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组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21例(CINⅠ组48例、CINⅡ组34例、CINⅢ组3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27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5种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71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63例,阳性率为36.8%,其中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17例,阳性率为73.9%;CIN Ⅰ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32例,阳性率为66.7%; CINⅡ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12例,阳性率为35.3%;CINⅢ患者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2例,阳性表达率为5.1%,SCC组中无HPV L1蛋白表达.五组患者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CINⅡ组、CINⅢ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INⅠ组与CINⅡ组、ClNⅢ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面积为0.799,标准误为0.062,95%CI为0.677~0.921,灵敏度为0.769,特异度为0.750.结论 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提示其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标志物,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中的临床效用.方法:2005年6月~2006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行宫颈癌筛查女性4689例中抽取600例,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宫颈癌组和湿疣组.用FQ-PCR法进行宫颈细胞8种HPV基因型分型及定量检测,并同时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各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根据FQ-PCR所得HPV-DNA拷贝数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结果:FQ-PCR和HC-Ⅱ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86.67%,宫颈癌组符合率100%,总Kappa指数(KI)0.722,炎症组0.65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组KI分别为0.514、0.583、0.697,湿疣组0.659.宫颈癌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炎(P<0.05).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病毒载量与宫颈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高度病变组(≥CINⅡ)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宫颈低度病变组(CINⅠ)(P<0.01),但宫颈高度病变组(CINⅡ与CIN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与HC-Ⅱ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在分型的同时亦可进行病毒量的定量检测,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DNA病毒载量随宫颈病变的级别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YB-1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YB-1蛋白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YB-1蛋白的表达于SCC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YB-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部分表达与细胞质.YB-1蛋白在慢性宫颈炎中无表达,在CINⅠ级、CINⅡ~Ⅲ级、SCC中表达逐渐升高.YB-1蛋白在4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分别与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B-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YB-1蛋白的表达在SCC患者各临床病理学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B-1蛋白量的变化可能与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细胞块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P16、HPV16表达在筛查ASCUS中高度宫颈上皮内癌变的意义.方法 选取TCT检测为ASCUS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取其TCT保存液中的剩余物质制备宫颈细胞块,然后,在细胞块上进行P16、HPV1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120例ASCUS患者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炎64例,CIN Ⅰ 33例,CIN Ⅱ 17例,CINⅢ 16例,其中高度官颈上皮、内瘤变者(CIN Ⅱ、CINⅢ)为23例,占19.17%.2)ASCUS中P16阳性表达在宫颈炎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Ⅲ组分别为6.25%、51.52%、82.35%、83.33%.P16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炎组与ClN Ⅰ组,CIN Ⅱ组,CINⅢ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P16强阳性表达为判定标准,则检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26%、92.78%、72%、94.74%.3)Ascus中HPV16阳性表达率在官颈炎组、CIN 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分别为21.88%、39.39%、76.47%、83.33%,HPV16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炎组与CINⅡ组、CINⅢ组,CIN Ⅰ组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细胞块上检测P16,HPV16可用于ASCUS中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在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例浸润性宫颈癌(ICC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Ⅰ(CINⅠ组)30例,CINⅡ(CINⅡ组)30例,CINⅢ(CINⅢ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另设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中的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3.3%、63.3%、76.7%和96.7%,ICC组和CIN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CC组与CINⅢ组比较,CINⅢ组与CIN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0.0%、43.3%、70.0%和93.3%,ICC组显著高于CINⅢ组,CINⅢ显著高于CIN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INⅡ组与CINⅠ组比较,CIN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HPV16-E7蛋白与端粒酶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1)。结论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四川地区HPV不同亚型及多重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感染情况,评价多重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 226例宫颈病变患者(均有病理活检结果),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23种亚型均为阳性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湿疣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宫颈炎组、宫颈湿疣组、CINⅠ组分别与CINⅡ、CINⅢ组相比较,低危型HPV构成比增加(P<0.01),高危型HPV构成比降低(P<0.05)。 ②宫颈湿疣组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为HPV6、HPV11,其他4组主要为HPV42、HPV43。③高危型HPV感染前4位为HPV58、HPV16、HPV52、HPV18,宫颈炎组HPV16型的构成比(11.0%)低于CINⅡ(20.3%)和CINⅢ组(20.2%)(P<0.01),HPV58型的构成比(15.9%)低于CINⅡ组(21.4%)(P<0.05)。④宫颈湿疣组HPV多重感染率(68.8%)高于宫颈炎组(23.1%)、CINⅠ组(26.1%)、CINⅡ组(27.8%)、CINⅢ组(2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4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地区HPV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各种宫颈病变中低危型主要为HPV42、HPV43, 高危型主要为HPV58、HPV16、HPV52、HPV18, 病毒的多重感染似乎并不是导致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IL-2在不同宫颈病变当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1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且检测HPV DNA均为阳性,同时有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的标本159例:慢性宫颈炎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99例(CINⅠ级42例、CINⅡ27例、CINⅢ30例)以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12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IL-2在各级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59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为47.80%:在慢性宫颈炎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62.50%(30/48),CINⅠ为83.33%(35/42),CINⅡ为37.03%(10/27),CINⅢ为3.3%(1/30),SCC为0(0/12)。除了CINⅢ与S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不同宫颈病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各种宫颈疾病组织中阳性表达为64.78%: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组中的阳性分别为83.33%(40/48)、89.30%(37/42)、62.97%(17/27)、30%(9/30)和0(0/12)。IL-2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与IL-2的阳性表达率均随着宫颈病变的演变及发展而呈降低趋势。二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子宫上皮内瘤变(CIN)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对于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有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宫颈病变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克铭  温若愚  杜仲  温先勇 《西部医学》2021,32(9):1393-1396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 HPV)基因型在泸州地区的分布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期间,在泸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并接受HPV基因分型检测、年龄在17~76岁的患者共计2778例,其中临床明确诊断患者1689例(炎症患者147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24例、宫颈癌患者92例)。根据临床诊断将炎症患者分为急性宫颈炎症组(271例)和慢性宫颈炎症组(1202例);根据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Ⅰ)组(58例)、中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组(37例)、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Ⅲ)组(29例);依据癌变细胞的来源,将宫颈癌患者分为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85例)和腺癌组(7例)。采用PCR+导流杂交法对我院妇科就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并探讨优势基因与宫颈炎症、上皮细胞瘤变、宫颈癌等疾病的关系。 结果 2778例就诊者共检出651例HR-HPV阳性患者,感染率为23.43%,其中单一感染436例,占66.97%(436/651),多重感染215例(占33.03%,215/651);651例阳性患者共检出18种、885项HR-HPV单项阳性;阳性率居前三位的HR-HPV是52型、16型、58型,三者分别占总感染例数的22.03%(195/885)、16.05%(142/885)、10.06%(89/885);宫颈炎症HR-HPV感染率为25.39%(374/1473),急性宫颈炎组与慢性宫颈炎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内瘤样病变HR-HPV感染率为41.13%(51/124)。CIN Ⅲ组感染率>CIN Ⅱ组>CIN Ⅰ组,CIN Ⅲ组与CIN 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HR HPV感染率为84.78%(78/92),鳞癌组HR-HPV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癌组(P<0.05);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率为炎症患者、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宫颈癌患者顺序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的前三位均为52型、16型和58型。 结论 与国内其它地区以16型18型感染为优势基因不同,52型、16型、58型在泸州地〖JP2〗区HR HPV感染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导致该地区女性宫颈炎症、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等宫颈病变的主要基因型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TCT与HPV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1500例女性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HPV、TCT检查,观察和分析两项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及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500例患者中HPV-DNA检查阳性305例,阳性率为20.33%。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患者中HPV阳性率分别为2.44%、6.59%、16.49%、40.74%。CINⅢ级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Ⅱ级、CINⅠ级及慢性宫颈炎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TCT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对比发现ASC-US患者中CINⅠ级比例最高,达到61.61%。LSIL患者中CINⅠ级、CINⅡ级比例均较高,分别为43.89%、34.44%。HSIL患者中CINⅡ级比例最高,达到48.75%。结论在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中TCT、HPV检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病程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施晓  吕芸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0-122
目的探讨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200例.采用MicroScanautoSCAN-4细菌鉴定系统分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菌株情况。分析宫颈非恶性与恶性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阴道不同性质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及阴道菌群分布与阴道pH值、白带清洁度的关系。结果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检出率中,以乳酸杆菌检出率最高,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在宫颈恶性病变与非恶性病变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阴道血性分泌物和阴道脓性分泌物之间菌群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白带清洁度越严重,乳酸杆菌检出率越低,加德纳菌检出率则明显增加,其他菌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探讨感染微生态学的理论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以及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58例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32例孕14~1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93.8%,11例孕18+1~22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6.7%,6例孕22+1~2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63.7%。择期手术组44例,胎儿存活37例,存活率为90.9%。急诊手术组14例,胎儿存活8例,存活率为71.4%。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环扎的时间选择妊娠14~18周为宜。对宫颈环扎最好预防性实施,急诊情况下手术,失败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60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或)LEEP。并比较。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诊断结果之间的总符合率为49.23%。对两种方法诊断为HSIL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6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LEEP术后病理为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病理一致性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病理检查均是有效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但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陶雯琪  史宏  徐爱珍  刘伯宁 《上海医学》2003,26(6):305-306,T002
目的 探讨钙粘附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不同级别宫颈CIN及宫颈浸润性鳞癌各10例进行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herin)染色。结果 E—cadherin在正常宫颈上皮的表达分布均在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和细胞连接处的膜缘,而在CIN的表达分布与CIN的级别有关,宫颈浸润性鳞癌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根据E—cadherin的表达分布可帮助判断CIN的级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8 (CDK8)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观察CDK8在宫颈癌不同病变组织、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的表达.结果:CDK8在正常组织、CIN工、CINⅡ、CINⅢ、宫颈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5.6%、73.0%、90.0%、98.2%,各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77.8%、83.3%、100.0%,各临床分期之间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中低分化、中分化以及高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87.5%、92.9%,不同宫颈癌分化程度的CDK8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K8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应用CDK8的表达去预测宫颈癌的病变以及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妙云  唐洪  谭毅 《海南医学》2014,(3):341-343
目的 探讨子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发病率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660例妇科门诊子宫颈糜烂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0名宫颈光滑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子宫颈液基细胞检查,观察两组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发生率.结果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显示,研究组阳性96例,阳性率为14.55%;对照组阳性38例,阳性率为12.67%;两组阳性率及各分组(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研究组宫颈癌前病变49例,占阳性总数的51.04%,宫颈癌变3例,占阳性总数的3.13%;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20例,占阳性总数的52.63%,宫颈癌变1例,占阳性总数的2.6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发病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杨永红  王安群  原庆会  谢刚 《中外医疗》2012,31(18):165-166
目的对比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涂片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妇产科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涂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薄层细胞学检查480例和宫颈涂片检查480例.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判定以上两种检查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效果。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材满意率为99.8%,宫颈涂片检查的涂片满意率为96.O%,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率为98.3%,宫颈涂片检查的符合率为92.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涂片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对病变的检查率更高,有利于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8.
陈敬锋 《吉林医学》2012,33(20):4346-4347
目的:探讨青年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与早期颈椎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的颈椎测量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颈椎侧位片结合临床诊疗资料合并分析。结果:接近半数单纯颈椎曲度异常的青年患者可诊断为早期颈椎病。结论:青年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与早期颈椎病的相关度较大,建议及早、有效进行治疗,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彭慧霞  宗璐  曲群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987-989
目的 :探讨 CD44v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1 0例正常宫颈上皮、1 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CIN)、1 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 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6无阳性表达。在宫颈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中 ,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CD44v6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 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较传统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90例入院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对照组按照常规法进行宫颈活检.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检查并记录心率、血压、体温、肝功能、肾功能等基本项目.以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诊断率及漏诊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的检出率以及阴道镜直视宫颈活检在各类型宫颈疾病中的阳性诊断率.结果:对照组宫颈疾病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宫颈炎的检出率略高于观察组,其他宫颈疾病尤其两组CIN1、CIN2、CIN3以及浸润癌的检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误诊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宫颈炎外,观察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宫颈活检相比,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可提高宫颈类疾病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对宫颈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