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英娜 《护理学报》2009,16(14):39-40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干体质量控制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为每名患者建立1份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每天血压、进食量、食物类别、尿量、饮水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随时调整透析处方及饮食处方;每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和心力衰竭发生情况,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以指导修订护理干预措施;每月与医生一起根据评估的情况重新修订患者干体质量控制目标,以指导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控制在干体质量5%以内的达90%,心力衰竭、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减少,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良好,遵医行为显著提高.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控制血液透析患者的体质量增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干预下夏秋两季患者的血压、体质量、降压药及总出量情况,以及夏秋两季收缩压差值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在夏季收缩压(125.19±15.83)mm Hg、舒张压(76.83±10.38)mm Hg、平均动脉压(92.78±10.69)mm Hg、体质量(62.31±9.78)kg、DDD值(3.01±1.27)和秋季的收缩压(134.78±15.54)mm Hg、舒张压(83.65±10.24)mm Hg、平均动脉压(99.14±10.43)mm Hg、体质量(68.25±10.03)kg、DDD值(4.55±2.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个季节的总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夏季和秋季收缩压差值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夏秋2个季节的体质量差值是血压季节性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下体质量增长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重要因素,控制体质量可能会改变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幅度,有利于防止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变化与顽固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12例,透析前坐位血压均>140/90 mm Hg,至少服用≥3种降压药。根据患者血压变化逐渐降低干体质量,直至透析前坐位血压<140/90 mm Hg,服用1种降压药或患者1周内连续2次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或肌肉抽搐。患者均行常规血液检查、透析充分性评估、X线胸片、心脏超声及下腔静脉超声检查,并每3个月复查上述检查项目。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血压达到目标值,2例因在透析中反复出现肌肉抽搐症状而停止降低干体质量。10例患者中位干体质量下降1.1(0.3~1.5)kg;研究结束时干体质量、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下腔静脉直径及心胸比均较研究开始时下降(P<0.05);血压达到目标值时间为14~44(28.33±8.78)周。结论:降低透析患者干体质量可改善患者高血压水平,干体质量过高增加1 kg即可导致老年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血压达标率。方法对177例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干预。结果合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其中68例血压未达标(>140/90mmHg)。血压未达标患者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较血压达标患者高,分别为(6.18±1.83)%和(5.1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进行医疗护理干预2个月后,血压未达标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较干预前减少,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结论对透析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有助于患者控制体质量增长,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强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MH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析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强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不适症状处理、强化患者自我管理、心理干预等)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拉近护患距离,优化医护患关系,激发护士对专科业务发展的激情,更容易感受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变化与顽固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12例,透析前坐位血压均>140/90 mm Hg,至少服用≥3种降压药.根据患者血压变化逐渐降低干体质量,直至透析前坐位血压<140/90 mm Hg,服用1种降压药或患者1周内连续2次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或肌肉抽搐.患者均行常规血液检查、透析充分性评估、X线胸片、心脏超声及下腔静脉超声检查,并每3个月复查上述检查项目.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血压达到目标值,2例因在透析中反复出现肌肉抽搐症状而停止降低干体质量.10例患者中位干体质量下降1.1(0.3~1.5)kg;研究结束时干体质量、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下腔静脉直径及心胸比均较研究开始时下降(P<0.05);血压达到目标值时间为14~44(28.33±8.78)周.结论:降低透析患者干体质量可改善患者高血压水平,干体质量过高增加1 kg即可导致老年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分5个阶段进行干预,在最长干预6个月后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评估、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高血压MHD患者透析过程血压的情况,并分析出现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结果47例(34.6%)MHD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其中12例透析间期(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超过干体重的10%;5例为刚开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时脱水未达到其干体重水平;7例为每周透析次数少于两次,两次血透间期血压高;11例没有遵医嘱服降压药,透析过程血压升高;12例未找到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原因。结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水钠摄入过多、脱水不充分、不按医嘱使用降压药,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相关的医疗、护理、自我保健的知识,自觉积极地进行治疗和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夏冬季节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3个月、病情稳定、自愿接受延续性护理的MHD患者100例,对他们进行控制摄水量、家庭自我监测血压、电话随访血压变化等管理教育,分别收集并记录其夏冬两季节的血压、干体重、透析平均超滤量、24 h尿量、降压药的使用及相关生化指标,并对每个季节上述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影响季节性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后夏、冬季MHD患者的血压、干体重、降压药的使用、尿素清除指数(Kt/V)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冬季MHD患者干体重增长是影响其血压变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后,MHD患者冬季干体重增长是影响其血压发生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加强干体重的管理有可能是改善其季节性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透析日动态血压水平及节律变化特点,分析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透析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透析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录入每例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及透析间期不同时间连续测得的血压数据,截取3d的血压记录,计算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制作折线图,观察血压变化规律。试验组根据规律给予护理预干预;对照组出现血压异常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血压异常的发生率、生命质量、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透析间期与透析日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平均收缩压、日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夜平均舒张压、血压异常发生率、生命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节律、反杓型节律与非杓型节律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高血压及节律异常,血压节律主要为非杓型与反杓型;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异常规律,给予个体化护理预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异常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对评估血液透析患干体质量的作用。方法对26例规俸性血液透析患.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方法透析前后血压、体质量、超滤量、相对血容量的变化和临床合并证及护理干预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的血压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血容量监测组的干体质量、脱水量、透后血压、急性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次数与标准血液透析组相比均有显性差异。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有效地评估干体质量;有效地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等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在下调干体质量后高血压得到改善。结论在透析过程中,根据患临床表现结合血容量监测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调整干体质量、防治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和指导治疗顽同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居家血压测量和透析间期动态血压监测的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伴高血压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超滤组,另设50例无高血压的血液透析病人为对照组.每天监测血压3次,共4周.比较透析前、后及透析间期的血压值.结果 以患者干体重减低确定血压变化,透析前收缩期血压不如动态血压敏感,而透析的舒张期血压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居家血压监测可以发现动态血压变化,其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其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2006年1月~12月,我们对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在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间期实施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t/V、干体质量达标率、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Kt/V值、干体质量不达标、未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式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透析中心HD患者58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由研究者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比值、不依从的天数与程度等。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依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其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2006年1月~12月,我们对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在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间期实施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对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人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4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1个月.指导结束后对2组患者随访3个月.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家庭支持与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即体质量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关系.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长相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与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呈负相关.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家庭支持水平及液体摄入依从程度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液体摄人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19.
调查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后,体重、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衰情况。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患者体重控制、高血压控制、心衰发生率,较未进行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的依从性,自觉控制水盐的摄人,减少透析间期体重过度增长,减少高血压、心衰的发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阵发性房颤的36例患者,实施个体透析方案,改善生活行为方式,加强营养管理,密切监测血压、心律和心率,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透析中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透析过程中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为(2.2±1.1)次/月,低于护理干预前的(5.8±1.2)次/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7,P<0.01).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阵发性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