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评估无锡市城区企业职业病危害水平和当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效果,探讨无锡市职业病发生的规律性特征,从而为开展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好地保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我们从无锡市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中选取2011—2013年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1资料与方法由无锡市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选取2011—2013年城区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  相似文献   

2.
丁云龙  金丽萍 《职业与健康》2014,(19):2806-2808
目的了解丽水市职业病种类构成与分布情况,为该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职业病报告表、职业病诊断证书及个案调查内容,对该市2007—2012年所诊断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共计报告职业病99例,其中尘肺类96例,占96.97%;急性化学中毒、慢性化学中毒、慢性铅中毒各1例,分别占1.01%。尘肺类职业病中矽肺87例,铸工尘肺8例,水泥尘肺1例。结论该市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说明尘肺病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湾瑞文  古艳卿  梁炼华  刘治萍 《职业与健康》2014,(8):1038-1039,1043
目的对鹤山市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为制定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鹤山市2007--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结果该市职业健康检查人次日益增长,从2011年开始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2012年疑似职业病病例检出率高于2011年(χ2=4.45,P〈0.05);疑似职业病病例在五金机械制造业和电子业发现,五金机械制造业的检出率高于电子业(χ2=10.12,P〈0.01)。疑似职业性噪声聋为本市新发疑似职业病种。确诊的职业病病例均为散发,仅有1例为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结论职业健康检查的预防作用未能显现,今后用人单位、职防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贵州省网络报告疑似职业病病例分布特征及后期确诊情况,为职业卫生监测监管提供支持。方法:以贵州省2015—2019年在职业病及危害监测系统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报告卡》为资料,同时将其与贵州省确诊的职业病病例进行比对,了解疑似职业病确诊情况。结果:2015—2019年共报告疑似职业病13797例。涉及18种职业病。所辖9个市(州)均有疑似职业病病例报告。中小型企业分布病例居多,经济类型上私有制经济报告病例数最多。疑似职业病最终确诊率为5.28%,不同类型体检机构和不同种类疑似职业病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职业病报告病例分布特征与实际职业病报告病例特征基本相似;贵州省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数据较大,确诊率很低,可能存在较大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隐患,有待加强监测监管以排除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职业病诊断机构2015—2017年慢性苯中毒的接诊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诊断的差异、职业病诊断的判定因素,探讨苯中毒诊断的思路。[方法]对完成诊断的慢性苯中毒案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疑似职业病报告情况、诊断结果、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现场卫生学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血常规检查和鉴别诊断结果。[结果]共接诊患者90例。其中,84.44%(76/90)的劳动者曾被诊断为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体检是最常见的发现疑似苯中毒患者的途径,发现的疑似苯中毒病例占92.11%(70/76);33.33%(30/90)的劳动者最终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疑似苯中毒患者、非疑似苯中毒患者的职业病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检和非体检(门诊、住院)渠道发现的疑似苯中毒患者最终的职业病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现场检测或组分分析显示有苯的案例占38.89%(35/90)。65.56%(59/90)的劳动者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大部分偏低。31.11%(28/90)的劳动者患有其他导致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偏低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35.71%)、病毒感染(28.57%)和缺铁性贫血(21.43%)。[结论]建议制定疑似苯中毒的判定标准,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了解劳动者的苯接触史,可提高疑似慢性苯中毒报告的准确率。诊断机构严格依据职业病诊断原则和相关标准,多途径、多角度了解劳动者的苯接触情况,合理进行鉴别诊断检查,是保证职业病诊断质量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孙纳 《职业与健康》2014,(19):2789-2791
目的了解2007年以来无锡市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探索职业病危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2013年无锡市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尘肺病卡、职业病报告卡及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无锡市共诊断职业病1 429例,其中尘肺病1 118例,占78.24%。职业中毒中,急性中毒和职业性眼病均为87例,分别占6.09%;职业性皮肤病72例,占5.04%。尘肺病主要集中在机械和煤炭行业,占尘肺病例的82.83%;急性中毒主要分布在机械和化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于建材行业。结论尘肺病和职业中毒是该市主要的职业病,机械、煤炭、化工和建材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在防治职业病的同时应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7.
汇总2000年至2014年沈阳市职业病院的非尘肺职业病报告卡数据,分析除尘肺外职业病发病谱特征及发病趋势。结果显示我市非尘肺职业病发病情况有所下降;慢性职业中毒事件所占比重较大;化学物及重金属中毒职业病发病数总体有所下降,而物理因素及噪声聋职业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六安市尘肺病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尘肺病患者社会保障落实情况.方法 以截至2019年诊断报告的六安市所有尘肺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通过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尘肺病网络报告系统、户籍查询系统,以及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单位和尘肺病患者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尘肺病...  相似文献   

9.
<正>《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以下简称2007版《规范》)自2007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对规范和指导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的判定及避免因误判而导致的用工纠纷起到了有法可依的作用。新形势下,2014年5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修订后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4至2019年广州市报告疑似职业病诊断情况,为疑似职业病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广州市2014至2019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和《尘肺病报告卡》,进行匹配分析,了解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及确诊情况。结...  相似文献   

11.
<正>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接诊了26例农民工尘肺患者,均为我市周边8个县的男性农民,其高仟伏X线胸片显示有典型的贰期或叁期尘肺的影像学表现。自述均有明确的粉尘作业史,但无法或很难认定可承担赔偿责任的工作单位。共有14例申请了职业病诊断,其中13例因祈望得到民政部门的救助而申请了职业病诊断,1例劳动关系确认仍在诉讼中;其余12例放弃诊断。现对14例已申请职业病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近11年阳江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阳江市职业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7年阳江市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报告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7年11年间阳江市共确诊22例职业病病例,均为新发病例,其中21例为职业性尘肺病(占96.36%),1例为职业性噪声聋(占13.64%)。尘肺病主要分布在雕塑工艺品制造业、采矿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且多为私有小企业,发病工人以男性为主。尘肺病发病病种以其他尘肺和矽肺为主。尘肺病期别以贰期多见。2007—2014年无疑似职业病报告,2015年开始检出疑似职业病,2015—2017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 < 0.01)。疑似职业病以疑似噪声聋为主(53例,占85.48%)。
结论 阳江市目前职业病防治重点为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有机溶剂苯中毒也不容忽视。应加大力度监管雕塑工业品业、采矿业和金属制品业等私有小企业,严防群体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志先 《中国职业医学》2007,34(2):133-133,136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诊断报告疑似职业病例的责任。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分析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涵义、权益保障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体检结果报告及告知的义务。结果无职业病诊断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确有健康损害的劳动者符合疑似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有责任对其作出疑似职业病的检查诊断结论,并依法履行报告、通知的义务,以便卫生监督机构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结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疑似职业病诊断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户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收集职业病报告人员情况,依据“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对2015—2017年重庆市职业病网络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重庆市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病例13 436例,农药中毒700例,职业健康监护932 270人次,职业禁忌证16 734例,疑似职业病13 487例,不同类别危害因素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类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2.77%)。重庆市职业病报告系统逐年完善、健全,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体检机构网报工作,建议建立统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信息平台,以全面掌握职业人群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兰州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掌握其发病特点和规律,预测今后的发病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支持。方法以兰州市各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后填报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和“尘肺病例报告卡”为依据,从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和患者工龄、年龄等方面对兰州市2006—2011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共报告确诊职业病患者41例,平均发病工龄为(18.1±10.3)年,其中职业性眼病22例,居第一位,占53.7%;其次为职业中毒18例,占43.9%;职业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3.4%;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结论兰州市近6年主要职业病种为职业性白内障和职业中毒,职业病防治重点应放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等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16.
对淄博市1985—2014年诊断的760例职业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时期急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主要毒物构成与演变,以及职业中毒病人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等,为本地区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疑似职业病重复报告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案。
方法 回顾几起疑似职业病重复报告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 疑似职业病重复报告问题不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处理,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或同一医疗卫生机构不同时间发现同一疑似职业病病例时,建议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分别履行疑似职业病报告与告知义务。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时,如发现与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因素无关的疑似职业病,建议按照门诊治疗来源的疑似职业病处理,并报告(告知)原致害用人单位更合适。
结论 对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应依法依规履行疑似职业病报告与告知义务;在职业病政策的顶层设计中,应考虑进一步修订完善“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并加快出台与时俱进的疑似职业病报告相关管理办法,从而为保障疑似职业病患者权利,开展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天津市近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对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天津市职业病诊断机构填报的职业病个案卡和天津市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2006—2010年的职业病报告资料的职业病发病、病种构成、行业分布等进行分析。1职业病发病情况2001—2010年天津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3 711例。其中尘肺3 397例,占91.54%,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31例,急性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网络报告(简称网报)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分布及特点,追踪疑似病例最终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4至2018年进行网报的江苏省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为调查对象,以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5日《职业病报告卡》的上报情况为依据,对疑似病例及最终确诊病例的分布特点和上报机构进行分析。结果:2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淄博市2019—2021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重点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相关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淄博市2019—2021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用率、构成比和χ2检验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监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体检情况、企业现场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病报告情况。结果 2019—2021年淄博市存在重点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4 384家,监测接害劳动者457 899人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331 706人次,实检率为72.44%(331 706/457 899),其中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03%(92/331 706),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危害=271.400,P危害<0.001),但年度变化趋势不显著(趋势χ2年度=0.000,P年度=0.991);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2.20%(7 308/331 706),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劳动者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