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金匾》所论“干血”,凡见三处。一是《血痹虚劳病》篇的大黄(庶虫)虫九证,“内有干血”;二是《妇人产后病》篇的下瘀血汤证,“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三是《妇人杂病》篇的矾石丸证,“中有干血”。后人多释“干血”为“瘀血”,笔者认为不妥:①下瘀血汤证有瘀血无疑,但仲景未说“有瘀血著脐下”,显然“干血”和“瘀血”有别;②瘀血病仲景设有专篇专门讨论,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中,只字未提“干血”,独在虚劳病、产后病和妇人杂病中提及,也说明“干血”有别于“瘀血”;③“干血”可伴发带下病,古人有干血化生白带的认  相似文献   

2.
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法在消化系统病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瘀血的含义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其含义较广泛,如《说文》指出:“瘀,积血也”;《内经》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血证论》说:“离经之血为瘀血”;《证治准绳》说:“污秽之血为瘀血”;《医林改错》还有“久病入络即瘀血”等等。故凡血行不畅、凝滞脉中,或已离经之血和污秽不洁之血,以及久病影响到脉络时所出现之病变,均称为瘀血。历代文献中也称之恶血、蓄血、积血、留血、死血、滞血、干血、败血、贼血等。由瘀血所致的  相似文献   

3.
瘀血杂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 ,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 ,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 ,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 ,呈凝滞状态 ,失却生理功能者 ,均属瘀血。其形成原因有外伤、跌扑、气滞、气虚、血寒、血热、湿热、痰火等。而从瘀血致病的普通性、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等方面 ,显示出对瘀血成因再认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古文献对瘀血的论述“瘀” ,《说文》“积血也”。《内经》中无“瘀血”之词 ,但有对“恶血”、“留血”、“血脉凝泣”、“血苑”等许多瘀血病证的描述。至《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对瘀血有“干血”、“血结”、“痼”等称谓 ,在杂病篇中…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评话     
①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肠与手太阴肺相表里,间接影响及气血,故有健忘。②阳明蓄血“喜忘”,一则气血并于下,心肺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二则阳明蓄血在下,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酿生浊毒,浊毒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神受扰,使记忆失常;三则阳明邪热与素有瘀血互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皆可导致神明不清,最终导致“善忘”。③所谓阳明蓄血,是肠道本有瘀血,与阳明邪热相合,而形成“喜忘”的蓄血证;而阳明瘀血是在阳明病的过程中,热盛伤血,血分津液被耗,而形成瘀血。蓄血与瘀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瘀血不一定能成为蓄血,但蓄血则一定是由血行瘀滞所导致。一般而言瘀血在经。蓄血在腑。蓄血有形可证,诸如下血、黑便等;瘀血惟像可辨,诸如舌暗,脉涩等。  相似文献   

5.
“瘀,积血也。”指血液停积,不能流通。《黄帝内经》中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血衃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提到引起瘀血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一些症状。如《灵枢·五邪第二十》中有“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并有“结者散之”、“刺留血”、“血实宜决之”等治法。 张仲景是瘀血学说的奠基人。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在《金匮要略·惊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仅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所致出血性中风。1理论依据 中医理论认为“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清·唐容川《血证论·瘀血篇》说:“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脑出血即脑血管破裂形成局部脑血肿,故从八十年代以来,根据微观辨证观点认为应属中医“血证”范畴。而中医学理论还有“瘀血不去,新血难安”的观点,强调活血化瘀治疗出血中风,理论即源于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妇人以血为主,其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的常与变,无不与血的盛、衰、畅、滞有密切关系。《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瘀即是血气不和的主要方面之一。瘀血是一种有形之邪,多属实证。治之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指出瘀血证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妇科学对瘀血致病非常重视,所以活血化瘀法在妇科运用也较广泛、普遍,其法灵  相似文献   

8.
《江西中医药》2001,32(3):2
“瘀”字最早出于《楚辞》,曰“形销铄而瘀伤”;《说文解字》曰“瘀 ,积血也”;《内经》中有血凝泣、恶血、留血、凝血等。总之 ,历代对血瘀的有关论述名词繁多 ,其共性可用“静止之血”来表示 ,总的可以用“瘀血”一词加以概括 ,其中以血郁、血瘀、血结作为区分瘀血轻重、新久 3种不同程度的名称。现代认为血瘀证应包括血液停积、血流不畅或停滞、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继发变化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 ,在临床上包括 5个方面 (见原文 )。中医对“瘀”有 3种含义 ,即瘀、瘀血、血瘀 ,瘀的范围最广 ,血瘀其次 ,瘀血较窄。一般“瘀血”系…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证而设的。而“瘀血”始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首先提出来,并且描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和脉象,他对瘀血的辨证治疗及理论经验有些一直沿用至今,他所制定的“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抵当汤”等,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树立了典范。清代名医叶天士倡导“通络”之说。善于应用如:蜣螂、土鳖、水蛭等虫类逐瘀药;晚清名医王清任对活血化瘀法应用贡献更大。他继承前人成就并结合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瘀血证的独特疗法,瘀血学说,起源于《内经》,立名于《金匮》,发展于清代。当代则得了阐明和重视。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对瘀血的论述,在名称上有恶血、留血、坏血、死血、干血之称。在病因上有风寒、热邪、气滞、外伤、出血等。如:“塞邪客经脉之中,则血不流畅”,“热邪入血,与血液相结则形成瘀血”。气滞导致血瘀,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止血止”。之述,外伤引起血管破裂,瘀血内留,而形成瘀血。“若有所堕坠,虽血在内而不去……则气血凝结”之论。各种出血后,血液瘀积,形成瘀血、吐血、便漏。“其血无不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  相似文献   

11.
瘀血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它是病理的产物,亦是致病因素.瘀血学说始于《内经》,该书虽无瘀血一词,但有和瘀血含义一致的恶血、留血等名称。《素问·调经篇》谓:“五脏之血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谓:“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首先提出瘀血可致百病和活血化瘀治则的意义。之后,张仲景发展了瘀血学说,在《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及《伤寒论》太阳阳明病篇中,明确提出了瘀血和蓄血的含义;并制订了下瘀血汤、鳖甲煎丸等多种著名的活血化瘀方  相似文献   

12.
血瘀学说发源于《内经》,《内经》中有关于“恶血”、“留血”、“衄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然而首创“瘀血”病名并将其列为专病讨论的著作,应当首推《金匮要略》。1瘀血的形成原因瘀血不仅是某些致病因素引起的病变结果,又是引起许多疾病的原因。凡寒凝、热邪、气滞、气虚、外伤、出血、病后、阴虚、痰浊等皆能致瘀。《血痹虚劳病》篇说:“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劳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这里尤其指出五劳虚极的慢性内伤疾病是瘀血形成的重要原因。“干血”既是病因,…  相似文献   

13.
一、溃疡病的病理特点溃疡病属疮之类,即疮疡破溃。清代唐容川说:“疮者,血所凝结而成者也”。并认为:“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又说:“诸疮既溃属于虚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方药中教授也认为瘀血往往继发于气血虚弱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溃疡病的瘀血证多在脾虚气滞的基础上产生,而瘀血形成后,又反过来阻碍气机,使气滞、脾虚加重。由此可见溃疡病的病理特点为脾虚、气滞、血瘀,三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瘀证”有人称为“瘀血证”,实际上两者有所区别。瘀血是指瘀斑、瘀块、瘀点等皮下出血、紫瘢、血肿等离经之血,是有形的出血性病理变化;而血瘀是广义的,除包括离经之血外,尚包括脏腑经络人体各部位的血液停滞、瘀塞不通、血脉不通、血不循  相似文献   

15.
对中风半身不遂这一顽疾,中医历代医家立论不同。有的说是主风、主火、主痰,或因气虚外感风邪,有的提出真中风和类中风之说。随着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各种不同流派相继产生,这样也就使后来学者有了不同的倾向性,因此也就各有师承。 论治中风半身不遂,笔者崇尚王清任的立论。王氏是我国医学史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家和实践家,他对气血理论和瘀血证治有着独到见解,在我国医学发展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重视气血 王氏对气血理论的研究非常精深,他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他又提出“气有虚实,血有亏瘀”之论点,对气虚血瘀等证具有卓识和创见。他在临证中总结了60多种气虚证、50多种血瘀证的治疗经验。王氏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源,并说:“人行坐动,全仗元气,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因此,在论治半身不遂等证时创制了补阳还五汤。此方在一派活血化瘀中重用了补气药黄芪。 2 瘀血证治 历代医家以不同的观点来阐述中风半身不遂,唯独未涉及到血瘀这一要点。而王氏敢于疑古,敢于创新,他对瘀血证阐述最鲜明,他说“血化下行不作痨句,凡痨所由成,多为瘀为...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从瘀论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瘀血证是近年来糖尿病研究较活跃的新课题。本文就糖尿病瘀血证的病因,宏观微观变化指标及使用活血化瘀法的类型、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 糖尿病瘀血病机探讨 中医文献中早有消渴证与瘀血证关系的描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病者为热伏,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而不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唐容川认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气不得通,不能载津上升,是以为渴,名曰血渴,瘀去则不渴矣”。祝氏认为气虚无力鼓动血行而成瘀。周氏认为糖尿病瘀血,是在阴亏基础上产  相似文献   

17.
对中风半身不遂这一顽疾,中医历代医家立论不同。有的说是主风、主火、主痰,或因气虚外感风邪,有的提出真中风和类中风之说。随着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各种不同流派相继产生,这样也就使后来学者有了不同的倾向性,因此也就各有师承。 论治中风半身不遂,笔者崇尚王清任的立论。王氏是我国医学史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家和实践家,他对气血理论和瘀血证治有着独到见解,在我国医学发展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重视气血 王氏对气血理论的研究非常精深,他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他又提出“气有虚实,血有亏瘀”之论点,对气虚血瘀等证具有卓识和创见。他在临证中总结了60多种气虚证、50多种血瘀证的治疗经验。王氏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源,并说:“人行坐动,全仗元气,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因此,在论治半身不遂等证时创制了补阳还五汤。此方在一派活血化瘀中重用了补气药黄芪。 2 瘀血证治 历代医家以不同的观点来阐述中风半身不遂,唯独未涉及到血瘀这一要点。而王氏敢于疑古,敢于创新,他对瘀血证阐述最鲜明,他说“血化下行不作痨句,凡痨所由成,多为瘀为...  相似文献   

18.
<正>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等病证的范畴。目前国内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从瘀血或痰浊论治。根据气血理论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来看,本病瘀血的形成一般由气滞不能行血、气虚帅血无力而致。因此,气血病变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从气血论治不失为冠心病的证治规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杨杏  甄龙龙  高永举  高如宏 《河南中医》2012,32(12):1585-1586
叶天士提出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概括了血分证的病机和治法.其中“耗血动血”概括了血分证血热、瘀血、阴血耗伤、出血四个方面的病机;“凉血散血”提出了血分证凉血、养血(阴)、散血三个方面的治法.这一理论在皮肤病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红皮病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及药疹等多种疾病的多种证型,均可用“耗血动血”“凉血散血”理论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瘀血是指血运不畅甚至停滞或离经之血存积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在《伤寒杂病论》一书里,瘀血既是一个病因术语,也是一个病证名称,随瘀血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干血”、“蓄血”、“血结”之名。在治疗上,张仲景不仅把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瘀血的主法、常法,而且还根据瘀血所在部位而采用不同的方药施治,其定位论治瘀血的辨证思想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