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有可能发生便秘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52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脑出血常规护理,对照组一旦发生便秘即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预防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便秘。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焦虑及并发症等预防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实施基础治疗后,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处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其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脑出血急性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予以切实可行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可减少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出血患者排便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照传统脑出血护理标准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脑出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排便困难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每日排便情况、症状表现、脉率及血压。结果:观察组大便困难、大便硬结、腹部疼痛、腹胀、食欲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便秘可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患者排便不通畅,降低便秘发生率,同时,对维持患者血压、脉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肖红  黄德燕 《全科护理》2012,(18):1653-165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93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简化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进程,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拟行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眼外伤患者6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术前焦虑情况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在术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对其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有较大影响,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与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程序化护理方法)和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脑出血再次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脑出血再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首发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预见其潜在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实施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住院30d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曹莹蓉  朱颖 《妇幼护理》2024,4(2):478-480
目的 探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程度与双侧肢体周径差、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双侧肢体周径差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PT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如有便秘症状,用缓泻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17.5%,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对照组分别为77.5%、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后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0%,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防治是有效的,不仅有明显的近期效果,而且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控制糖尿病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72例糖尿病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恢复程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孕妇住院治疗期间对病人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子痫、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以及产后出血方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减少产后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检查指导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方法。方法:共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护理的脑出血60例病例资料,详细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发病后2~3周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时制定紧急处理方案,防止突发性死亡。与1个月后回访,调查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P<0.05)。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危险性极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多个症状,若控制不当则有可能导致死亡。本次预见性护理干预之后,6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脑出血突发性死亡率较高,急性期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肺部感染、便秘、压疮、服药依从性、沟通及跌倒等阳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肺部感染、便秘、压疮、服药依从性、沟通及跌倒等阳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在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阳性事件发生情况的认知程度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阳性事件发生情况的认知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更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高芳  赵霞 《妇幼护理》2023,3(13):3254-3255
目的 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对其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 6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下肢静脉血栓(DVT)与并发症。 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术后通气时间,进流食时间,下地 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的 DVT 概率,其他并发症概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 论 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 DVT 形成,减少并发正,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经干预,试验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促进肺部感染转归,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昏迷患者皮肤及眼部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96例随机将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96),两组均按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时即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皮肤及眼部并发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及眼部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脑出血昏迷患者皮肤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