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近期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9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观察组)55例和标准肠内营养组(对照组)54例,分别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和标准肠内营养,于患者入院第1天及第14天分别检测营养相关指标: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免疫指标:IgG、IgM、IgA、CD4、CD8。结果 2组入院第1天各项营养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4天观察组TP、ALB、PA、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第1天各项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4天观察组IgG、IgA、CD4及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4天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26例)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于伤后24~48 h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开始营养支持;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合生元制剂(金双歧,2 g,3次/d)14 d.2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0d、4d、8d和15 d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同时观察2组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营养支持的第8天,CD3+、CD4+、CD4+/CD8+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支持第15天,研究组CD3+、CD4+的表达仍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3%(9/27)vs46.15%(12/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普通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添加合生元制剂的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外伤昏迷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2—2013-12我院脑外科就诊的脑外伤伴昏迷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4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措施,研究组3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措施,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生命活动,同时测定1周内2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方面,治疗1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CD4+/CD8+、IgA、IgG等免疫功能变化方面,治疗前后2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对照组1例(4.16%)出现消化道症状,研究组2例(6.06%)出现腹泻,无急性肝、肾衰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及时、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和免疫功能状况,且并发症可以耐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补充肠外营养(PN)组。比较3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 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单纯E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入院时比较均有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治疗后TLC升高明显,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 A、Ig 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1 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血清蛋白下降和营养不良。急性期(1 w)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早期添加肠外营养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营养管理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42例,给予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NRS20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低于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可规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实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53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葡萄糖(GLU)、尿胆素(BUN)等营养指标差异,同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ALT、GUN及Alb等营养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4%,对照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体内血清白蛋白等多项营养指标,住院费用低且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2016-06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鼻饲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功能情况、日常活动功能状况、神经功能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营养学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BI评分和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纠正患者代谢紊乱状况,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减少并发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肠内营养疗法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均于发病2~3d内予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制剂能全力,对照组应用静脉营养输入热量方式。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甘油三酯、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离子、并发症发生情况,NHISS评分、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营养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甘油三酯、血糖、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在肝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7%、6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HISS评分、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疗法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的肠内营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免疫功能、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3例,依据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期不同,分为入院当天开始鼻饲的患者记为观察组(105例)和入院第4天开始鼻饲的患者记为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免疫功能、营养指标(TLC、IgG、IgA、Hb、ALB、ST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2w后,对照组的TLC、IgG、IgA、Hb、ALB、STP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各项免疫指标、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对比,观察组治疗2w、治疗4w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4w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部分肠内营养结合阶段肠外营养治疗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常规家庭喂养相比能否更好地改善急性重症卒中患者的短期预后.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每个区组4例,将97例急性重症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早期部分肠内营养结合阶段肠外营养治疗组(研究组)33例,单纯早期肠内营养(肠内组)32例,常规家庭喂养(对照组)32例.观察21 d后3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病死率、感染发生率,并比较3组间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和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 住院21 d,研究组各营养指标均优于肠内组及对照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发生率[10.0% (3/30)、37.5% (9/24)、12/19]和总感染发生率[18.2%(6/33)、40.6% (13/32)、56.3%(1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2417,P=0.0005;x2=10.1030,P=0.0064);研究组病死率[9.1%(3/33)]低于肠内组[25.0% (8/32)]及对照组[40.6%(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77,P=0.0131);研究组NIHSS[(11.51±2.68)分]优于肠内组[(13.22±2.71)分],优于对照组[(14.48±2.55)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P =0.0008);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 d的mRS 0~1分和2~3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部分肠内营养结合阶段肠外营养能够改善急性重症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短期预后,但BI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标准化肠内营养后对神经功能和免疫系统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2例阿尔兹海默病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营养组患者采用留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全力、百普力),对照组在入院早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留置胃管(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配置相应的食物),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指标和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NIHSS评分。结果 营养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相对稳定,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营养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但是营养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神经功能指标(S-100、NSE、GFAP、MBP水平和NIHSS评分)比较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均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中和对照组比较,营养组患者的S-100B和NSE水平、NIHSS评分显著较低(P<0.05),虽然营养组GFAP和MBP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尔兹海默病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标准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S-100和NSE水平),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营养管理措施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2例。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观察组由护士联合医师、营养师和康复师组成团队实施联合营养管理,对照组由护士按照营养师医嘱进行,评估入院后第1天和第21天2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上臂肌围(AMC)的变化,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满意度。结果住院第21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下降,且对照组营养指标减低更为显著,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观察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19.04%)显著低于对照组(39.6%)。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62.5%)。第21天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联合营养管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及康复师在内的联合营养管理模式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供给,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引入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 对照组术后行早期常规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术后行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 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性、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颅脑外伤后第7 d肠内营养最大输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引入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可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乳剂治疗,对照组31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分析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27例病人中,除1例因发生较重的并发症而暂时中断肠内营养外,其余病例均顺利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其营养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并发症少,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素,增强免疫,减少感染;绝大多数病人能顺利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中非常重要,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肠内辅以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实施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32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期间检测血生化指标和氮平衡,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进行统计和预后判断。结果 病人能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氮平衡、并发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滴注的鼻饲胃肠道营养辅以部分肠外补充的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对维护胃肠功能、减少感染、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死亡率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43例和家庭传统喂养组(对照组)43例。比较21d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住院21d时,实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27.9%,对照组为5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11.13±2.03)分低于对照组的(15.35±2.76)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感染发生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和护理)。对比护理后2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D-LAC、DAO水平)、营养状况(TP、ALB、Hb、TFN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D-LAC、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况(TP、ALB、Hb、TFN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可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利于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感染性并发症及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例),研究组患者于发病后3 d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于发病10 d后给予鼻饲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入院21 d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感染率,随访60 d 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21 d,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随访60 d,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研究组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近期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