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8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电刺激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经皮穴位电刺激曲池和合谷,每小时刺激1次,每次30 min,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相同穴位处连接电极但不予电...  相似文献   

2.
游晨羽  樊云 《中医药导报》2023,(10):74-78+124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10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比较两组镇痛前及镇痛后0.5 h、1 h、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缩宫素用量、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检测镇痛前及镇痛后0.5 h、1 h神经递质水平[强啡肽(DYN)、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后0.5 h、1 h、2 h 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缩宫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后30 min、60 min血清DYN、5-HT水平均高于镇痛前,血清DA水平均低于镇痛前,差异均...  相似文献   

3.
孔莉敏  郑皇芳 《新中医》2018,50(12):204-20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分娩镇痛及分娩镇痛方式分为TEAS组、锥管内麻醉组与空白组,每组40例。TEAS组在产妇子宫收缩活跃后于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直至胎儿分娩,锥管内麻醉组使用盐酸瑞芬太尼0.2~0.5 g/kg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连续泵入直至第二产程结束,空白组不给予任何镇痛处理。对3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与产前比较,TEAS组、锥管内麻醉组镇痛后及产时VAS评分与TEAS组宫缩活跃期末VAS评分均降低(P 0.05),锥管内麻醉组宫缩活跃期末VAS评分与产前相当(P 0.05)。3组镇痛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后、宫缩活跃期末和产时,TEAS组及锥管内麻醉组VAS评分均低于空白组(P 0.05);TEAS组VAS评分低于锥管内麻醉组(P 0.05)。TEAS组与锥管内麻醉组产妇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均短于空白组(P 0.05)。TEAS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锥管内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组比较,TEAS组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锥管内麻醉组比较,TEAS组自然分娩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空白组及锥管内麻醉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产妇分娩过程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EAS可优化分娩阵痛效果,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苗维娟  齐卫红  刘辉  宋祥兰  李玉  曹越 《中国针灸》2020,(6):615-618+62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51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TEAS组(76例)和硬膜外组(75例)。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穴取合谷、内关、夹脊穴(T10~L1)、次髎,采用疏密波(2 Hz/100 Hz),电流强度为15~50 m A。镇痛时间均为宫口开至3 cm到宫口全开。观察两组患者镇痛前即刻,镇痛后30、60、120 min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记录各产程时长、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评估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P<0.01),但TEAS组下降幅度小于硬膜外组(P<0.01);TEAS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硬膜外组(P<0.01,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7/76)和2.6%(2/76),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组的34.7%(26/75)和18.7%(14/7...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分娩球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64例纳入研究,应用分娩球辅助分娩,观察组67例纳入研究,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TENS镇痛,两组产妇如有镇痛需求则给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超前镇痛对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Ⅰ组)手术切皮前30 min行TEAS至手术结束,术中镇痛组(Ⅱ组)手术开始时TEAS至手术结束,Ⅲ组为对照组。术后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躁动情况,术后2、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VAS和Ramsay评分2 h、6 h低于Ⅲ组(P0.05),Ⅰ组12 h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Ⅰ组术后镇痛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减少,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有节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阴道试产的一胎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及宫口开2 cm、4 cm、6 cm和宫口全开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 h和2 h后血清?-内腓肽水平。记录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和出生1 min后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总出血量和产后大出血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出生1 min后的Apga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均较高。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助于产妇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血清?-内腓肽水平减少VAS疼痛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接受全髋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舒芬太尼0.002 mg/kg自控静脉镇痛;TEAS+PCIA组:TEAS治疗+舒芬太尼0.002 mg/kg自控静脉镇痛。结果:与PCIA组比较,辅助TEAS治疗,患者术后第1,2,3天疼痛明显减轻(P<0.01),镇痛药使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TEAS可以增强全髋置换术后PCIA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轻PCIA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漆涛  张华梅 《山西中医》2011,27(2):30-32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麻醉阻滞范围的影响。方法: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硬膜外阻滞范围的影响,共施行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A组)60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B组)60例。硬膜外麻醉用药种类、浓度(1.5%利多卡因)、给药程序及辅助用药相同,观察两种术前、术中及术后硬膜外导管中水柱的高度来间接观察硬膜外腔的压力变化。结果:A组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1.5%利多卡因)34.66%(约1/3);A、B两组硬膜外腔注入相同局麻药量(1.5%利多卡因9mL),A组较B组阻滞神经节段宽2~3个,A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诱导前低3.37cmH2O、4.83cmH20,B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术前高3.64cmH2O、3.19cmH2O。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硬膜外麻醉可使局麻药易于渗透或使硬膜外腔渗透压降低。  相似文献   

10.
经皮电穴位刺激无痛分娩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电刺激(TENS)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在针刺穴位的应用及皮电刺激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皮电组、催产素组、空白组3个组,分别对分娩疼痛程度、疼痛进展趋势、宫口张开时间、有效宫缩频率及血中皮质醇含量等多项目进行对比,皮电组在减轻疼痛、加快产程进展及提高血中皮质醇含量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可行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1.
Fang JQ  Zhang LL  Shao XM  Lian LL  Yu XJ  Dong ZH  Mo YD 《针刺研究》2011,36(6):397-40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胃动力的影响,为临床针药复合麻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药物全麻组(全麻组,6只)、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控压组,6只)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电刺激组,6只)。后两组动物均以异氟烷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基础平均动脉压(MAP)的40%,并维持60min,电刺激组在此期间行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曲池"TEAS干预处理。采用EGEG-26胃电图仪监测相应时间点胃电频率、振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法检测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在目标低血压维持60min(T3)时,与各自基础水平相比,控压组和全麻组胃电振幅有下降趋势,而电刺激组胃电振幅无明显下降;同时控压组胃泌素明显降低(P<0.05)。在血压回升结束(T4)时,电刺激组胃电振幅明显高于同期控压组和全麻组(P<0.05);其胃动素、胃泌素已接近基础水平,而控压组尚未恢复(P<0.05)。在血压回升结束后2h(T5)时,电刺激组胃电振幅明显高于基础水平(P<0.05),而控压组未明显升高;此时电刺激组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全麻组和控压组,而控压组胃动素、胃泌素仍未恢复(P<0.05)。在控压后72h(T8),电刺激组胃泌素明显高于基础水平(P<0.05),而同期全麻组和控压组均无明显升高。结论: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有效改善控制性降压后胃电振幅、胃动素、胃泌素状况,以利于控压后胃动力的恢复,从而起到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20 min以韩氏刺激仪刺激双侧合谷、内关至气管导管拔除,对照组入室静卧20 min后诱导。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BIS值以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入室后、麻醉诱导前及插管时、分离甲状腺、术毕、拔管时静脉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费用;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BIS值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围术期HR、MAP较观察组波动明显且E、NE浓度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麻醉药物用量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TAES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缩短了离室时间,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了麻醉费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体温及循环系统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8月选取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入选病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30例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能否增强神经阻滞及药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非TEAS组,两组患者均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镇痛方案:麻醉成功后行收肌管阻滞,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TE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七氟醚全麻患者术后嗅觉记忆障碍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泌尿科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于迎香、印堂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疏密波,2 Hz/100 Hz),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直接行全身麻醉。于治疗前、手术开始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于治疗前(T0)和麻醉结束后Aldrete评分达10分时(T1)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嗅觉功能检查法评估嗅觉识别分数,并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静脉血血浆褪黑素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p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间点比较,观察组T1时间点嗅觉识别分数、血浆褪黑素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嗅觉识别分数下降,血浆褪黑...  相似文献   

16.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牙科痛症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茜  竺海玮 《中国针灸》2004,24(9):621-623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牙科痛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对100例牙科治疗后疼痛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法为防止牙科治疗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大鼠血清CK(肌酸激酶)和CK-MM(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刺激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大鼠进行8周大运动量跑台训练,治疗1组、治疗2组的大鼠分别于跑台训练前1h和跑台训练后1h采用TEAS干预手段,刺激大鼠“后足三里”和“环跳”穴位,正常刺激组不进行跑台训练,刺激方法同治疗组。8周跑台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CK和CK-MM的水平。结果:TEAS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CK和CK-MM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AS可以防止因过度训练导致骨骼肌细胞的损伤,显著降低大鼠血清CK和CK-MM的水平,起到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笑气吸入与电针刺激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与电针刺激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4年7月~2009年6月间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电针刺激组、笑气(氧化亚氮)吸入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娩中观察产妇的感觉、情绪、心率、血压等指标,镇痛效果评估参考Mulleetr评分法,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资料结果用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电针刺激组和笑气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刺激组与笑气组相比,笑气组又明显优于电针刺激组,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与笑气吸入对缓解产妇的分娩产痛均有显著镇痛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母体和胎儿的氧供平衡,对母子均益处良多,是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分娩镇痛方法,且笑气吸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和口服西药对照组各 3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 :(1)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2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 ,改善微循环 ,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季庆玲  崔月萍  徐建 《河北中医》2016,(10):1539-1543
目的观察微电流电刺激仪治疗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抑郁症、失眠症及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每组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患者各10例。对照组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微电流电刺激仪,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抑郁症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量表(SPIEGEL)评定疗效,失眠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PIEGEL评定疗效,焦虑症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SPIEGEL评定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症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HAMD、SPIEGEL评分,失眠症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PSQI、SPIEGEL评分,焦虑症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HAMA、SPIEGE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电流电刺激仪在治疗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