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慢性肝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合并症,以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糖尿病占多数。其特点是,胰岛功能无明显障碍,而血糖升高。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介绍对本病护理的一些体会。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71a,最小42a,平均年龄55a;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45例,胰岛素依赖型2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胆湿热26例,肝肾阴虚16例,肝郁气滞5例。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死于肝性脑病和1例死于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  相似文献   

2.
奚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66-167
对62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肝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化。临床表现多以肝病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肝病较重的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和感染。应根据肝病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同时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肝原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肿瘤及其他慢性肝病等肝实质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原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其诊断标准有以下5个方面:①肝脏病发生在糖尿病之前或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中心治疗的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症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药源性、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结论:定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同时注意调整降糖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4月,我们应用由单味中草药扯根菜提炼精制而成的治疗肝病新药肝苏颗粒(无糖型)联合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片治疗本病68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齐健  林兰 《中医药学刊》2001,19(2):150-152
对34例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了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规律、临床及中医证型特点,以便采取可能的防范,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结果: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10.43%;诱因主要为各种感染;其发生在Ⅰ型糖尿病中主要与病程相关;在Ⅱ型糖尿病中除病程因素外,主要与年龄相关;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前均原有某个或多个器官受累;器官衰竭率与原器官受累率相吻合;器官衰竭数目与死亡率成正比;高血糖为多器官病变发生或加重的始动因素;阴阳两虚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中医证型。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发生在糖尿病原伴有一定器官损害的基础上,是可预测的,在糖尿病的早期积极控制血糖,防止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及时的消除诱因,是养活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关键;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前期,设法阴断单器官功能衰竭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展,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疗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弋饥山院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男性12例(60%),女性8例(40%).脂肪肝15(75%)例;药物性肝损害5(25%)例。Ⅰ型糖尿病2例(10%),Ⅱ型糖尿病18例(90%),糖尿病病程大多为1-5年。16例(80%)患者无典型肝病症状。肝功能轻度损害11(55%)例,血糖重度升高者12(60%)例。经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明显,且与血糖的下降呈一致性,16(80%)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性肝病最常见为脂肪性肝病,其肝功能损害轻微,血错升高明显,肝功能随着血糖的下降而得到改善。治疗以控制精尿病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孟敏  吴秀娥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51-451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并发症,然而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多,临床治疗本症颇为棘手。笔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腹泻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住院4例,门诊12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59岁。累及植物神经者3例,合并糖尿病肾病2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者6例,伴有眼底病变5例。以上病例病程最短者3月,最长者7年。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病史;②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稀便及水样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无腹痛或轻微腹痛,腹泻多…  相似文献   

9.
益肝降糖汤治疗肝源性糖尿病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长普 《光明中医》2010,25(2):240-241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炎或肝硬化等肝病基础上的糖尿病。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糖代谢大部分在肝脏内进行,肝病可影响糖的代谢过程,致血糖升高,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肝源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患者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肝源性糖尿病62例,应用益肝降糖汤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每日一次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疗效。方法:83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治疗一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脂代谢、低血糖、体重指数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作为起始治疗药物能更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