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沐舒坦组增加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肺炎治疗效果;肺部啰音完全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血气分析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PCT;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沐舒坦组肺炎治疗效果95.00%高于常规组77.50%(P<0.05);沐舒坦组肺部啰音完全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血气分析正常时间、住院时间(3.24±1.41)、(7.13±2.61)、(4.14±1.21)、(8.42±1.61)d短于常规组(5.40±2.14)、(9.35±3.57)、(6.25±2.59)、(10.40±2.13)d(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PCT相近(P>0.05);干预后沐舒坦组C反应蛋白、PCT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血气分析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沐舒坦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给药,观察组使用沐舒坦超声波透皮给药,均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98.78±6.03)mmHg vs(88.73±5.91)mmHg,(40.33±2.17)mmHg vs(44.59±3.4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观察组家属对治疗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将沐舒坦经过超声波透皮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病毒唑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2例发热4天以内病毒性上感患儿分两组进行治疗,病毒唑组(162例)、对照组(110例)的退热时间分别为23.2±2.75、76.8±7.08小时,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又选择发热2天以内病例作观察,病毒唑组(116例)、对照组(98例)的退热时间分别为21.8±2.82、80.9±7.56小时(p<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病毒唑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悬混液雾化吸入 , 比较和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3.63±1.15天、咳嗽消失时间5.79±1.53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12±1.47天、喘息消失时间6.38±1.59天,分别优于对照组的4.51±1.36天、7.04±2.25天、8.26±2.48天、7.75±1.82天(P<0.05);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EV1、PEF、FEV1/FVC反映通气状况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控制感染,显著改善气道反应,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82例患者选择脉冲光治疗(对照组),另85例患者选择点阵激光技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愈合时间、色斑消退程度及治疗期间肿胀、灼热、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31.87±10.38) min vs (57.05±16.53) min]、愈合时间[(2.41±1.51) d vs (3.17±2.21) d]、色斑消退程度[(62.98±13.35)%vs (92.04±15.66)%]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短于观察组,但色斑消退程度小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分别为28.05%、(86.33±6.56)分,观察组分别为2.35%、(94.27±11.76)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点阵激光技术可有效消除女性黄褐斑,且不良反应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入院的肺炎患儿2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8例,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明显优于对照组80.4%(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3.3±1.2)d、气促消失时间(2.1±0.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0.7)d、住院时间(7.1±1.2)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11.6%(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反流性胃炎行舒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T)、黏膜保护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78例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89例)、观察组(89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PPI、黏膜保护剂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舒必利、PPI联合黏膜保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治疗后食管反流、腹胀、烧心感症状积分(0.65±0.32)分、(0.41±0.24)分、(0.37±0.19)分均较对照组积分(1.42±0.87)分、(1.27±0.76)分、(1.15±0.69)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时间(6.31±2.87)d、黏膜损伤时间(8.15±3.09)d及腹痛时间(7.31±2.95)d均较对照组各项时间短(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99%明显低于对照组反应率2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必利、PPI及黏膜保护剂联合治疗反流性胃炎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病情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8-140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α1b、沐舒坦雾化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和沐舒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干扰素α1b。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α1b、沐舒坦雾化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覃国园 《华夏医学》2005,18(2):221-221
目的:观察沐舒坦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沐舒坦超声雾化后经气道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76例,并设对照组6 9例以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愈好转率治疗组为98.75 %,对照组为73.6 1 %;氧疗时间治疗组为(2 2 .4 4±1 6 .34) h,对照组为(34.2 2±2 4 .5 6 ) h;住院时间治疗组为(6 .39±1 .4 9) d,对照组为(9.88±1 .86 ) d,3项指标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 1 )。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效果满意,给药方法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及研究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4例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PANS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观察组PANSS评分(105.82±27.96)分,对照组PANSS评分(106.02±27.32)分,两组PANS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46.38±9.22)分,对照组PANSS评分(53.97±9.02)分,两组PANS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耳思远  卓杰 《医学综述》2013,(2):377-378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52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观察组(60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有效地改善肺部感染情况,是临床首选的处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P<0.05,其控制感染时间(10.2±2.16)d短于对照组(12.7±3.43)d,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22),试验组患者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侧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术后3月对比2组患者GCS评分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GCS评分为(10.21±0.8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8±1.64)分(P〈0.05);试验组预后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35.2%、21.6%,对照组为18.2%、3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好于单侧开颅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24例作常温治疗,24例作亚低温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常温及亚低温治疗4~10天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对比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营养支持,能进一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蛋白质代谢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31例(感染组),未继发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3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间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另观察6例重症感染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01);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感染的6例中3例PCT水平持续〉7.3ng/ml者死亡,3例存活患者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与临床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轻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15分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三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对2组患者伤后第1、3、7和14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后第1天CD3、 CD4、CD4/CD8开始下降,CD8升高,第3天CD3、 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同正常水平,2组伤后第1、3和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伤后第14天 2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第4天肺部感染73.3%,对照组无肺部感染,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伤后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下降明显,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考虑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沈丽  詹艳  赵丽  李道昌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253-1255
目的 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治疗时不仅要积极改善患者病情,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本文利用品管圈(QCC)活动以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价值。 方法 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4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探讨、设定目标值及制定可行性整改措施,与2016年5—10月开展QCC活动后的36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在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对2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在对照组中,有3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5.00%。与对照组相比,QCC活动组中的肺部感染有19例,占52.78%,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P<0.05),在2组肺部感染的患者中,QCC活动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QCC活动不仅降低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肺部感染率,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控制时间缩短,而且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伤后1周内盐酸纳美芬治疗组病人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及头颅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的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唤式治疗护理。于伤后不同时间段评定2组临床疗效、清醒率及清醒时间。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清醒率及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呼唤式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期患者,能加速患者清醒,提高清醒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