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抗凋亡调控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促凋亡调控因子Bcl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灵龟八法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均以D-半乳糖溶液(500 mg/kg)腹腔注射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灵龟八法组大鼠予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治疗,每穴艾灸3壮,1次/d,连续28 d。采用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中SOD、MDA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睾丸组织一般形态和间质细胞数量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含量、睾丸组织间质细胞数量减少(P<0.01),血清MDA含量增多(P<0.01),睾丸细胞凋亡率、睾丸组织中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灵龟八法组大鼠血清SOD含量、睾丸组织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和灸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肝组织羰基毒化及p19ARF、p5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和维生素E治疗组。连续大剂量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艾灸治疗组采用温和灸“肾俞”穴进行治疗。采用生物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p19ARF、p5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升高(P<0.01),p19ARF、p5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肝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p19ARF、p53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温和灸“肾俞”穴能降低亚急性衰老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下调肝组织p19ARF、p5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灵龟八法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Ⅰ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Ⅱ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Ⅳ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Ⅴ组),以SOD、MDA为客观指标,比较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差异。结果在造模结束后,Ⅰ组及Ⅱ组没有出现肾阳虚征象,SOD、MDA的改变不明显;Ⅲ组、Ⅳ组及Ⅴ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阳虚症状,且SOD降低(P<0.01)、MDA升高(P<0.01或P<0.05);经治疗后,Ⅲ组的肾阳虚症状基本消失,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造模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的肾阳虚症状改善明显,SOD升高(P<0.05),但与造模前相比仍有差异(P<0.05),MDA降低(P<0.05),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Ⅴ组的肾阳虚症状、SOD、MD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均可以有效调节肾阳虚模型豚鼠的自由基代谢,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其抗衰老机理与调节自由基代谢密切相关;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命门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组织中IL-10和IFN-γ活性及IL-10mRNA、IFN-γ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把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灵龟八法治疗组和脾俞加肾俞治疗组,共4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用Elisa法观察大鼠脾脏组织IL-10和IFN-γ的活性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IL-10 mRNA、IFN-γmRNA基因表达。结果:灵龟八法治疗组IL-10活性及IL-10 mRNA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 0. 05),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灵龟八法治疗组IFN-γ活性及IFN-γmRNA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0. 05),与空白组相比上升(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龟八法开穴灸可有效抑制致炎因子IFN-γ、IFN-γmRNA的生成,增加抗炎因子IL-10、IL-10 mRNA的数目,减轻D-半乳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并恢复机体的抗炎平衡,加强对脾脏细胞的保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证明了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机理与调节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的影响,探讨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等3组,以全血粘度(200s^-1、30s^-1、5s^-1、1s^-1)、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G)为客观指标,比较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差异。结果:在造模结束后,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没有出现明显肾阳虚征象,其200s^-1、30s^-1、5s^-1、1s^-1、HCT及FIG无明显改变;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没有出现明显肾阳虚征象,但其2008s^-1及30s^-1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s^-1、1s^-1、HCT及FIG无明显改变;肾阳虚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的肾阳虚症状,且20s^-1、30s^-1、HCT及FIG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s^-1、1s^-1无明显改变。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防止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其延缓衰老的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有关;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组对肾阳虚模型豚鼠的预防作用略优于命门灸组。  相似文献   

6.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全血粘度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等5组,以全血粘度(200s-1、30s-1、5s-1、1s-1)为客观指标,比较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血粘度的影响差异。结果:在造模结束后,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没有出现明显肾阳虚征象,其200s-1、30s-1、5s-1、1s-1无明显改变(P>0.05);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没有出现明显肾阳虚征象,但其200s-1及30s-1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s-1、1s-1无明显改变(P>0.05);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及肾阳虚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的肾阳虚症状,且200s-1、30s-1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5s-1、1s-1无明显改变(P>0.05);经治疗后,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及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的肾阳虚症状基本消失,200s-1降低,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0s-1则无明显改变(P>0.05);而未经任何治疗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的肾阳虚症状、200s-1、30s-1等与造模结束时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组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血液粘度异常改变的预防作用优于命门灸组;灵龟八法的抗衰老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5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SIRT1/p53通路在艾灸“足三里”延缓大鼠主动脉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以D-半乳糖溶液腹腔注射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预防组每天上午造模后以艾炷灸“足三里”,每次灸3壮,每日1次,连续造模及治疗42 d。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次日开始“足三里”艾炷灸,每次灸3壮,每日1次,共治疗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IRT1、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的衰老情况,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SIRT1、p5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衰老症状,预防组一般状况与空白组接近,治疗组略好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53含量升高(P<0.05),SIRT1、VEGF、eNOS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及治疗组大鼠血清p53含量降低(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以及保护端粒缩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EF的血清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细胞株进行处理,观察2BS细胞寿命;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16基因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蛋白和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TRAP—Hyb单管一步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端粒限制性片段(TRF)southernblot法检测2BS细胞端粒长度变化、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够延长2BS细胞的传代寿命:下调2BS细胞p16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而不是激活细胞端粒酶活性。结论2BS细胞衰老时,p16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磷酸化Rb蛋白含量减少,细胞端粒长度缩短;淫羊藿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p16基因表达,促进磷酸化Rb蛋白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具有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而不是通过激活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总黄酮延缓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衰老的机制。方法:采用含EF。的血清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细胞株进行处理,观察2BS细胞寿命;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16基因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总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和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TRAP-Hyb单管一步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端粒限制性片段(TRF)Southem blot法检测2BS细胞端粒长度变化。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结果:EF能够延长2BS细胞的传代寿命;下调2Bs细胞p16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并未激活细胞端粒酶活性;EF上调HPAI、轴多种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或其受体表达。结论:淫羊藿总黄酮通过抑制p16基因表达,促进磷酸化Rb蛋白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发挥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EF能上调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并通过NEI网络的下行通路激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通过下调促凋亡、抗增殖基因,上调抗凋亡、促增殖基因的表达,重塑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平衡,延缓免疫衰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肾阳虚老年人外周血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蛋白表达以及衰老症状的影响,探讨温和灸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60~75岁肾阳虚老年人81例随机分为温和灸治疗组41例和衰老对照组40例。温和灸治疗组采用温和灸肾俞穴、关元穴,18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积分表法观察温和灸对老年人治疗后综合情况的影响和症状改善情况,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经温和灸治疗,肾阳虚老年人衰老症状积分较衰老对照组疗效显著降低(P<0.01);(2)温和灸第二疗程末疗效较第一疗程末显著提高(P<0.01);(3)温和灸治疗组老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b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衰老对照组(P<0.01)。结论温和灸可能通过干预肾阳虚老年人外周血Rb表达,改善衰老症状,降低衰老见证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对阳虚模型大鼠进行灵龟八法开穴灸治疗,观察其对阳虚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照每只3mg/100g·d的标准进行大腿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连续一周,建立阳虚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穴位(足三里、肾俞)温和灸对模型大鼠血清IgM、IgA、IgG水平的影响。结果本次5组实验大鼠血清采集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IgA、IgM、IgG水平数值: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B组)、灵龟八法开穴灸组(C组)、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D组)均能提高其血清IgA、IgM、IgG水平。在阳虚大鼠通过ELISA法检测IgA、IgM、IgG水平数值方面,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D组)比前两组(B组、C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能提高阳虚证模型大鼠血清IgA、IgM、IgG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温和灸对自然衰老大鼠肝组织Rb、P53、Bcl-2、PKC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衰老组、艾灸组.正常饲养20个月,待其自然进入衰老期以制备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温和灸自然衰老大鼠双侧肾俞穴对其进行干预.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Rb、P53、B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S活性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降低后的活性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穴温和灸可以降低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从而改善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穴位(足三里、肾俞)温和灸对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组和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法可以提高阳虚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衰老的机制。方法:采用含EF的血清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细胞株进行处理,观察2BS细胞寿命;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16基因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总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Rb)和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TRAP-Hyb单管一步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端粒限制性片段 (TRF)Southern blot法检测2BS细胞端粒长度变化。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结果:EF能够延长2BS细胞的传代寿命;下调2Bs细胞p16基因 mRNA的表达;增加磷酸化Rb蛋白的含量;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并未激活细胞端粒酶活性;EF上调HPAT轴多种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或其受体表达。结论:淫羊藿总黄酮通过抑制p16基因表达,促进磷酸化Rb蛋白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发挥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EF能上调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并通过NEI网络的下行通路激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通过下调促凋亡、抗增殖基因,上调抗凋亡、促增殖基因的表达,重塑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平衡,延缓免疫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饮食控制组、电针组及电针+饮食控制组,每组8只。空白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组采用高脂饮食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28d后,饮食控制组、电针+饮食控制组改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饲喂方法不变,同时电针组及电针+饮食控制组电针"丰隆"穴,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治疗30min,每日1次,治疗28d。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用原位杂交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 1(ABCA 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TC、LDL-C水平较空白组显著上升(P<0.01),肝脏ABCA 1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饮食控制组大鼠TC、L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ABCA 1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饮食控制组比较,电针+饮食控制组大鼠TC、L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ABCA 1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可通过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ABCA 1蛋白及mRNA表达,促进由其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降低胆固醇负荷而防治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7.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 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最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2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针穴区的特异性及眼针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区组和非穴区组。后3组先造模,穴区组针刺眼针"下焦区""大肠区""肝区""脾区";非穴区组选取同名眼针穴区外3mm处。模型组与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测定各组大鼠粪便含水率;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8(AQP 8)的mRNA表达;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和AQP 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8d及25d时模型组、穴区组和非穴区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肠组织黏膜层、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VI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肠AQP 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而模型组和非穴区组结肠黏膜层AQP 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25d时穴区组大鼠粪便含水率明显减少(P<0.01),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肠AQP 8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穴区组比较,25d时非穴区组大鼠粪便含水率明显升高(P<0.01),V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结肠AQP 8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针刺眼针穴区能够有效治疗D-IBS,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与上调结肠组织中AQP8并同时抑制VIP的表达有关。而针刺眼周非穴区部位则无明显疗效,从而说明眼针穴区部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Shi Y  Bao CH  Wu HG  Ma XP  Yu LQ  Zhang R  Chen WF 《针刺研究》2011,36(4):235-241
目的:通过观察温和灸、隔药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大鼠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锁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修复/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各12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模型。温和灸组与隔药灸组选择"天枢""气海"穴分别予以温和灸和隔药灸,每日1次,共治疗14次;西药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溶液灌胃,每日2次,共14次。治疗结束后剖取各CD组大鼠结肠,制备结肠黏膜上清液;正常组纯化并培养结肠上皮细胞建立肠上皮屏障体外模型。将各CD组结肠黏膜上清液分别与正常大鼠结肠上皮细胞混合培养1周,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上清液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其对CD大鼠体外结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和ZO-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D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上清液中TNF-α含量有显著增高(P<0.01),温和灸、隔药灸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后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其中温和灸、隔药灸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与此同时,温和灸、隔药灸和西药组结肠黏膜TNF-α上清液体外诱导大鼠结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和ZO-1及其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显著增高(P<0.01,P<0.05),且隔药灸、温和灸两组也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艾灸(隔药灸、温和灸)可能是通过降低CD大鼠结肠黏膜异常增高的TNF-α,进而促进或调节结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和ZO-1及其mRNA表达,达到修复/保护肠上皮屏障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