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真君  汤永志  燕飞  朱敏  朱坚胜 《浙江医学》2015,37(11):916-919
目的 探讨HBsAg 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D-DCs)的免疫活性及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 蛋白分子3(Tim-3)和下游信号分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 联合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流式细胞术检测DCs 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MD-DCs 分4 组添加不同浓度HBsAg(0、1、2、5滋g/ml),分别设为对照组、+1滋g/ml 组、+2滋g/ml 组、+5滋g/ml 组,Western 印迹法检测Tim-3、NF-κB 信号蛋白表达,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检测MD-DCs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 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外周血来源单核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DCs。与对照组相比,+2滋g/ml 及+5滋g/ml 组MD-DCs Tim-3 及NF-κB 表达水平均上调,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炎症因子IL-6、IL-10、IFN-γ 分泌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1滋g/ml 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3 组相比,+5滋g/ml 组MD-DCs Tim-3、NF-κB、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 0.05)。结论 HBsAg 上调MD-DCs Tim-3 及NF-κB表达水平,增强MD-DCs 免疫活性,且刺激作用随HBsAg 浓度的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 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月10 月该院就诊的TAO 患者46 例,按临床活动度 评分(CAS)将其分为TAO 非活动期组(CAS<3)23 例,TAO 活动期组(CAS ≥ 3)23 例。另选22 例健 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 组)。采取ELISA 法检测血清中IL-17 与IL-23 浓度,分析IL-17、IL-23 浓度和 CAS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 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AO 活动期组CAS 评分高 于TAO 非活动期组(P <0.05);TAO 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血清IL-17 水平分别为(1 268.21±215.03)和 (983.52±207.14)pg/ml,均高于NC 组(582.63±171.39)pg/ml(P <0.05),且TAO 活动期组高于TAO 非 活动期组(P <0.05);TAO 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血清IL-23 水平分别为(906.83±193.89)和(727.93±172.32) pg/ml,均高于NC 组的(278.22±58.61)pg/ml(P <0.05),且TAO 活动期高于TAO 非活动期(P <0.05)。 TAO 患者的IL-17、IL-23 水平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均呈正相关(r =0.6305 和0.6892,均P =0.000)。 结论 IL-17、IL-23 在TAO 患者外周血中均高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儿童哮喘肺泡灌洗液IL-25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同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健康儿童.A组给予常规治疗,并予生理盐水雾化治疗4周,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布地奈德1 mg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分别为4周、8周.比较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IL-25变化及与FEV1和EOS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A、B、C组IL-25水平分别为(9.13&#177;1.33)pg/ml、(9.63 &#177;2.91) pg/ml、(8.80&#177;2.17) pg/m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21&#177;0.63)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IL-25水平分别为(7.40&#177;1.83) pg/ml、(5.97&#177;1.85) pg/ml、(3.53&#177;1.57) pg/m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5浓度与FEV1和EOS呈明显相关(r=0.832,0.878;P<0.01).结论 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IL-25水平变化显著,布地奈德能降低哮喘儿童BALF中IL-25水平.  相似文献   

4.
朱卫国  陶师  陈岳华  钱文斌  陈小会 《浙江医学》2015,37(18):1526-1528
目的 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 T(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 ITP 发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微量样本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和比较 35 例慢性 ITP 患者和 3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 血中 IL-2、IL-4、IL-6、IFN-γ 和 IL-17A 的水平。 结果 ITP 患者外周血 IL-17A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 IL-17A 的水平 分别为(6.767±1.066)pg/ml 和(1.679±0.253)p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患者外周血 IL-2、IL-4、IL-6、IFN-γ 水平与 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血小板计数≥20×109/L 的患者外周血 IL-17A 水平为(8.217±1.477)pg/ml,血小板 计数<20×109/L 的患者外周血 IL-17A 水平为(5.238±1.490)pg/ml,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慢性 ITP 患者 外周血 IL-17A 水平异常升高,提示 Th17 细胞和 IL-17A 可能在 ITP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组、感染性腹泻(ID)组及健康对照(H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IL-23的水平,以及在IL-23刺激下IL-17、IFN-γ的表达.方法 分离并培养UC组(29例)、ID组(20例)、HC组(26例)的PBMCs;ELISA方法 检测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前后各组培养的PBMCs上清中IL-23水平以及IL-23诱导PBMCs分泌IL-17和IFN-γ的水平.结果 UC及ID组PBMCs上清中IL-23水平分别为(9.984±5.567)pg/ml、(9.843±4.970)pg/ml,明显高于HC组(4.295±5.181)pg/ml(P<0.05);LPS促进各组PBMCs分泌IL-23,UC组(146.627±86.199)pg/ml及ID组(149.852±51.418)pg/ml,明显高于HC组(72.222±51.863)pg/ml(P<0.05),而UC与I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L-23促进各组PBMCs分泌IL-17,UC组(63.631±11.793)pg/ml明显高于ID组(27.868±8.314)pg/ml及HC组(26.533±6.422)ps/ml,(P<0.05);IL-23促进各组PBMCs分泌IFN-γ,UC组(74.573±28.270)pg/ml及ID组(73.064±36.465)pg/ml显著高于HC组(5.167±3.701)pg/ml(P<.05),而UC与I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刺激是UC及ID发病的共同启动因素;IL-17分泌增多在U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23/IL-17免疫通路调控异常是导致UC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复方地龙胶囊对血清IL-6、IL-8、IL-10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地龙胶囊+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检测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62±3.02)pg/ml,(73.95±4.31)pg/ml]、IL-8[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8±0.21)ng/ml,(1.61±0.33)ng/ml]、IL-1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69±5.63)pg/ml,(57.34±4.34)pg/ml]及TNF-α[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65±0.62)pg/ml,(3.83±0.74)pg/ml]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78±5.35)pg/ml,(38.49±5.25)pg/ml]、IL-8[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8±0.25)ng/ml,(1.31±0.24)ng/ml]、IL-1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8±4.85)pg/ml,(16.76±5.57)pg/ml]及TNF-α[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5±0.35)pg/ml,(2.65±0.56)pg/ml]水平均下降,治疗组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预后;应用复方地龙胶囊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7.
王鑫炎  杜炜杰 《浙江医学》2011,33(12):1717-1719
目的 通过检测及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13水平的变化,初步推测其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Ms组32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非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将EMs组血清及腹水IL-13水平分别与EMs R-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s组血清IL-13水平[(6.95±2.7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 pg/ml](P<0.01);EMs组腹腔液IL-13水平[(3.26±1.8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49±6.65)pg/ml](P<0.01).根据期别将EMs组分为轻度亚组(Ⅰ、Ⅱ期)和重度亚组(Ⅲ、Ⅳ期),血清IL-13水平轻度亚组[(7.85±2.09)pg/ml]与对照组[(12.87±9.70) pg/ml]及轻度亚组[(7.85±2.09 )pg/ml]与重度亚组[(6.34±3.00) pg/ml]均无统计学差异,重度亚组[(6.34±3.0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pg/ml](P<0.05);腹腔液IL-13水平重度亚组[(2.43±1.43)pg/ml]明显低于轻度组[(4.48±1.63)pg/ml](P<0.01),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8.49±6.65)pg/ml](P<0.05).EMs组腹腔液IL-13表达水平与其R-AFS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 EMs患者腹腔液中IL-13的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推测IL-13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液相芯片技术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测定CHF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0的含量.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10.431±6.510)pg/ml,(3.476±2.180)pg/ml]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817±2.354)pg/ml,(1.545±0.594)pg/ml)]增加(P<0.05),而两组IL-10[(0.619±0.368)pg/ml,(0.628±0.339)pg/ml]、IL-1β[(0.665±0.732)pg/ml,(0.630±0.578)pg/ml)]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α,IL-6增高,与心衰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眼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VEGF和IL-6的含量,根据散瞳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后,实验组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21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BDR)25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18例,对照组为健康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结果:NDR组、BDR组、PDR组的房水VEGF含量分别为(220.27±25.69)pg/ml、(284.31±58.92)pg/ml、(459.07±90.90)pg/ml, IL-6 含量分别为(154.09±32.76)pg/ml、(221.81±60.52)pg/ml、(387.95±90.22)pg/ml,对照组房水VEGF含量为(135.50±25.69)pg/ml、IL-6含量为(78.71±20.37)pg/ml,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72,P<0.01;F=102.532,P<0.01)。 4组房水VEGF和IL 6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房水中的VEGF含量与相应的IL 6含量有相关性(r=0.995, P<0.01);房水中VEGF、IL-6含量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722,P<0.01; r=0.716,P<0.01)、(r=0.869,P<0.01;r=0.865, P<0.01)。结论:VEGF、IL-6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妇女阴道局部免疫特点,探讨RVVC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按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RVVC患者20例,单纯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单纯VVC组)3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30例,经显微镜镜检或培养确诊,留取阴道灌洗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IL-2,IL-4,IL-10,IL-12,IFN-γ浓度。 结果 IL-2浓度测定:RVVC组(167.89±91.47) pg/ml与对照组(103.40±50.17) pg/ml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单纯VVC组(184.21±86.77) p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4浓度测定:RVVC组(259.23±92.56) pg/ml,VVC组(314.13±99.83 )pg/ml,二组均与对照组(92.04±63.72) pg/ml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二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IFN-γ浓度测定RVVC组(172±136.26)pg/ml,较VVC组(265±213.48) pg/ml和对照组(317±122.64)p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IL-10,IL-12浓度测定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RVVC发病可能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密切相关。阴道局部Th1/Th2失衡可能是RVVC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动态评估病情和预后方面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者12名,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A、IL-2、IL-21和IL-4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及转氨酶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者,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高 [17.50(11.99,25.36)vs14.14(9.01,23.68)pg/ml,Z=-2.001,P=0.045],IL-2低[57.19(31.10,79.92)vs73.06(62.41,105.84)pg/ml,Z=-2.509,P=0.012],IL-21高[37.12(23.85,77.66)vs(20.95±5.72)pg/ml,Z=-3.485,P<0.01],IL-4表达水平无差异。不同免疫状态的IL-17A表达有明显差异(H=8.870,P=0.031)。炎症活动状态CHB患者的IL-17A和IL-21更低、IL-2更高(P<0.05),IL-4无差异(P>0.05)。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10.061,P=0.007;IL-2:H=6.576,P=0.037;IL-21:H=12.444,P=0.002)。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IL-21、IL-4与HBV DNA无相关性(r=0.02、0.23、0.07,均P>0.05),IL-2与HBV DNA存在弱相关(r=0.32,P=0.01)。初治HBV患者外周血IL-17A、IL-21与ALT存在相关性(IL-17A:r=0.59,P<0.01;IL-21:r=0.49,P<0.01),与AST存在相关性(IL-17A:r=0.47,P<0.01;IL-21:r=0.36,P<0.01),而IL-2、IL-4与ALT和AST均无明显相关。ALT≥300U/L的初治CHB组、ALT<300U/L的初治CHB组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27.557,P<0.01;IL-2:H=8.581,P=0.014;IL-21:H=21.43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A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8933(95%CI:0.7930-0.9936),IL-21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7600(95%CI:0.6227-0.8973)。结论 IL-17A、IL-2和IL-21参与慢性HBV感染进程:初治CHB患者无论HBeAg阳性与否或炎症程度高低,外周血IL-17A和IL-21升高,IL-2下降;IL-2与HBV DNA有一定相关性;IL-17A和IL-21与ALT及AST均存在正相关;检测IL-17A和IL-2有助于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虞昆  吴育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67-868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L-2、sIL-2R、IL-6、IL-8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ASA法分别检测30名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IL-2、sIL-2R、IL-6、IL-8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2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体内淋巴因子网络失衡。IL-2水平降低,sIL-2R、IL-6、IL-8水平升高现象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彭洪  林中超  王程颉  杨祖奎 《西部医学》2010,22(12):2271-2273
目的探讨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在溃疡性直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经内镜证实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标本(A组)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4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中IL-4和IL-6表达水平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并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 IL-4和IL-6参与了溃疡性直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溃疡性直肠炎病情活动性有较好相关性,可客观反映溃疡性直肠炎的炎症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张宝林  高惠萍 《医学综述》2007,13(8):634-635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作者对66例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进行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检测,以探讨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1月~2005年11月,本科住院哮喘患儿66例,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脉搭桥术对患者体内IL-6、IL-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 IL - 6、IL - 1 0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 ELASA方法对 1 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静脉血中细胞因子 IL - 6、IL - 1 0进行测定。结果 :患者冠脉搭桥术前、术中及术后血中细胞因子 IL - 6和 IL - 1 0的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的释放在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7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IL-2、IL-6和IL-2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检测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临床对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平  钟雪云  杜彬  刘致中  林琛莅 《广东医学》2005,26(12):1627-1629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IL-12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IL-2与IL-12协同诱导对体外培养的3种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IL-2与IL-12联合诱导的PBMC,对3株靶细胞的杀伤效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MTT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两种方法检测的杀伤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7,P<0.05)。结论IL-2与IL-12协同对3种不同组织来源的实体瘤细胞株表现了较强的杀伤力,而杀伤率的差异与肿瘤细胞的不同免疫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