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 研究Survivin、EGFR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为肝癌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8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urvivin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肝细胞癌组织EGFR、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9.4%、63.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1.0%、44.4%(<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0.05);EGFR的表达与病理分化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术前局部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0.05)。EGFR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0.307,=0.007)。TNM分期、Survivin、EGFR是肝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子(<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Survivin、EGFR和VEGF表达水平较高,其中Survivin、EGFR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预后因子。EGFR与VEGF表达正相关,对研发多靶点药物或联合使用多种靶向药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Numb蛋白和p5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8例肝硬化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Numb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umb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5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在HCC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0.4667,<0.05)。结论 HCC组织中Numb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非HCC组织比较均有变化,两者可能均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urvivin、HSP70和Fa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HSP70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HSP70和F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86.1%和52.8%,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1.7%、63.9%和97.2%。Survivin、HSP7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而F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Survivin、HSP70和Fas的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HER-2无显著性差异(>0.05);Survivin和HSP70的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05),而Fas的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05);且Survivin在ER(-)/PR(-)组表达率高(<0.05)。Survivin与Fas表达呈负相关(=-0.423,<0.05);Survivin与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0.251,>0.05)。结论 Survivin、HSP70上调及Fas下调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与Smad4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1与Co-Smad(Smad4)与HCC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HCC组织切片中癌与癌旁TGFβ1、Smad4蛋白、Smad4 mRNA的表达,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比较HCC组与对照组及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TGFβ1与Smad4蛋白、Smad4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TGFβ1呈阴性表达,Smad4蛋白、Smad4mRNA均呈阳性表达;TGFβ1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0%(32/41),在癌旁组织中为95.1%(39/4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Smad4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8.8%(20/1),在癌旁组织中为78.0%(32/4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0.01);Smad4m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21/41),在癌旁组织中为73.1%(30/4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005);与正常肝组织比较,HCC组织中Smad4蛋白和Smad4mRNA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0.05);Smad4m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在病理分级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5),Ⅲ、Ⅳ级阳性表达较Ⅰ、Ⅱ级降低;癌旁组织中Smad4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吸光度及Smad4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CC组织中(<0.05)。HCC中Smad4蛋白、Smad4mRNA与TGFβ1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0.05),但均无显著相关性(>0.05)。结论:TGFβ1过表达、Smad4表达缺失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并探讨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Survivin和Ki-67在86例喉鳞癌组织及32例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喉鳞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5%,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的12.5%(<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0.05);喉鳞癌Survivin阳性组中凋亡指数(AI)低于阴性组(<0.05),增殖指数(PI)高于阴性组(<0.05),且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0.831,<0.05),与PI呈正相关(=0.883,<0.05)。结论 Survivin在喉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 (1)HDAC1蛋白在105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DNMT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4%,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2)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0.05);(3)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0.01)。HDAC1与DNMT1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Ⅱ期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6例Ⅱ期结直肠癌组织及13例正常组织的VEGF-A表达与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1)肿瘤组织VEGF-A表达和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64.3%vs.0,23.69±5.779vs.7.9±1.27;均=0.000);原发肿瘤>5cm癌组织VEGF-A表达明显高于<5cm者(85.0% vs.52.8%,=0.034),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癌组织VEGF-A和MVD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或转移者(57.1% vs.28.9%,=0.039;28.94±4.208vs.22.41±5.428,=0.000);年龄>60岁患者的癌组织MVD明显高于≤60岁患者(27.36±5.658vs.21.67±4.959,=0.001),低分化患者癌组织MVD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27.65±6.329vs.23.16±5.416,=0.013);VEGF-A阴性组与弱阳性组及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80±4.60vs.24.51±5.07,=0.027;21.80±4.60vs.25.79±3.78,=0.006),VEGF-A弱阳性组和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1±5.07vs.25.79±3.78,=0.666)。(2)5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3%、87.37%和75.96%;癌组织VEGF-A表达与患者DFS(χ =8.570,=0.014,=-0.292)和OS(χ=6.502,=0.039,=-0.281)相关,VEGF-A表达越强,DFS和OS越短;癌组织MVD与患者的DFS相关(χ=6.806,=0.032,=-0.213),MVD越高,DFS越短,但是与OS无明显相关性(χ=1.902,=0.168,=-0.022)。结论 Ⅱ期结直肠癌组织VEGF-A表达和MVD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耐药蛋白GST-π和P-g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9例胃癌组织GST-π和P-gp的表达情况,并收集临床病理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GST-π表达阳性率为81.82%(171/209),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0.05);P-gp表达阳性率为79.90%(167/209),在印戒细胞癌中表达率较高(<0.05);GST-π和P-gp表达具有相关性(=0.241,P<0.05)。结论 GST-π和P-gp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10例直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I3K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PI3K在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7%、50.0%和30.0%,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80.0%和20.0%。PI3K、Survivin表达均与性别、年龄、肿瘤形态及部位、CEA、分化程度无关(>0.05),与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0.05)。PI3K和Survivin表达在直肠癌组织中呈正相关(=0.396,<0.01),且DukesC、DukesD期二者几乎均为阳性表达。结论 PI3K、Survivin表达与直肠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在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PARγ和p2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包埋组织中PPARγ、p27的表达。结果 PPARγ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0%(13/25)和76.0%(38/5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0.0%(1/10)(<0.05)。p27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0% (14/25)和32.0%(16/50),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80.0%(8/10)(<0.05)。PPARγ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有统计学意义(<0.05);p27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无统计学意义(>0.05);PPARγ和p27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0.05)。结论 PPARγ和p27可能参与了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RhoC蛋白在喉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与喉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间关系。方法:2004年2月-2006年6月期间在解放军463医院耳鼻喉科首次进行手术的原发喉癌,共5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hoC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喉癌内组织Rho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Rho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结论:RhoC蛋白表达在喉癌的发生、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起促进作用,发挥了癌基因的作用,可作为喉癌发生、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对预测喉癌的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hoC蛋白在喉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与喉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间关系.方法:2004年2月-2006年6月期间在解放军463医院耳鼻喉科首次进行手术的原发喉癌,共5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hoC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喉癌内组织Rho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Rho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结论:RhoC蛋白表达在喉癌的发生、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起促进作用,发挥了癌基因的作用,可作为喉癌发生、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对预测喉癌的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hoB—mRNA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喉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RhoB—mR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RhoB—mRNA在喉癌组织的表达(2.02±1.157)低于癌旁组织(2.52±1.255)的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B—mRNA的表达在喉癌的不同分型、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喉癌的分期呈负相关(r=0.557)。结论RhoB蛋白基因在喉癌的发生、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NY-ESO-1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喉癌免疫治疗靶标的实验依据及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两步法检测69例喉鳞癌患者原发灶及其常规病理报告为阳性的121个颈淋巴结中NY-ESO-1的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在喉鳞癌标本的癌中心区、癌周0.5、1.0 cm及9例全喉切除术患者的喉正常黏膜组织(对照)中的表达。结果 69例喉鳞癌组织中,NY-ESO-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3.48 %(30/69),在癌中心区、癌周0.5、1.0 cm中的表达逐渐下降(P<0.05),NY-ESO-1在对照组喉正常黏膜组织中无表达。NY-ESO-1蛋白在不同T分级、病理分级和不同颈淋巴结转移喉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转移淋巴结中NY-ESO-1的表达下调。结论 NY-ESO-1在喉鳞癌患者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是否能将其作为喉癌免疫治疗靶标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hoA和核因子κB(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89例胃癌、54例相应癌旁及3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A蛋白和NF-κB蛋白的表达.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RhoA蛋白在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4.7%、68.5%和65.6%,胃癌与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蛋白在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75.1%、42.6%和15.6%,且三者的阳性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A和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03,P=0.005).RhoA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NF-κB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NF-κB的蛋白表达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的生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F-κB蛋白表达、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RhoA和NF-κB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并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RhoA and NF-κB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rures.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prognostic factors of long-term suivival of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Methods The role of RhoA and NF-κB in gastric carcinoma was assessed by tissue array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s of RhoA and NF-κB expression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was quantifi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rom 189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 54 cases of their adjacent tissues, and 32 case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rcinoma was evaluated by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and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RhoA expression were 84.7%, 68.5% and 65.6% in gastric carcinoma, adjacent tissues and normal mucosa, respectively.The expression of RhoA in gasric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tissues and normal mucosa (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NF-κB expression were 75.1%,42.6% and 15.6%% in gastric carcinoma, adjacent tissues and normal mucosa, respectively.The expression of NF-κB in gasric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tissues and normal mucosa (P < 0.05 ).RhoA was positively linked with NF-κB ( r = 0.203, P = 0.005 ).In gastric carcinoma, the expression of RhoA was related with depth of invasion (P < 0.05), and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was related with depth of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 P < 0.05 ).The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depth of invasion, expression of RhoA and NF-κB can shorten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With these paramaters entering the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 it was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NF-κB,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epth of invasion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Conclusions The overexpression of RhoA and NF-κB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rcinoma.RhoA is positively linked with NF-κB.They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The expression of NF-κB, lymph node metastasis, depth of invasion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on of the clinical outcom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8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Klotho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状况。结果   80例喉癌组织中的Klotho mRNA 相对表达量为0.2890±0.012,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7908±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lotho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290±0.00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5368±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lotho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率分别为53.8% (43/80) 、26.2% (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otho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可能受Klotho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调控,且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反义RNA(long non-coding RNA Hox antisense intergenicRNA,lncRNA HOTAIR)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张炜  范崇盛 《癌症进展》2021,19(1):35-37,52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p21蛋白、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与喉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关系.方法 将118例喉癌术后患者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47)、非复发组(n=68)、失访患者(n=3).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喉癌组织中p21、YAP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对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rkⅡ表达水平对喉癌细胞Hep-2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kⅡ在108例喉癌患者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构建并验证CrkⅡRNA干扰质粒,将培养后的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实验组(转染CrkⅡ干扰质粒),细胞转染后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p-2细胞中CrkⅡ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P﹤0.05)。实验组喉癌细胞Hep-2中CrkⅡ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过基质膜至下室的细胞数目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48 h时,实验组细胞的迁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24、48、72 h时,实验组Hep-2细胞的光密度(OD)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细胞Hep-2中CrkⅡ的表达下调可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CrkⅡ有可能成为喉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