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取清油炼油“下丹”制成铅硬膏基质膏坨,另以蒸馏、乙醇回流、水煎浓缩三种方法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和经粉碎的药料,与膏坨混合拌匀成膏。  相似文献   

2.
黑膏药疮疡膏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黑膏药疮疡膏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疮疡膏中大黄、白芷、川芎、当归、血竭进行定性鉴别,用软化点测定仪对软化点进行测定。结果改进疮疡膏的生产工艺,薄层色谱均检出大黄、白芷、川芎、当归、血竭特征斑点;软化点为60~70℃。结论实验对疮疡膏的质量分析提供了较全面的研究。工艺研究对血竭投料作了改进,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可作为疮疡膏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黑膏药传统制作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膏药是我国较古老的传统药物剂型之一,用于局部敷贴消炎止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由于传统制作工艺药物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且易被破坏,同时油浸药渣造成很大浪费,为此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使其既保留了铅皂基质的粘着力,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经济效益,是一种可供厂家广泛采纳的新工艺.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黑膏药是中药古老剂型之一,由于其疗效显著,应用方便,一直受中医临床的欢迎。传统方法熬制黑膏药,在基层医疗单位多是以煤炉火为热源,虽然设备简单,但操作并不方便,特别是炼油温度可达320℃~330℃,下丹时一般都要将药油离火后方可进行,而且  相似文献   

5.
黑膏药制备工艺的改进及有效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別按渗漉法、超滤法、综合法提取有效成分制备3种如意金黄散黑膏药,改进了黑膏药的传统制法。经薄层扫描法测定3种黑骨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城,大黄素,姜黄素,1,8二羟蒽醌)并与传统工艺黑膏药作对比,3种改进的黑膏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传统黑骨药,并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经工艺改进能制成高效的新型黑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黑膏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通过在特定环境温度(35℃),采用两种下丹方式,三组下丹温度进行黑膏药制作实验,探索、确定其最佳制作工艺。结果与结论:通过6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在环境温度35℃,油量为1 000g,下丹方式为火上下丹,下丹温度为290℃,丹量为400g,制作出的黑膏药稠度适当,油丹化合反应完全,粘性适中,且色泽黑亮,光泽度好。  相似文献   

7.
膏药作为四大传统中成药剂型之一 ,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一直被中医外科、伤科所常用。而黑膏药是其主流 ,如历史上负有盛名的狗皮膏。近几年 ,关于黑膏药工艺改进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时有报道 ,本文仅对黑膏药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提几点粗浅看法 ,以期为黑膏药的研究提供参考。1 制备工艺的研究1.1 黑膏药提取方法的研究 制备黑膏药的传统提取方法是用植物油炸药料 ,药油再经高温炼制 ,有效成分易被破坏 ,影响临床疗效。因此 ,有学者改用乙醇回流提取、酸醇渗漉提取或直接将药粉加入已炼制好的热油中 ,以探讨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黑膏药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浅论中药黑膏药工艺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黑膏药是我国独特而历史悠久的中药剂型之一。黑膏药习称“铅膏药”,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和独特的熬炼工艺技术。是由植物油作取药料成分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铅丹炼制而成的一种近固体外贴制剂,如狗皮膏、万应膏、暖脐膏等,它兼有内治与外治  相似文献   

10.
如意金黄散黑膏药制备工艺改进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洪武  金枝 《中成药》1995,17(8):4-6
采用低温醇渗漉法提取药料,引入复方高分子基质和渗透剂氮酮,对传统如意金黄散黑膏药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改进,并通过膏药性能、定性定量、透皮吸收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表明改进制备工艺后的如意金黄散黑膏药各方面均比传统黑膏药为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控制黑膏药骨病活血膏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其制剂中的药材血竭进行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标准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色谱显相同的橙色斑点,在254 nm紫外光下颜色相同,阴性对照在此位置无斑点。结论:采用TLC对该制剂中的血竭进行鉴别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重复性强,可作为控制黑膏药骨病活血膏质量的一项标准。  相似文献   

12.
浅谈黑膏药工艺控制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海珍 《中成药》2005,27(11):I0006-I0007
黑膏药是我国古代传统剂型之一,具有贴用时间长,可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处方可随症加多味药物组成的复方引药,迄今仍在中医临床外治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宋广大  潘金火  袁燕芳 《中成药》2007,29(2):235-237
目的:建立活血止痛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独活、麻黄进行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采用A ichromBond-AQ-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相为流动相B,其中水相由水-醋酸-三乙胺(230∶2.4∶0.3)组成,按流动相A(%):流动相B(%)=10%∶90%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C,流速1 mL/min。结果:薄层色谱、气相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士的宁的线性范围为0.063 04~0.315 2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RSD为2.0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活血止痛巴布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药黑膏药是祖国医学宝库中古老传统的剂型之一。由于它对药效成分释放效果良好,而且易被机体吸收,因而疗效显著,优于橡皮膏。但是对黑膏药制备大多靠经验,所以有时膏药质量不稳定,如有的膏药过硬,延展性能差,粘度低,对皮肤粘敷能力降低而易脱落;有的则又太软,容易滑脱,定位粘敷力弱,且易污染衣服;每贴膏药重量差异太大,面积、薄厚不匀,剂量很不一致;还有的膏药对皮肤易产生搔痒、红  相似文献   

15.
刘德军  汤金春 《中成药》1990,12(2):17-18
黑膏药的‘火毒”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得到确切阐明。本文对目前具代表性的去“火毒”方法如水浸法、喷水法、喷水浸演法及去“火毒”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等副产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膏药的“火毒”主要是油在高温时氧化分解产生的刺激性低分子产物,如醛、酮、低级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16.
笔者使用软化点测定仪对黑膏药的软化点测定方法进行了考察,从而找到了一种膏药老嫩适度的客观评定方法,现报道如下。1 实验仪器与方法采用SYD4202型沥青软化点测定仪(上海地质仪器厂制造),该仪器组成包括远红外线加热器、烧杯、金属架、金属环、金属球、温度计等。方法:取膏药10g,在水浴中融化(如带裱背用刀刮下),倾入环球式软化点测定仪的环内,注意融化膏药的温度与金属环的温度之差应小于50℃,放至室温,用快刀切平,放在测定仪金属架上,浸入烧杯水中,20℃放置15min,使膏药温度与水温相近,然后以每分钟水温上升2℃的速度加热,读取金属球…  相似文献   

17.
黑膏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剂型,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临床疗效显著,受欢迎度极高,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过敏反应,轻者皮肤出现瘙痒、红斑,重者出现溃疡、发泡,其过敏反应大大限制了其临床使用。为让黑膏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本研究对降低黑膏药的过敏反应的关键技术进行探析,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膏药,古人称为薄贴,是中医各科经常应用的一种剂型。【方药组成】川乌草乌桂枝盐附子寻骨风透骨消钻地风九节风八角风三角风箭杆风宽筋藤朴地麻血木通各50克乳香没药各30克乌梢蛇100克丹药120克松香60克三七80克(打成细粉末)麝香20克芝麻油1500克冰片15克【熬炼法】先将前十七味药放入水中浸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氏活血止痛膏治疗单纯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和单纯骨折,6 d一个疗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1~3个疗程后可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196例中,42例一个疗程治愈,102例两个疗程治愈,52例3个疗程治愈,痊愈140例,占71.4%。显效56例,占28.6%,总有效率100%。结论白氏活血止痛膏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和单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膏药是祖国医药古老药物剂型之一,迄今一直沿用传统方法制造.近几年,笔者就膏药的基质及工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探讨出一种制膏药的新基质(蜂蜜)及工艺.蜂蜜不但有良好的粘着性,而且还有解毒止痛的药理作用,并有强力抑菌作用,尤其适应于外治痈疽疮疖膏药的制作,并在临床运用中获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制剂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