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非临床安全性检查.方法: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了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并对三个厂家的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及过敏试验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制剂的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临床使用最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溶血试验结果显示三个厂家的溶血率有较大不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显示血栓通注射制剂在该实验条件下静脉注入豚鼠体内会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症状;在本实验条件下血栓通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注入豚鼠体内后,没有引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制剂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血栓通注射制剂临床使用最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其不同厂家的溶血率明显不同;可引发豚鼠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过敏和类过敏叠加的RBL-2H3细胞和ICR小鼠动物模型,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XST)的过敏与类过敏反应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体外以RBL-2H3细胞的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和组胺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抗二硝基苯单克隆抗体(DNP-IgE)、DNP-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剂量及与C48/80(30 μg·mL-1)作用的最佳时间,筛选过敏和类过敏叠加模型的阳性条件,随后考察XST (4、8、16 mg·mL-1)对细胞活力及与DNP-IgE/BSA叠加后对细胞脱颗粒的影响。体内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以(类)过敏反应症状分值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E (IgE)、组胺、5-羟色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卵蛋白(OVA,2.5、5.0、10.0 mg·kg-1)、C48/80(1、2、4 mg·kg-1)过敏-类过敏模型阳性条件,最后对XST (60、120、240 mg·kg-1)的致敏性及是否会产生过敏、类过敏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最终确定400 ng·mL-1的DNP-IgE致敏后用50 ng·mL-1的DNP-BSA激发的同时与C48/80共同作用30 min作为过敏与类过敏叠加阳性组;16 mg·mL-1的XST与DNP-IgE/BSA联合叠加时,与单给DNP-IgE/BSA或XST组比较均促进组胺和β-Hex的释放(P<0.01)。体内小鼠实验中5、10 mg·kg-1的OVA均会使小鼠体内IgE显著升高,依据过敏样反应分值和小鼠血浆内组胺、VEGF-A和SC5b-9含量最终确定5 mg·kg-1 OVA与1 mg·kg-1 C48/80建立叠加模型,耳、肺及支气管组织中可见明显的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单纯的XST不会对小鼠致敏,但是与OVA介导的过敏反应叠加后,与单给DNP-IgE/BSA或XST组比较,会显著提高血浆中内组胺、VEGF-A和SC5b-9水平(P<0.05、0.01),与建立的过敏-类过敏叠加模型表现出较好地一致性。结论 体外体内实验均表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C48/80引起的类过敏反应会产生叠加作用,加剧过敏介质的释放和免疫反应程度。同时此模型的建立也验证了XST存在过敏与类过敏叠加现象,该模型可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艳  运乃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2):2876-2880
目的 分析血栓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血栓通”“不良反应”“不良事件”“Xueshuantong”“adverse reaction”“adverse event”为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2022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对血栓通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1551例患者,男女比例约1∶1,60岁以上人群居多(69.95%),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最多(55.51%),不良反应最常出现在用药30min内(37.96%),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以皮肤、肌肉、骨骼系统损害最为常见(56.54%)。结论 临床应用血栓通注射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使用,用药过程中除了重视血栓通注射剂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外,还要关注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查细辛脑注射液和注射用细辛脑的降压作用,补充完善其标准中安全性检查项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降压物质检查法进行试验,成品的检查剂量为临床一次最大用量0.5 mg·kg-1,辅料的检查剂量为不同企业制剂中添加的最大剂量。结果:细辛脑注射液和注射用细辛脑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均不大于对照品的降压作用;辅料中丙二醇有较明显降压作用,聚乙二醇400和聚山梨酯80对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丙二醇、聚山梨酯80及乙醇联合添加对血压有一定影响。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和注射用细辛脑应建立降压物质检查法,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 通过对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组织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比较的研究,确定其降压物质检查法的限值。结果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限值确定为5 mg·kg-1较为合理。结论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拟定方法符合规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抗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方法 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阳性药,50 mg · kg-1)组和血栓通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注射液原液1、2、4 mL·kg-1)组,每组30只,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方法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于造模24 h后各给药组ip给药,并分别在造模7、14、28 d取材。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肺系数;应用DSI/BUXCO监测系统检测肺功能指标潮气量、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变化;进行HE与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型胶原(COL-Ⅰ)和纤维黏连蛋白(FN)的水平。结果 通过对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发现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活动和精神状态均有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组、血栓通注射液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0.001),大鼠肺系数显著降低(P<0.05、0.01、0.001)。肺功能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造模7 d时血栓通注射液中剂量显著上调动态肺顺应性(P<0.01);造模14 d时血栓通注射液高剂量显著降低气道阻力(P<0.05)和上调动态肺顺应性(P<0.01);造模28 d时吡非尼酮和血栓通注射液中剂量均显著上调动态肺顺应性(P<0.01)。HE及Masson结果显示,吡非尼酮组、血栓通注射液组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造模7 d时吡非尼酮组、血栓通注射液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的FN显著降低(P<0.01、0.001),吡非尼酮组COL-Ⅰ水平显著降低(P<0.001);造模14 d时吡非尼酮组和血栓通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的COL-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吡非尼酮组FN显著降低(P<0.05);造模28 d时吡非尼酮组和血栓通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的COL-Ⅰ、FN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功能与肺部形态学病变,降低肺组织中COL-Ⅰ和FN水平,对肺纤维化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试验、肌肉刺激性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检测受试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市售对照品(罗氏芬)局部毒性和过敏性,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分别采用肉眼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溶血性试验;以受试物或市售对照品临床iv最高浓度(93 mg·mL-1)连续4 d耳缘静脉推注给药进行新西兰兔血管刺激性试验;以临床im最高浓度(238 mg·mL-1,给药体积1 mL)连续4 d右后肢股四头肌im给药进行新西兰兔肌肉刺激性试验;采用传统豚鼠ASA进行过敏性试验,致敏剂量分别0.5、1.5 mg·kg-1,激发剂量分别为1.0、3.0 mg·kg-1结果 肉眼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均显示受试物及市售对照品无体外溶血和红细胞凝聚作用;临床等效剂量的受试物及市售对照品均无血管刺激性;最大给药浓度的受试物及市售对照品在末次给药后72 h均有重度肌肉刺激性,恢复期结束时受试物组与市售对照品组动物注射部位肌肉均见纤维化等正常修复现象;受试物及市售对照品均可见弱阳性全身致敏作用,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受试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市售对照品局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情况基本一致,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用凝胶法进行干扰预试验及干扰试验;用灵敏度为0.5EU·mL-1鲎试剂和0.8mg·mL-1的奥扎格雷钠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稀释到0.8mg·mL-1时,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样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0.625EU·mL-1结论: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原有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安全性。方法 全身主动过敏实验:豚鼠隔日ip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供试品,20 mg/mL)、原研对照、生理盐水或人血清白蛋白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21天进行激发,观察激发后30 min内动物反应;被动皮肤过敏实验:在豚鼠背部分别sc不同稀释度的抗体血清0.1 mL进行被动致敏,24 h后iv激发,30 min后处死,测量皮肤内层的蓝斑大小;家兔血管刺激性实验:连续耳iv供试品5 d后,于给药结束及恢复期取双耳进行HE染色,观察其对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性;体外溶血实验观察供试品3 h内有无溶血现象。结果 20 mg/mL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无豚鼠全身过敏现象及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未见血管刺激性;未见溶血现象发生。结论 20 mg/mL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无明显过敏反应、刺激性、溶血现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TM、PAI、D-dime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经治疗后,t-PA、TM、PAI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效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研究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3次/d;同时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0.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 L,1次/d,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2 m L溶于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3%、9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通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Rg1、Re、Rd及三七皂苷R1在脑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给予不同浓度的血栓通后,不同时间点血栓通主要成分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血栓通活性成分在脑缺血大鼠脑中的分布远高于正常大鼠,并且其在脑内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降低。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开放,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联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与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沉(ES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高压氧与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血栓通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血栓通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结果将血栓通注射液进行1:80稀释,可排除干扰,回收率在50%~200%,无干扰作用。结论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替代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检测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关附录,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干扰试验。结果:0.06mg·ml-1右旋雷贝拉唑钠无干扰作用,内毒素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结论:本品可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建议其内毒素限值为每1mg右旋雷贝拉唑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10.0EU。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250 mg/d,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内皮功能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高于治疗前,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血栓素B2(TXB2)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O高于对照组,ET-1、VEC、TXB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