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微生态制剂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选的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30例)服用阿普唑仑片与七叶神安片各1片,每日3次,连服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6±5.9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感觉敏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7月~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OAB患者中,选取临床以时刻尿意感为主要症状、尿动力检查膀胱初始尿意容量<150 mL且无明显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女性OAB患者72例,随机分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试验组36例和托特罗定对照组36例,试验组每天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含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4 mg,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评估24 h排尿日记、OABSS评分、OAB-V8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尿动力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患者OABSS评分、OAB-V8评分以及尿动力检测膀胱初始尿意容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OABSS评分分别为(4.3±1.9)分和(4.8±2.1)分(P>0.05)、OAB-V8评分分别为(9.3±4.9)分和(11.6±4.7)分(P<0.05)、尿动力膀胱初始尿意容量分别为(165.5±31.8)m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柴胡解郁化痰汤联合氟哌噻吨芙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柴胡解都化痰汤,疗程8用.结果:治疗组在HAMD评分减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自拟柴胡解都化痰汤联合氟哌噻吨芙利由辛片服用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并且减少不良反应,优于单纯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选择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将对内镜下治疗技术(射频治疗、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及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1月对40例胃食管反流病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腹腔镜单纯胃底折叠术7例(Toupt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33例(Nissen式5例,Toupet式28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215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量10-350ml,平均52ml;术后住院5—10d,平均7d。40例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6个月,3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医学情报。方法对连续入组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数据。问卷内容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等临床症状表现频率和程度方面来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4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386例(82.1%),糜烂性食管炎患者84例(17.9%)。糜烂性食管炎组与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资料中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非糜烂性反流病,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的反流程度及相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相比,糜烂性食管炎患者有更明显的非心源性胸痛和烧心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万方、CNKI、维普及Cochrane图书馆,对1990年8月至2015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抗反流手术(laparo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LARS)治疗GERD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 Man 5.1软件对再手术率、术后反流症状、患者满意度及抑酸药物应用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文献进行分析,包括862例患者,其中448例行LARS,414例行开腹抗反流手术(open anti-reflux surgery,OARS)。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抑酸药物应用方面亦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反流症状方面LARS优于OA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OARS相比,LARS在未增加再手术率与抑酸药物的应用,未降低患者满意度的前提下,可取得更好的反流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肥胖导致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肥胖病人易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于肥胖病人的GERD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服用药物和抗反流手术效果有限,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实施减重手术。目前,减重手术中胃旁路术抗反流效果理想;而对于胃袖状切除术,尽管存在争议,但其仍可作为胃食管反流治疗选择之一;另外,也可尝试其他改良术式。减重手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须查明原因并积极治疗,必要时行修正手术。  相似文献   

12.
谭敏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28-730
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产生症状、体征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GERD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Bar.rett化生。因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RE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烧心感,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吞咽痛及大量出血、食管Barrett化生并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因此,有必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十分常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辅助检查,由于发病率高,保守药物治疗仅能起到缓解症状作用,因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故外科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术前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如何选择抗反流手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联合His角重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接受Nissen胃底折叠(360°)+His角重建术和单纯Nissen胃底折叠术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种术式抗反流效果的差异、患者对手术治疗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98例,其中Nissen+His角重建组为52例,Nissen组为46例。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GERD相关症状(食管症状:反流、胃灼热、胸背痛及剑突下顶胀感。食管外症状:咳嗽、喘息、咽部异物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症状评分中,Nissen+His角重建组反流、胃灼热症状评分低于Niss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流:Z=-2.466,P=0.014;胃灼热:Z=-2.674,P=0.007);2组其他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功能性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腹胀、难以嗳气、排气增多及慢性腹部疼痛)发生率相似,经保守治疗均获得明显缓解。Nissen+His角重建组患者对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4.2%(49/52),Nissen组患者满意度为91.3%(42/46),2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 结论Nissen胃底折叠+His角重建术与Nissen胃底折叠术均有较好的抗反流疗效,手术并发症少、轻微,患者满意度高。与Nissen组相比,Nissen+His角重建组控制反流、胃灼热症状更佳,该结果需要前瞻性、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十分常见。作为一种以反流、烧心为主诉的功能性疾病,GERD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和微妙。长期胃内容物和胆汁反流不仅可以引起黏膜炎性改变.而且可以诱发鳞状上皮的柱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和食管癌。因此。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并对肿瘤高危患者做出有效随访和干预,是治疗GERD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改变生活习惯可以治疗绝大部分GERD。外科抗反流手术指征包括PPI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并发症和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腹腔镜微创抗反流技术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抗反流手术的接受度,但远期并发症并未减少。因此.如Linx磁力环在内的更多新的外科手段急待推出。  相似文献   

16.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近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经胃镜、上消化道X线钡餐、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GERD 1 6例在电子胃镜下采用美国BARD缝合器缝合胃食管部 ,缝合部位选择齿状线下 1cm ,2针间距 1 5cm ,2结间距 2 0cm。比较术前及术后 1月症状积分、食管 2 4hpH变化、食管炎程度变化。 结果  1 6例共缝合 4 2针 ,2 1个结 ;平均手术时间 30min。术前烧心总积分 39,平均 2 4 4 ;反流总积分 32 ,平均 2 0。术后烧心总积分 1 1 ,平均 0 6 8;反流总积分 1 0 ,平均 0 6 3。烧心及反流术前术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 (χ2 =1 9 5 ,1 6 33;P <0 0 0 5 )。术后 1月病人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 <4 0时间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减少 (P <0 0 0 1 )。术后 1月食管炎程度明显好转 (χ2 =2 5 78,P <0 0 0 5 )。本组总有效率 93 8% (1 5 / 1 6 ) ,完全缓解 6 2 5 % (1 0 / 1 6 ) ,部分缓解 31 3% (5 / 1 6 ) ,无效 6 3% (1 / 1 6 )。并发症主要有 :出血 ,胸骨后疼痛。 结论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及内镜下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疗效。方法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24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在内镜下施行射频治疗。结果19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4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3例表现为胸骨后或后背部疼痛诊为冠心病;胃镜见贲门口松弛56例(80%),仅20例(28.6%)有反流性食管炎;24h胃食管pH监测63例,见轻度酸反流18例(28.6%),中度18例(28.6%),重度21例(33.3%),无酸反流6例(9.6%);食管测压检查58例,见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力低下33例(56.9%),正常2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立即复查胃镜,65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5例较前缩紧。随访60例6~12个月,50例明显缓解,以呼吸道为主要表现者尤为明显,7例有所缓解,2例复发(其中1例已再次治疗,哮喘又立即消失),1例一直认为治疗不满意。结论射频用于GERD患者的治疗常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方法相对简捷、价廉、安全,对诊断明确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特别值得提倡。似乎有必要提出由反流所引起的发生在胃食管交接处、咽、口鼻腔和喉气道的一个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LSG+HHR)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499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LSG+HHR手术前后BMI(MD=11.92,95%CI 12.68~13.15,P<0.001)、GERD症状(OR=3.35,95%CI 1.15~9.75,P=0.03)以及术后GERD症状缓解率(OR=0.53,95%CI 0.19~0.87,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SG+HHR可改善GERD病症,也可预防无症状病人中新GERD症状的出现,术后GERD症状缓解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超重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月,对23例体重指数(BMI)26.1~29.7的超重GERD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单纯胃底折叠术5例(Toupet式),18例合并食管裂孔疝者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Nissen式4例,Toupet式14例).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225 min,平均117 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7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7 d.无中转开腹及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15例〉12个月,21例治愈,2例缓解.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超重GERD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反流症状缓解情况、吞咽困难及手术满意度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抗胃食管反流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92例抗胃食管反流术患者术后不良主诉的发生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反流症状不缓解率约为21.8%(42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抑郁状态和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过长;持续吞咽梗阻感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