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检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同时对退白颗粒联合NB-UVB治疗后两者的水平进行检测,探讨两者与该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2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同时120例患者分为3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退白颗粒联合NB-UVB治疗、对照Ⅰ组采用单独NB-UVB治疗,对照Ⅱ组采用退白颗粒治疗,疗程为3月,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及CD4+CD25+Tre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则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进展期患者CD4+/CD8+比值明显低于稳定期(P<0.01),稳定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癜风患者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进展期患者CD4+CD25+Treg细胞比稳定期下降更明显(P<0.01)。采用退白颗粒联合NB-UVB治疗后CD4+/CD8+比值及CD4+CD25+Treg明显上调,与单独NB-UVB和单独退白颗粒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D4+/CD8+比值的失衡与CD4+CD25+Treg数量的异常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退白颗粒联合NB-UVB可能通过调节两者的水平对该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 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可能和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人类自身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HIV诊断标准、接受抗病毒治疗超过3个月的64例患者,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IV患者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患者的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和CD4+T细胞呈正相关(P<0.01);HIV患者治疗3个月后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均有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18~30岁、31~45岁、>45岁,各年龄段患者治疗后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分别是治疗前的4.28倍、3.00倍、2.00倍。结论 HIV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病毒的感染、清除有关;外源性药物可升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探讨T细胞亚群、Tregs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的水平。结果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8+T降低,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Ⅲ期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较Ⅰ期增高(均P<0.05)。稳定期及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增高且与疾病进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9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及门诊体检正常人150(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较对照组下降,CD8+细胞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肺癌、胃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乳腺癌患者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均较对照组下降,CD8+细胞较对照组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抑制情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为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B(SEB)对成年子代CD3+ TCR Vβ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
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 μg SEB,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子代鼠生长至成年,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年子代鼠胸腺
及外周血中CD3+ TCR Vβ8+ T细胞;并观察成年子代鼠再次给予SEB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 TCR Vβ8+ T细胞的应答变化。
结果妊娠期母鼠给予SEB可导致雌、雄性成年子代鼠胸腺CD3+ TCR Vβ8+ T细胞的比例(雌性:1.760,雄性:1.098),较对照组
的(雌性:2.714,雄性:2.088)明显减少(P<0.05),其外周血中CD3+ TCR Vβ8+ T细胞的变化与胸腺中类似。PBS组的雌雄性成
年子代鼠给予SEB后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 TCR Vβ8+ T细胞较同窝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SEB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
鼠给予SEB后与其同窝PBS对照组比较,胸腺中CD3+ TCR Vβ8+ T细胞无变化(P>0.05),但外周血中CD3+ TCR Vβ8+ T细胞则
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期母鼠给予SEB改变其成年子代大鼠CD3+ TCR Vβ8+ T细胞对再次SEB刺激的应答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化疗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3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EP化疗方案:100 mg/m2足叶乙苷,d13,静脉滴注;25 mg/m2顺铂,d1-3,静脉滴注.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CD3+、CD4+、CD8+、CD4 +/CD8+及CD45RA+/RO+)及NK细胞.结果:(1)观察组化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化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CD3+、CD4+、CD8+及CD4+/CD8+、CD45RA+、CD45RA+绝对值、CD45RO+绝对值、CD45RA+/RO+)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根治术后化疗可有效提高机体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4例卵巢癌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T细胞/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以及CD4+ CD25+ CD127- Treg/CD4+T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外周血CD3+ CD4+T细胞/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4+T细胞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与健康者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而CD4+ CD25+ CD127- Treg/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者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全身免疫状态与健康者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而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和CD4+ CD25 high CD 127 low/-T细胞,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及24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CD4+ 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的FOXP3表达水平及CD4+ CD25+ CD127low/-T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和TGFE-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CD127low/-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CD4+ CD25+ CD127low/-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 CD25highCD127llow/-T细胞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01).CD4+ CD25+ CD127llow/-T细胞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1.000).与正常对照相比,初发SLE患者CD4+ CD25+ CD127low/-T细胞培养基产生较多的IL-17(P <0.001),而TGF-β1的产生减少(P <0.001).与正常对照相比,初发SLE患者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的FOXP3表达减少(P <0.001).结论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 CD25+ CD127low/-T细胞可能具有效应性T细胞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肝病房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41例,同时选取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同时对各组患者的肝功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对四组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度组ALT和AST的含量要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264、10.237,P<0.05),重度组ALT和AST要高于中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036、17.209,P<0.05)。中、重度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Th17表达率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16.230、18.714,P<0.05);各感染组的Th17表达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2.783,P<0.05);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reg表达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3.201、3.784、4.115,P<0.05),而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 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h17/Treg 比值要高于健康对照(t=21.306、24.397、28.001,P<0.05),且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5.0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Th17和Treg细胞水平会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Th17/Treg比值较单一的 Th17、Treg 表达率更能反映肝脏受侵害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SLE患者T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 CD25 T细胞在SLE病人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68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病人38例,稳定期病人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 CD4 、CD3 CD8 、CD4 CD45RA 、CD8 CD28 、CD8 CD28-T细胞亚群以及CD4 CD25 T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病人CD3 CD4 、CD4 CD45RA 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00,P=0.001),CD3 CD8 、CD8 CD28-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0,P=0.000)。稳定期患者CD8 CD28 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活动期和对照组(P=0.011,P=0.435),CD3 CD4 、CD4 CD45RA 水平高于活动期,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7,P=0.081),CD8 CD2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997)。活动期病人CD4 CD25 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期病人(P=0.000,P=0.000),稳定期病人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72)。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是异常的。病人外周血CD8 CD28-T细胞亚群的比例升高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它的升高在疾病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CD4 CD25 T细胞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机体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功能减弱并引发SLE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人离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15例ASAI级择期手术患者外周静脉血,分为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1、2、3组(K1、K2、K3组),氯胺酮1~3组终浓度分别为1、3、30μg/ml。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全血中T细胞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推算出全血中Thl细胞及Th2细胞百分率,并计算Th1细胞与Th2细胞的比值(Th1/Th2)。结果不同浓度氯胺酮对Th细胞的分化无显著影响。结论氯胺酮不增强围手术期的免疫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调节性T细胞(Treg)在维持免疫稳态和阻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些细胞的缺失或者调节功能失调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因此对这些细胞有效的应用将有可能治疗自身免疫病以及阻止器官移植中的移植物排斥反应。而在维持免疫耐受的同时保证有效防御反应的关键就是Treg和Th17细胞之间的平衡。现着重介绍两种主要的Treg的类型,及其与Th17细胞间平衡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五高、致死率第四高的恶性肿瘤.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近年来,Tregs(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其在肿瘤免疫方面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本综述旨在阐述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免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s,Treg)是一类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方式 抑制肿瘤免疫,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eg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肝 癌特别是肝细胞肝癌的形成和发展,对Treg参与肝癌进展机制的研究从免疫学角度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是近年新定义的一类CD4+效应T细胞,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免疫背景下,Th17细胞表型存在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免疫中作用的双向性密切相关。进一步明确Th17细胞表型重塑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UR治疗组(200 mg/kg),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叠加烟熏联合造模。各组处置取材后,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炎性标记物CD4、CD25、Foxp3的含量,大鼠外周血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中CD4、CD25、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CUR治疗组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明显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IL-17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浆中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IL-17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CUR可能通过调节COPD大鼠Th17/Treg平衡,升高IL-10及降低IL-17的含量,下调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从而发挥对COPD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异源T细胞应答能力的变化.方法:致伤后24h分离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BMDC,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未成熟、成熟树突状细胞(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MHCⅡ)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脂多糖(LPS)刺激的BMDC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p40、IL-12p70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否经过LPS诱导,创伤组小鼠BMDC介导的ML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值(P〈0.05),创伤组小鼠BMDC在LPS刺激前后的CD40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1.0)%vs(22.0±3.5)%;(56.0±7.5)%vs(91.0±8.0)%,P〈0.01],但MHCⅡ、CD80和CD86表达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创伤组小鼠BMDC在体外经LPS刺激24h后其IL-12p40、IL-12p70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6.5)vs(78.0±6.8)ng/L;(9.0±1.0)vs(18.0±1.9)ng/L,P〈0.05],但创伤组小鼠BMDC分泌IL-10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小鼠BMDC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降低,该变化可能与其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降低及IL-12分泌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