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中药配伍是中医的特色,合理的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本文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不同层面进行介绍,表明附子、甘草及附子与甘草的作用和特点;并从当今的相关研究中,探析附子与甘草配伍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并阐明中药配伍的意义,展望附子与甘草配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水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研究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现象,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甘草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配伍合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含量,分别观察在煎煮的0,5,10,20,30,45,60,75,90 min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附子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均比单煎时低。结论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附子甘草配伍能增效减毒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从组分合和的角度,肯定了附子甘草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配伍用药是中医特色之一,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但有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缓能解,故附子甘草临床多配伍应用。张仲景及历代各医家使用附子甘草配伍剂量各有特点,即用附子同时多配伍足量炙甘草。甘草对附子的增效减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者各成分间,即附子主要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与甘草主要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之间的协同作用。采用新技术使附子甘草有效成分合理配伍,达到最佳药效,发挥最佳药理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存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水煎液附子中毒性成分;通过抗炎和镇痛实验观察附子配伍甘草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和附子心脏毒性TD50增大,附子配伍甘草后合煎液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液,但附子配伍甘草后对附子抗炎和镇痛药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附子配伍甘草减毒时应该考虑甘草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5.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心脏毒性半数中毒剂量(TD50)和水煎液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从急性毒性、毒性靶器官和毒性成分3个方面研究四逆汤组方中不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方中附子配伍甘草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高于单用附子与四逆汤全方。而附子配伍干姜对附子的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影响不明显。附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中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于附子配伍干姜。结论四逆汤组方配伍药物中甘草对附子毒性具有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生姜与附子配伍时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含量。结果附子与甘草、生姜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降低。结论大剂量附子用药必须通过合理配伍以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7.
四逆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应文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1):865-866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甘草、干姜、附子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能。近几年来,对四逆汤的临床研究报道趋多,现综合如下。1配伍研究张氏等对四逆汤中附子与干姜、附子与甘草以及3味药物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增高36.40%,但加入甘草后含量又降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28.68%,再加入干姜后含量又升高;而附子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增加17.54%。该研究结果为中医学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  相似文献   

8.
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配伍减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平行比较附子及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观察甘草对附子的解毒作用,并对减毒机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平行比较了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对附子小鼠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对大鼠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以无血清DMEM将附子、附子-甘草3∶1、附子-甘草1∶1、附子-甘草1∶3的含药血清分别按5%,10%,20%稀释成3个浓度,观察各给药组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细胞存活率以及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影响。结果:附子配伍甘草后能够提高附子的LD50和TD50。同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附子含药血清能够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搏动节律和LDH的含量(P<0.05),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含药血清能够明显降低附子导致心机搏动节律的加快,降低LDH含量。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作用加强。但不同浓度的附子以及附子配伍甘草含药血清对细胞存活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能够通过提高附子中毒剂量,从而达到减毒作用。甘草对于附子减毒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节律的增加,保护心肌细胞从而达到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改变。方法:将附子分别和干姜、甘草配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配伍后乌头碱含量改变情况加以检测。结果:附子与干姜、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且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与干姜。结论:附子在许多疾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之和干姜、甘草等合理配伍,促使附子内乌头碱含量降低,有效降低毒性,从而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附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探索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最佳比例。方法使用均匀设计表确定附子、甘草的配伍比例;以小鼠死亡率为指标进行附子、甘草不同配伍比例急性毒性评价;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函数模型,针对函数模型求偏导数,得到附子、甘草最佳配比;比较附子及最佳配比附子、甘草的急性毒性,验证其减毒效果。结果随着甘草剂量增加,小鼠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针对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多元函数模型求偏导数得附子、甘草最佳配比为0.42∶1。附子半数致死剂量为30.9 g/kg,附子、甘草最佳配比最大耐受量为100 g/kg,小鼠死亡率为20%,附子毒性明显减小。结论附子、甘草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有一定影响,从整体趋势来看,随着甘草剂量的增加,附子的毒性逐渐越小。  相似文献   

11.
紫草是中医皮肤科要药之一。文章梳理了紫草炮制方法的演变,对紫草有效成分提取研究进展、紫草油和紫草膏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旨在总结紫草在皮肤科应用现状,开拓临床用药思路。并提出农学、制药工程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现代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将成为推动未来中医药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附子大黄配伍的毒副作用。方法应用甲状腺素片及丙基硫氧嘧啶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分别以附子及附子大黄配伍对其进行治疗,通过肝肾功能及一般情况的观察了解大黄附子配伍的毒副作用。结果附子组肝肾功能可有损伤,与大黄配伍后肝肾功能损伤更明显。结论附子与大黄配伍可损害大鼠肝肾功能,对肝肾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附子大黄药材配伍前后大黄蒽醌类组分的研究,探讨附子大黄配伍在临床使用中大黄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醋酸镁染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样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大黄与附子配伍后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均有所降低,从而降低其苦寒之性。结合蒽醌是大黄起泻下作用的关键成分,在配伍后略有增加,故配伍较好保持了其泻下作用。结论附子大黄配伍符合传统配伍理论,既有利于抑制寒性,又能保持大黄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的甘草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张爱华  彭国平 《中成药》1999,21(4):196-198
以甘草素与异甘草素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水煎液中甘草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与附子配伍煎煮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单煎液含量为1.18%,配伍液含量为1.8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景天与玄参组合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活性评价,筛选出红景天与玄参组合物最佳配比;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模型大鼠的行为、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的变化;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当红景天与玄参以1:1配比时,综合评分最好;且组合物中剂量组(0.39g/kg)、高剂量组(1.2g/kg)均能显著缩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梗死面积、降低梗死率,并能减少脑含水量(P〈0.05),同时使脑缺血72h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明显提高SOD活性并降低MDA的含量(P〈0.05)。结论红景天与玄参组合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作用明显优于单用红景天或玄参。  相似文献   

16.
藤梨根是一种传统的清热解毒类中药,近几年关于藤梨根抗肿瘤的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本课题组及国内有关专家对藤梨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药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乌头碱和芍药苷煎出量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伟  王宁  秦林  张翔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9):680-683
目的:考察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乌头碱和芍药苷煎出量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增效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川乌与白芍配伍合煎,乌头碱的煎出量降低。芍药苷的煎出量增加。结论:川乌、白芍配伍前后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变化为两药配伍后药效的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柴胡、白芍药配伍的古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胡、白芍药配伍的古今研究应用作一论述。柴胡与白芍药古代配伍的功效主要有四方面,包括疏表达邪、疏肝养肝、疏调气血、升阳散火等,而现代柴胡、白芍药配伍的复方大多具有抗肝损伤、防止脂肪变及纤维增生、降低转氨酶及利胆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肝炎、脂肪肝以及胆石症等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国内当归、黄芪和党参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研究的基本现状,揭示其文献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特征,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计算机的分类、统计功能,按成果的基本情况、成果的研究内容、成果的评价与应用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甘肃、河北、山东等地排在前列,成果主要由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部门承担,成果课题的来源主要为地方计划和自选课题,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药物疗效、药物制剂、栽培、贮藏加工等领域。结论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知网版)中,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增幅缓慢,成果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成果转化率低,数据库中一些成果项目的数据缺失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