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能日  袁修柏 《嘉兴医学》2003,19(5):307-308
目的:调查分析阳新县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分布现状与社会行为因素。方法:在册的晚血病人、不在册的疑似病人,以村为单位逐一登记、询检、B超和实验室检查,同时对晚血病人的社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确诊晚血病人215例,其中男153例,女62例;巨脾型68例,占31.63%,腹水型126例,占58.60%,侏儒型5人,占2.33%。结肠增殖型16例,占7.4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降低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22863例出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人数689例,医院感染率3.0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10例,占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的30.49%,居全院医院感染部位的首位,其中儿童、年老(60岁以上)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感染率较高。结论年老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是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参加98长江抗洪抢险转退官兵开展血吸电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其它省区应付类似的突发事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技术措施,受检者均做血吸虫病皮内试验,皮试阳性者再做间接血凝试验(IHA),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定为血吸虫感染者,结果 实查 2816人(占应检人数的71.82%),查出血吸虫病感染者39人,阳性率为 1.38%(39/1816).患者均获治愈,数据作统计分析。结论 进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抗洪抢险官兵中血吸虫感染者有地域分布特征,且采取防护措施者的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低于未采取防护措施者(p<0.05)。本次调查对其他省区卫生防疫部门应付类似的突发事件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散发性戊型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并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及被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的病情。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47例肝炎患进行乙肝病毒标志(HBV-M)系列及戊肝病毒抗体(抗HEV-IgM和抗HEV-IgG)检测,对临床不同类型的86例单纯戊肝抗HEV和124例乙戊重叠感染HBV-M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戊肝患血清抗HEV-IgM和抗HEV-IgG的阳性结果在临床不同类型之间差异有显性(P<0.005),单纯戊肝抗HEV-IgG阳性率占22.4%,尤其是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其阳性率占50.0%,乙戊重叠感染HBsAg阳性率急肝显低于慢肝(P<0.001)与肝硬变(P<0.05),HBeAg阳性率急肝低于慢肝(P<0.005)与肝硬变(P<0.05),抗HBe阳性率急肝高于慢肝(P<0.01),抗HEV-IgM阳性率重肝高于慢肝(P<0.001)与肝硬变(P<0.05);单纯戊肝中3例重肝临床均治愈,而乙戊重叠感染中重肝33例死亡24例。结论:抗HEV-IgM阳性可作为急性HEV感染的依据,戊肝存在极少慢性化的可能,散发性戊肝很少发生重症型,感染HEV无促发HBV变异,病情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白沙县1987—1996年疟疾感染来源的变化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基层卫生机构的防保人员、乡村医生(卫生员)对“四热”病人血检阳性的5754例疟疾现症病人进行个案调查,以查明其感染来源。结果:村内感染从1987年的54.63%,下降至1996年的13.64%,呈显著下降(P<0.01);上山(村外)感染从1987年的43.92%,上升至1996年的84.09%,是显著上升(P<0.01),上山感染与村内感染呈显著差异(P<0.01)。结论:白沙县上山住宿的流动人群是疟疾感染的主要来源,说明加强上山住宿流动人群疟疾管理,是当今防治疟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荆州市沙市城区人群血吸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吸虫疫区城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 方法选择城区人群进行血吸虫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者进行粪检及B超检查. 结果共检测1 754人,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129人,阳性率7.35%;受检男性1 070人,阳性人数85例,阳性率7.94%;受检女性684人,阳性人数44例,阳性率6.43%.年龄组以20~65岁居多,共124例,阳性率8.56%.职业以机关干部及企业工人居多,阳性率8.50%.129例阳性者粪检阳性2例,B超检查提示24例为血吸虫病肝,肝脾肿大者4例. 结论血吸虫疫区城区人群血吸虫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粪检阳性率低,在低度流行区应采用综合查病方法普查.由于城区还有部分晚期血吸虫病人,偶有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因此在血吸虫疫区应加强城区血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石敏  张开仁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0(2):《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30卷2期-162-163.页-《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30卷2期-162-163.页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儿科住院病人529例,应用血清学ELISA方法检测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IgG阳性率10.02%,IgM阳性率8.32%,CAg阳性率0.95%,IgG IgM阳性率11.53%,IgM CAg 阳性率1.13%,IgG IgM CAg阳性率为038%,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密切接触史的患儿(P<0.005),农村患儿感染率高于城市患儿(P<0.01),结论:本地区儿科临床病人弓形虫感染总感染率为32.33%,发现各类临床病人都感染,单纯IgG阳性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Shistosomiasis)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血管内所起的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病、曼索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间插血吸虫病、泥公血吸虫病等。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一种,系1904年日本首先发现而得名,它寄生于病人门静脉系统,由皮肤接触有尾蚴的疫水感染。病变为虫卵所引起的肉芽肿,主要位于肝脏及结肠。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病及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有腹泻或下痢;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性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伴明显门脉高压症,巨碑与腹水。1流行病学1.1传染源病人,病畜(牛、羊、犬…  相似文献   

9.
免费救治4 201例晚期血吸虫病人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娟  彭孝武  王加松  袁梅枝  何亮才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57-1857,1907
目的分析荆州市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免费救治后转归情况。方法采用Excel软件分年度输入晚期血吸虫病人档案,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荆州市2004—2006年度经湖北省累计核定晚期血吸虫病人8292人(含复治病人),实际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4201人,临床分型以腹水型最多,连续3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平均受治率为96.43%,人均复治2.04人次,临床好转和临床治愈率为91.58%。结论在疫区实施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时,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救治效果,保持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工作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以及对临床体征,症状的影响,研究多重感染的危害因素,方法:对1998-2000年佛山和广州两地各大医院住院的82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各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其肝功能的检测指标,同时选择有关的对照并制定统一表格对多重感染患者和对照组进行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为19种,双重感染占了83.86%,多重感染中重叠乙肝感染者占了绝大多数(98.3%);乙肝多重感染组的黄疸阳性率(69.50)较单纯乙肝感染组(53.53%)为高(P<0.01),各种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的中位数,多重感染组明显高于单纯乙肝感染组,住院时间也明显较单纯乙肝感染组长,重症者和肝硬化者比例较单纯乙肝感染组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下面几种因素与多重感染有关,家庭成员肝炎史OR为27.11(4.93-149.1),牙科手术史OR为4.81(1.57-14.69);输血史OR为4.01(1.51-10.70),血液接触史OR为5.64(1.0929.27),外餐习惯OR值2.29(1.30-4.05),结论: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模式较多,对临床有较大的影响,对人体危害较严重,恢复较慢,家庭成员肝炎史,牙科手术史,输血史,血液接触史和外餐习惯与多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高危因素及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48例HBsAg阳性孕妇,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时间及合并HBeAg阳性分组,分析其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结果348例HBsAg阳性孕妇占同期住院孕妇的12.1%;在孕28、32、及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其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4.24%,明显低于孕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9.78%)(P〈0.05)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17.39%)(P〈0.01);HBeAg阳性组其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25.76%,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9.72%)(P〈0.01)。结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较高,HBeAg阳性是高危因素,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605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及227例疫区非血吸虫病居民血清HBV 标志物检查结果。急性及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各项 HBV 标志物与非血吸虫病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HBsAg、抗-HBc 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伴血清 HBsAg 阳性者的肝功能损害较 HBsAg 阴性者严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内 HBsAg 检出率达63.3%。行脾切除术者与非手术者 HBV 标志物检出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在各期血吸虫患者中,晚血合并 HBV 感染最严重,其原因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九五"期间血吸虫病监测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的疫情动态。方法 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 1996~2000年共查螺51018842.36m^2,均未发现活的钉螺。复查历史病人9395人次。检查外来人口2353人,阳性者57人(2.42%)。调查低年龄组的中小学生9073人,皮试阳性者348人(3.84%)。阳性者经粪检复查均没有发现血吸虫病人。解剖野鼠1080只,检查耕牛9257头次,没有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的老鼠和牛只。但通过被动监测,于1996和2000年分别发现1例和4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结论 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但必须加强监测,特别是输入性传染源及钉螺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呼吸系统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结果:3组病人和健康人PCR阳性率分别为44%、68%、33%、28%。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阳性率与健康人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对于哮喘病人,PCR阳性者血IgE比阴性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相当普遍,其感染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一个病因。  相似文献   

15.
孕妇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本,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母婴垂直传播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855例孕妇采集肘静脉血,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消毒脐带留取脐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对HBsAg,HBeAg,抗-HBc及HBsAg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855例孕妇HBsAg阳性者120例(占14.04%),120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率为32.50%(39/120);孕妇血清中HBsAg滴度的高低与胎儿宫内感染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妇血清中单纯HBsAg阳性者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率为16.67%(1/6),HBsAg 阳性合并抗-HBc阳性者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率为12.32%(9/73),而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者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率为70.73%(29/41),与前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HBsAg的滴度与胎儿发生宫内感染无关,但HBeAg阳性率越高,其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机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8~1992年对全国726个县,1447742人的抽样调查,人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高达62.632%,感染寄生虫人数有7亿多,严重损害人群健康,尤为人兽共患的吸虫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一、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血吸虫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寄生虫病,据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统计,地球上受血吸虫感染的人数高达两亿;每年死亡人数估计不少于20万,有79个国家或地区的5.6亿人受到它的威胁。在我国据1994年统计,慢性病人从1989年的179万例,减少到103万例;急性感染病人发生的例数与“八五”规划启动时相比,下降了9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2003~2005年冷水江市青年学生中HBV的感染状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03~2005年参加高考学生体检的10711名学生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0711名研究对象中HBsAg阳性人数为1197人(11.18%),其中2003年阳性人数为298人(11.33%),2004年为423人(11.27%),2005年为476人(11.00%)。相邻各年度之间的阳性率在逐年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男性HBsAg阳性率为12.12%,女性为9.79%,性别之间HB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HBsAg阳性的青年学生感染HBV的主要血清学模式为模式1,占50.71%,其次为模式2和模式3,分别占40.02%和5.43%。本资料中还出现了几种少见模式。可能与亚临床病毒感染早期或不同型的乙肝病毒再次感染等有关。结论冷水江市青年学生的HBsAg阳性率为11.18%,男性高于女性,相邻各年度间HBV的感染率有下降趋势,感染HBV的血清学模式以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模式1为主。建议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检查,对易感人群预防注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2006~2008年服务行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陈婷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99-1900
目的分析佛山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共检测65396人,男性25997人,女性39399人。2006~2008年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47%、7.30%、6.14%。HBsAg阳性4114人,阳性率6.29%,其中男性1977人,阳性率7.60%,女性2137人,阳性率5.42%,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HBeAg双阳者1237人,占感染者的30.07%,感染率为1.89%,其中男性699人,阳性率2.69%,女性538人,阳性率1.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四个年龄组中年龄与HBsAg阳性率增长呈正相关;HBsAg、HBeAg双阳率则相反,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该行业人群的预防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医治现症病人,积极推广免疫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抗性频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了解余杭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及其药物抗性频度,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男性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382份和女性宫颈分泌物1641份,应用Mycoplasma IST综合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定量培养鉴定和药物抗性频度试验,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CT)、白色念珠菌和淋球菌(NG)。结果 20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的747例,阳性率为36.93%,其中女性阳性率为40.16%,男性为23.04%,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解脲支原体(UU)感染410例(20.27%)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29例(1.43%)和UU+MH混合感染308例(15.22%)(P<0.01)。各年龄组支原体感染率,18-37岁年龄段最高,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747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合并CT感染者59例,占7.90%;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者81例,占10.84%;合并NG感染者39例,占5.22%,药物抗性频度研究结果显示:对红霉素的抗性频度最高,为65.21%,氧氟沙星和四环素次之,分别为28.53%和11.09%,强力霉素、原始霉素(Pristinomycin)和交沙霉素较低,分别为4.74%、4.17%和1.52%。比较MH和UU对6种抗生素的抗性频度,MH均显著高于UU(均P<0.01)。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应作为本地区目前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应作为本地区目前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诊断疾病时,要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术后感染的情况,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抗感染及预防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总结我科1999年12月-2000年11月1053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术后感染情况。结果:1053例手术患中有7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6.6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3例,占感染人数的47.14%;下呼吸道感染20例,占感染人数的28.57%;术后伤口感染6例,占8.7%;胃肠道感染4例,占5.71%;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占2.86%;血液感染2例,占2.86%;其它感染3例,占4.28%。体外循环转流时间的长短与术后患的感染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由于常规采用气管 插管及术中肺部的缺血性损伤,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伤口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是造成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心脏手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加强呼吸及胃肠道的管理,同时也应尽量缩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