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星  张建凤 《全科护理》2011,9(33):3091-3092
随着糖尿病相关知识在病人中的逐渐普及,行为改变在糖尿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病人的行为改变被认为是评价糖尿病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众多的研究理论已经开始应用于糖尿病的行为改变策略中,  相似文献   

2.
王静  方秀萍  章合生  王晓云  管玉香  汪莉 《护理研究》2013,27(11):1000-1002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门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门诊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门诊随访。用糖尿病授权量表(DES-SF)比较干预组授权教育前后病人的授权能力变化;用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比较干预组授权教育前后病人的生活习惯行为及生存技能行为改变;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授权教育1年后病人糖尿病授权能力评分提高;生活习惯及生存技能行为评分提高;空腹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授权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门诊随访病人的授权能力,促进行为改变,改善糖尿病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3.
靳英辉  孙玫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74-2875,2877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教育发展迅速,日渐普及,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病人依从性较低;缺乏个性化教育;大多数教育形式只停留在知识灌输阶段,对行为改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等[1,2].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病人掌握了不少糖尿病知识,但在行为改变上做得并不到位,尤其在饮食、生活方式和心理方面[3].  相似文献   

4.
曹小萍  罗艺  韩慧慧 《全科护理》2014,(22):2077-2078
[目的]调查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式教育模式的效能,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病人个案调查表和糖尿病病人受门诊式教育的影响程度调查表对319例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就诊病人均得到健康问题筛选、咨询及糖尿病知识宣教服务,并表示满意;大多数病人对护理门诊了解不多,就诊主要源于医护人员的介绍,37.93%能按时复诊。病人对教育内容信任程度:55.80%完全信任,44.20%部分信任;教育后遵嘱改变行为程度:18.81%完全改变,76.81%部分改变,4.38%没有改变。[结论]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可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求,提高满意度;多种模式拓展糖尿病专科护理服务覆盖面,完善糖尿病门诊,提高专科护士公信度;教育应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同伴支持互助,提高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5.
行为改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96,自引:3,他引:93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在保持病人生理和心理健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为改变能改善病人的血糖、血脂,减轻体重,从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1].行为改变在糖尿病代谢控制中日益受到重视,病人的行为改变被认为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下面就糖尿病行为改变的内容、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如何促进并维持行为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教育发展迅速,日渐普及,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病人依从性较低;缺乏个性化教育;大多数教育形式只停留在知识灌输阶段,对行为改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等[1,2].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病人掌握了不少糖尿病知识,但在行为改变上做得并不到位,尤其在饮食、生活方式和心理方面[3].  相似文献   

7.
李晓燕  俞玉飞 《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88-10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是连接卫生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桥梁[2],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更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52-5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已经被视为糖尿病治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献报道在同等治疗条件下,健康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1].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宣传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知识.而且注重客观的评估、患者行为的改变及行为改变的结果.但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低下,最主要原因就是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现将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薛美玲  翟正环 《护理研究》2013,27(14):1381-1382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授权教育前后80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糖尿病病人经过授权教育后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授权教育可使病人更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行为决定,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知信行"是西方学者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行为理论模式,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教育结果通过行为改变而获得。因此,要想教育改变人的行为,必须先了解人的态度、信念,并采取积极措施,以获得有效的教育效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授权教育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合作性方式来适应患者现实生活状况的教育模式[1]。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是在充分尊重患者的责任与能力的前提下开展的,它要求教育过程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教育者主要是对行为改变的过程予以充分的关注,帮助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培养行为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与患者共同制定符合个体的正确策略[2]。肝硬化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患者病情迁延、久治不愈,丧失劳动能力等不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不佳,而且给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流行病学情况、代谢控制、心理行为问题与代谢控制的关系、心理行为干预,提出应对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行为筛查,针对其主要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为改变策略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100例存在不健康行为的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改变策略,1a后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发现患者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吸烟、饮酒几方面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 行为改变策略纳入糖尿病教育中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000万,成人患病率达9.7%[1]。不良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改变患者的行为和认知对其预防和治疗至为关键[2]。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方式,着眼于改变患者的动机,以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3]。目前在西方国家M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进行了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4-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关于MI的应用和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回顾MI的概念、技术及其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阐明M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趋势。教育是糖尿病管理的重点,有计划的自我管理的教育是获得良好代谢控制的关键^[1]。2009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与成人糖尿病教育不同,儿童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自我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的水平及其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确定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选择南京市某中学228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3.6%;父母的文化程度是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父母在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的得分之间有相关性;意外伤害的发生与青少年的气质类型、父母的意外伤害预防行为有关,与青少年的性别、年级、家庭类型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无关;气质类型偏麻烦性的青少年较多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在行为维度的得分越高,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率越低。[结论]应经常、反复对青少年的家长进行意外伤害的教育,将知识和态度转化为防范意外伤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增长速度快、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1],近几年,国家对糖尿病专业护理和健康教育愈来愈重视,各家医院均以不同形式逐步开展教育工作.其最终目标是使糖尿病患者成为糖尿病管理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参与者,尽量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从而达到自我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目标制定监督对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心理、行为改变的效果,旨在纠正患者日常不良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我科收治的58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实施目标制定监督,并于出院3个月后对其进行电话指导、短信提示,观察患者在不良行为方式产生的变化,比较入院、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血糖达标率、SAS评分、行为改变情况。结果:(1)糖尿病青少年患者末梢血糖测定、遵医嘱服药、坚持运动、规律饮食、情绪控制、足部保护、禁零食、体重保持、自我健康评价、胰岛素使用行为改变的10项内容所在阶段均有明显提高,SAS评分有所降低。(2)58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在入院、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也均逐步提高。结论:采用目标制定监督对构建青少年健康心理,促进患者行为改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静  徐蓉  张静 《护理研究》2009,(8):2102-2104
[目的]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食物GI为主要教育材料,对照组以食品交换份(FEL)为主要教育材料,观察教育前后病人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饮食行为改变以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教育后选择低GI食物较教育前有很大改变,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幅更大。[结论]饮食教育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临床医护人员应将食物GI与FEL相结合指导2型糖尿病病人,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膳食。  相似文献   

20.
《上海护理》2012,(2):24-24
[本刊讯]为推动糖尿病领域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促进糖尿病护理与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分享及交流相关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提升糖尿病教育管理知识及技能。江浙沪鲁糖尿病教育与行为改变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将于今年4月中旬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