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对104例临床无显示肝转移大肠癌且能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A组53例术中放置皮下门静脉和腹腔化疗泵,并于术后使用5-Fu门静脉持续化疗和腹腔大容积化疗各6个疗程,B组51例行常规静脉化疗(CF/5-Fu方案),亦为6个疗程,对全部病例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发生时间和术后存活时间.结果 A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1例(1.9%)、2例(3.8%)、4例(7.5%)、3例(5.7%),生存率为52/53(98.1%)、50/52(96.2%)、46/50(92.0%)、39/46(84.8%).B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3例(5.9%)、6例(11.8%)、8例(15.7%)、5例(9.8%),生存率46/51(90.2%)、40/46(86.9%)、30/40(75.9%)、18/30(60.0%).结论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可明显减少大肠癌手术后肝转移的发生,增加生存率,是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葛永祥 《医学信息》2009,22(12):2813-2814
目的探讨区域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肝转移的作用.方法治疗组31例大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介入法区域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5-Fu+CF+L-OHP,治疗后观察其5年的肝转移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5年内出现肝转移5例(16.1%).对照组肝转移12例(3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区域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可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并提高五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化疗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既往接诊的65例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将其中单纯实施全身化疗的32例记为A组,将其中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化疗联合治疗的33例患者记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7.58%,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28.13%(<0.05);在生存率方面,B组患者无论是在3年内的生存率还是5年内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0.05)。结论临床对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化疗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理想,相比单纯的全身化疗其安全性也无明显改变,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估了肝切术后经肝动脉或门静脉局部化疗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的影响。1984~ 1998年 ,174例 (男 10 8例 ,女 66例 ,平均 66岁 ) ,因结直肠癌转移行治疗性肝切术。平均随访时间 2 4个月 ( 1~ 15 2个月 )。共分三组。第一组 ( HAI组 ) 78例行肝切术时 ,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入一导管 ,以便术后化疗。第二组( PVI组 ) 3 0例。肝切术时经右胃网膜静脉于门静脉处留置导管。第三组 66例 ,仅做肝切术。术后第 2 1天 HAI组及 PVI组连续输注 5 -Fu( 5 -氟尿嘧啶 ) 5 0 0 mg/d,持续 14 d。术后第 3 5天经移入的皮下输液口给予阿克拉比辛 ( 4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皮下置入式化疗泵行腹腔化疗(IP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静脉化疗(IVC)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0例腹腔化疗病人(治疗组)和80例静脉化疗病人(对照组)均完成全部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组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70.5%,5年生存率为54.8%,高于静脉化疗组(42.4%,36.7%,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腹腔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小,可以提高胃癌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大肠癌的肝转移。为探讨大肠癌5—氟脲嘧啶(5—Fu)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价值,1994年8月由中英两国专家合作,开始了本项课题的国际间大规模临床协作研究,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大肠科作为首批参加单位同期开始了此项研究。全部研究计划3~5年完成1万例临床研究,其中我国完成500例。 凡确诊为大肠腺癌者;无肝或远处转移者;肿瘤可以根治切除者均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设两个组即化疗组与非化疗组。病人于根治切除术完成关腹前行双育随机分组,决定是否进行门静脉插管。分入插管组病人按静脉切开步骤行门静脉插管,术后回房开始经导管24小时连续滴注5—Fu,每日1g,共7天,化疗完毕缓慢拔除导和即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中肠腔灌注化疗与腹腔化疗的临床价值并进行比较。方法将6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术中肠腔灌注化疗,第二组采用腹腔化疗,两组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并术后化疗。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肝转移及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两组肝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别,第一组DukesC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第二组。结论两种术中化疗方法均是直肠癌有效的辅助化疗,DukesC期患者进行肠腔灌注化疗疗效可能优于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IPHPC)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将67例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静脉化疗.治疗组35例术中和术后早期采用IPHPC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32例只进行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3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出现腹胀的副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经对症处理后,腹胀病例均在1~3d内自行缓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治疗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年和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IPHPC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可提高生存率,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Ⅲb,Ⅳ胃癌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其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比研究胃癌单纯手术(对照组,31例)和手术加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化疗组,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化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腹腔2年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表2参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运用槐耳颗粒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28例。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槐耳颗粒联合辅助化疗共72例,为治疗组,单纯辅助化疗5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病理类型及原发肿瘤分期、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化疗完成情况、复发后局部治疗等。随访至2019年11月,使用随访数据计算生存率,并作影响复发和总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验组围手术期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60.7%与65.3%、48.2%,差异有显著性(p=0.015);两组术后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8%、53.5%与59.7%、35.7%,差异有显著性(p=0.003)。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个数及完成围手术期化疗影响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复发;而原发灶合并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个数,完成围手术期化疗及槐耳颗粒维持治疗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 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后复发与肿瘤负荷和化疗相关。肝转移瘤单个、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槐耳颗粒联合辅助化疗的病人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hemotherapy of fish para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re few agents on the market that control fish parasites. These are substances that are mainly used in other hosts; due to the different metabolism of fish, they often have only moderate effects on fish parasit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ish-specific antiparasitic compounds is needed to avoid the high losses suffered by commercial fish hatcheries. Drugs similar to toltrazuril would perhaps be promising, due to their broad spectrum of efficacy.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