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颌面部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预防植入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严格植入物的准人,加强护理人员有关植入物知识培训,制定植入物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快速生物监测操作规程,建立植入物质量追溯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质量得到了规范。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规范的管理流程是做好植入物安全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共2755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共2755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管理方法。结果实施器械管理后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情况质量、包装质量、植入准确率平均较未实施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用标准的处理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系统化地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保证外来器械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保障供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植入物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植入物在接收清点、浸泡清洗、包装、灭菌、存贮和发放各环节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自2009年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以来,所有植入物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均符合要求,无一例由植入物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物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植入物的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院口腔科都要求建立器械清洗消毒室,使用后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在单独的房间进行,提高了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但由于口腔科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在同一室内进行,人流、物流出现交叉、逆行,清洗条件及设备较落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仍不太合理,无法进行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们医院将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l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624包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设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676包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直接从手术室或外院取来包装好灭菌,观察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清洗、包装、灭菌及监测各项信息。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包装规范、标识信息齐全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灭菌后湿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规范、标志信息齐全的合格率,降低了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保障外来医疗器械的安全供应,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HT5”H〗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医院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 A组设立口腔消毒室,配1名护士,进行诊室管理和器械清洗消毒工作,隶属口腔科和门诊部双重管理,感染管理科和门诊部联合质控督导,以诊室管理、消毒隔离、作风纪律为主。B组同A组,增加消毒供应参与质控督导,以消毒灭菌质量控制为主。C组设立消毒供应中心口腔消毒组,选派1名专科护士进驻,按流程规范操作,隶属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联合护理部重点部门质控组、门诊部和感染管理科质控督导。结果 3组器械清洗、包装及灭菌效果存在差异,C组优于A组、B组;口腔科医生对器械供应满意度比较,C组明显高于A组、B组。结论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实行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的垂直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器械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术后器械在手术室清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器械回收—器械清洗后由手术室包装和检查—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器械灭菌和存放;采用二维码技术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器械包缺陷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后,器械包缺陷发生率较管理前低,管理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可降低器械包缺陷发生率。管理者应定期举办各种消毒供应专业与质量管理培训班,提高手术室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施茜  施群 《全科护理》2012,(18):1702-1703
[目的]探讨口腔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管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普通器械清洗与灭菌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配送,专科器械在口腔科供应区处理的方式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登记制度。[结果]各类灭菌器械质量监测显示,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结论]采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与口腔科共同管理灭菌器械并进行环节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能保证器械灭菌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质量追溯系统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交接不清,器械易丢失;手工记录不准确;器械公司流动性大,人员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准入、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监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人员与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结果:通过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及灭菌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无菌物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规范了从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工作流程,完善了质量监控,达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成本,满足了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医院口腔门诊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口腔门诊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方法:将口腔门诊所有器械统一经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进行处理。结果:经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均高于口腔科自行处理的口腔器械,减少了口腔护士工作量,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结论:口腔器械经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化管理的效果,确保外来器械及植入物使用安全。方法:我科规范了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接收、清洗、打包、灭菌、发放及与手术室的交接、器械追溯流程,并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结果: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我科的处理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证,完全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灭菌效果监测要求。结论: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不但在院感事件控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降低了医院及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袁清  袁烈  袁晓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79-5980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环节质量控制对回收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无菌物品发放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应用环节管理后回收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无菌物品发放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环节管理,是提高消毒供应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需消毒的器械200件,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后清洗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灭菌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能提高器械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灭菌消毒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院自2017年3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护理,统计、对比细节护理实施前后1年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以及各科室的灭菌消毒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在器械拆装、环境管理、清洗流程、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细节护理实施前(P0.05)。细节护理实施后的器械回收、洗涤、包装不合格率及总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与细节护理实施前相比,细节护理实施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各环节不合格器械的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合理,三区作业的感染管理,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规范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合理,三区作业的感染管理,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规范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实行手—供一体化管理的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它是承担着院内各临床科室及手术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灭菌物品的质量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待灭菌物品的包装是灭菌前的最后的一道程序,其质量直接影响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包装环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灭菌失败或灭菌物品的不合格,从而影响临床科室的使用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