型细菌的检测,让学生反复操练;综合训练模块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模块积极引导学生扩散思维进而全面分析问题;最后的临床实习模块巧妙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职业思维和习惯。五个模块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他们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地方医科院校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课内教学、轻课外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探索在课内理论与实验教学基础上,构建可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科研基本技能的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试行双导师制,并摸索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运行的有效机制与管理模式。6年多的实践表明,该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大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信号转导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例,研究实践创新训练对医学本科生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训,并初步探讨实践创新训练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科研实践创新训练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有力推动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及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122位学生,其中对照组62人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60人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大创项目”训练,在学期结束后就学生科研方法、学习效果、科研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及实验考核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文献阅读、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和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专业课实验报告检测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大创项目”为契机,开展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提高。  相似文献   

6.
汕头大学医学院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实施了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交叉渗透,使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临床方法”为主干,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将临床训练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以沟通技能训练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通过构建健康与社会和终身学习课程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与批判性学习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汕头大学医学院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实施了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交叉渗透,使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临床方法”为主干,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将临床训练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以沟通技能训练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通过构建健康与社会和终身学习课程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与批判性学习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医学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英国的医学教育始终处于世界先列,其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特色分明,以整合课程为主,且重视选修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注重早期接触临床、早期科研训练,在实习实践安排方面也颇有特点。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一定启示,即建立跨学科的整合课程,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科研,注重与更广泛的社会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临床教学普遍面临由于学生多、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原因使床边教学阻力增大、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按照国家对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的要求,强调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基本技能,注重学生通科技能和临床素质的培养。临床基本技能既是沟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桥梁,又是培养具有优秀动手能力的医学接班人的根本保障。通过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尽快进入临床角色,树立全面的临床观念,强化医师素质的培养,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临床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构建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以创新性科研成果转变为实验教学内容;多形式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科研相结合;"第二课堂"教学等.经过历时7年多的实验教学的实践证明,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等具有明显成效,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针对检验专业实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及科学设计毕业论文,将实习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能力,据此制定出符合检验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从岗前培训、实际操作、检验数据解读能力、医德医风教育、临床沟通能力、科研设计等方面进行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重点通过临床实际操作和毕业论文撰写帮助学生建立并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这对培养集临床、检验、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作为八年制医学专业首批试办高校,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全程提升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阶段设置了医工交叉课程;在医学核心教育阶段,设置了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外研学课程等;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置了为期2年的海外交流项目;结合各培养阶段任务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上述措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大学自2005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借鉴国外医学教育发展的经验,改革创新,形成颇具特色的行医学课程体系。行医学是着重学生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纵向课程。它以传授关于人类健康行为、疾病和医疗发展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让学生在医疗团队合作环境下学习所需的医患人际沟通技巧,运用临床工作所需的医学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文章从加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强调参与高校教师科研、加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并结合研究者以高校科研课题为依托指导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经验,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具备扎实熟练的临床技能操作是医学生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基石。我校针对医学教育教学环境变化、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构建了集"实践课程教学、集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考核、实践技能竞赛"为一体的,教、学、考、赛全方位、系统化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提高了师生对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增强了教师相关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临床与科研高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初步进行了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在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阶段,重点转变其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观念,奠定培养临床科研型复合人才的基础;在前期医学专题写作、基础知识学习与交流阶段,使临床型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夯实其科研能力;在科室专门配备的科研型第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项目标书和论文的写作,促进其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总结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微视频教学法为中心的多元化、分阶段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生殖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方法:选择2019-2020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采用多元化、分阶段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试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89.46±5.10)分],操作技能[(86.03±6.91)分],优于对照组学生[(83.35±5.77)和(83.42±7.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在提高学习兴趣、有益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拓展生殖医学本科生临床和实验室实践能力、科研创新以及医患沟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实验课是医学科研型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重视实验课教学、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是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重视实验课教学目的及实验记录,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及规范严谨性;增加先进实验仪器培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增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这些措施有助于综合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肿瘤学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肿瘤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肿瘤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缺乏统一的肿瘤学教材及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堪忧等问题限制了我国肿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探索肿瘤教学的建设道路中,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重点体现在编写特色的肿瘤学教材及大纲、调整肿瘤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掌握最新肿瘤进展及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