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n investigation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harmacokinetics difference of paeoniflor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extrac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to rats on separate occasions. Quantification of paeoniflorin in rat plasma was achieved using a simple and rapid HPLC method for pharmacokinetic study.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ecoction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paeoniflorin was absorb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3.69 ± 1.46 and 1.46 ± 0.29 (p < 0.05) μg/ml at 1.67 ± 0.43 and 0.80 ± 0.35 h (p < 0.05),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AUC (18.85 ± 7.54 μg h/ml)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eoniflorin solution, a smaller AUC (10.61 ± 1.51 μg h/ml, p < 0.05) and a larger AUC (24.89 ± 7.41 μg h/ml) of paeoniflor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ecoctions of Radix Paeoniae Alba and Radix Paeoniae Rubra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paeoniflorin including the tmax, Cmax, AUC, t1/2, CL, and Vd among the animals orally administered the decoction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In particular, the parameters of tmax, Cmax, and AUC of paeoniflorin were remarkably increased (P < 0.05, P < 0.001) when oral administering paeoniflorin in the decoction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but t1/2, Vd, and CL were decreased (P < 0.05 or P < 0.01), in comparison of the decoction of Radix Paeoniae Alba.  相似文献   

2.
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对赤芍和白芍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理活性比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法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赤芍与白芍的提取物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而均无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结论:白芍总提物对抑制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均有很好的效果,而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赤芍总提物的作用明显优于白芍总提物。  相似文献   

3.
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li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氧化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41607X-164942,R=0.9994,线性范围为0.02525~0.20200mg/mL;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3641.6X+174622,R=0.9995,线性范围为0.2525~2.0200mg/mL。结论:建立了一个测定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赤芍与白芍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赤芍和白芍的抗血小板凝集功能及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赤芍和白芍各给药6d后,观察赤芍和白芍对大鼠血小板凝聚功能的影响,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连续给予赤芍和白芍提取物6d后,能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最大凝集率水平,且赤芍组与白芍组组间有明显差别(P<0.01).α-酮戊二酸、苹果酸、白细胞三烯A4、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代谢组学研究可以深人探讨赤芍和白芍的抗血小板凝聚机制.  相似文献   

5.
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赤芍和白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及内源性代谢物分析,探讨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比较赤芍和白芍给药后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赤芍和白芍提取物在0.5~1h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3h仅赤芍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前列腺素F2a,前列腺素E3,白细胞三烯A,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发现赤芍和白芍均可影响机体内前列腺素F2a和前列腺素E3的水平,但赤芍和白芍给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发挥抗炎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结论:代谢组学初步研究结果与传统药理试验结果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深人探讨赤芍和白芍的作用机制异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赤芍和白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比较,进一步完善芍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分离模式,测定了16个产地20个赤、白芍样品中的4个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芍药苷、苯甲酸、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并比较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①野生芍药根(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大于6%,D-儿茶素含量高于0.05%。未加工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小于6%,未检测到D-儿茶素。在同样条件下,加工后的栽培芍药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下降了37%~56%,仍未检测到D-儿茶素,苯甲酸的变化最大,下降达83%~92%。②内蒙古多伦赤芍与大、小兴安岭所产赤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③不同产地、特别是道地与非道地的白芍药材之间,化学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结论运用HPCE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野生与栽培芍药根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赤芍与白芍脐中穴给药药理作用差异。方法:选择脐中穴为给药部位,考察赤芍、白芍贴膏剂脐中穴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以及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赤芍贴膏剂组有显著的镇痛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白芍贴膏剂组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散结镇痛胶囊及桂枝茯苓贴膏剂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赤芍、白芍贴膏剂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空白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呈一定作用趋势。桂枝茯苓贴膏剂组与赤芍贴膏剂组相比,也都有作用增强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赤芍脐中穴给药具有止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白芍脐中穴给药具有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赤芍和白芍不同部位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4∶86);检测:UV 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不同。结论运用HPLC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芍、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采用综合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根据实验结果和白芍、赤芍水提物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同一实验方法进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 结果: 造模第7天,2 g·kg-1白芍和2 g·kg-1赤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造模第14天,2 g·kg-1白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明显(P<0.01),2 g·kg-1赤芍作用不明显,同剂量组相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造模第7天,120 mg·kg-1芍药苷、12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芍药内酯苷、3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P<0.05);造模第14天,120 mg·kg-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与同剂量组的芍药苷相比,120,30 mg·kg-1芍药内酯苷的红细胞数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30 mg·kg-1芍药内酯苷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白芍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赤芍、白芍在补血作用上的异同。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1、每日1次、连续3d的造模方法,灌胃给药,定期采血检测血常规。结果:造模12d,给药组的RBC、HGB、HCT值明显回升,且白芍的药效优于赤芍。结论:对于环磷酰胺所致的血虚证小鼠模型,白芍升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而赤芍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 /MS)以及HPLC-DAD法从定性定量2个方面分别探讨中药白芍饮片与赤芍饮片化学成分以及含量差异,定性采用Q-TOF-MS法,负离子模式扫描,鉴定出白芍38个成分,赤芍30个成分.定量采用HPLC-DAD法,分析14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原儿茶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酸乙酯、苯甲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0),回收率(n=6)均在96.0% ~ 101.2%,RSD均小于2.78%,并且8种成分在白芍和赤芍中分布存有差异.结果表明,通过HPLC-DAD-Q-TOF-MS/MS联用技术,为鉴定白芍与赤芍的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综合评价白芍与赤芍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刘芳  杨广德 《中成药》2003,25(10):792-795
目的:建立中药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芍药苷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7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芍药苷提取率。结论: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测多评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建立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和UPLC法,以芍药苷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内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6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芍药苷,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白芍及酒白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出膏率和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评价白芍炮制前后的质量属性。方法:采用HPLC,以InertSustainSwift~(TM)C_(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1.0 m L·min~(–1),进样量为15μL,分别建立白芍药材及炮制品酒白芍的指纹图谱;采用HPLC测定炮制前后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结合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对白芍和酒白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建立了白芍及酒白芍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30批次样品的8个共有峰。15批白芍及15批酒白芍与各自的对照图谱比较相似度分别为0.988~0.999和0.991~0.999,生品与炮制品比较相似度达0.999。炮制前后出膏率平均变化幅度为2.45%。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炮制前后芍药苷质量分数变化为–2.13%~0.49%。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对白芍及酒白芍的质量属性进行有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古籍,从不同时代的命名依据以及炮制方法的角度,比对古今关于赤芍、白芍的区分方法,进而考证《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的类别。在《本草经集注》成书之前的中医古籍中未有赤芍、白芍之分,至清代主要根据植物的根、皮、花的颜色区分,现代中药学主要根据是否去皮来区分。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无去皮要求的芍药应为现代的赤芍。  相似文献   

16.
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总鞣质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总鞣质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鞣质含量,并进行比对。结果赤芍野生品的鞣质含量为0.77%~4.38%,赤芍栽培品鞣质的含量为0.32%~1.06%。鞣质的含量与栽培年限呈正相关,即栽培年限越长,鞣质含量越高;同等栽培年限芽头栽培的赤芍较种子栽培的鞣质含量高。结论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的鞣质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21批白芍样品。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水,流动相A梯度洗脱(95%~65%乙腈),分析时间为60 min,时间为0,15,25,60 min,A(%)为95%,86%,86%,65%。结果21批白芍样品获得包括芍药苷(7号峰)在内的14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白芍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白芍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显微定量法,对赤芍簇晶进行显微定量研究;对赤芍显微特征常数进行测定研究。方法:1容量分析法:将药材粉碎,过筛,精称定量的粉末,放入干净的研钵中,用水合氯醛试液将粉末转移至25 m L容量瓶,加入相应的甘油量,用水合氯醛定容,得供试品混悬液。充分摇匀后,用微量移液器准确吸取0.02 m L样品液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完成制片。在显微镜下按"之"字形观察,记录每张片子的显微特征个数,每个样品平行做3次,每次平行装片50张,将所得结果随机分为5组,计算每组的平均值,再按照公式计算显微特征常数值。2成药前处理方法:将成药小心粉碎至完全过一定目数的筛,加适量水,充分研磨搅匀,离心,倾出上层液,向沉淀中加入清水,将沉淀搅起与水混匀,离心,不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上层液澄清,将沉淀取出,置烘箱内低温干燥(<60℃),待干透后再将其研磨过相同目数的筛,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色度值,比较白芍与炒白芍的差异。方法 采用UPLC建立白芍药材与炒白芍的特征图谱,并采用SIMCA 14.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法乘-判别分析(OPLS-DA);采用色差仪获取白芍药材与炒白芍的色度值(L*、a*、b*),获取色差范围。结果 白芍药材的UPLC特征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炒白芍的UPLC特征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PCA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7%,15批白芍药材与炒白芍在OPLS-DA模型中分类聚集明显。色彩图像分析中炒白芍与白芍药材的色差值(△E*)为8~20,白芍药材的b*白芍为1~7,炒白芍的b*炒白芍为9~21。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色彩图像分析简单直观,可量化炮制程度,并为炮制品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炮制工艺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毫白芍、杭白芍和川白芍及其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变化,为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白芍临床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三种不同规格白芍及其相应四种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SHI—MADZUVP—OOS(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6:84);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三种不同规格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毫白芍、杭白芍和川白芍分别为3.30%、3.14%和2.50%;白芍药材、白芍片、酒白芍、炒白芍和醋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依次为2.98%、2.73%、2.69%、2.50%、2.48%。结论芍药苷(C23H28O11)含量:毫白芍〉杭白芍〉川白芍;药材〉白芍片≈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