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选取23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受试者采用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并观察患者临床情况,最终得出相应临床研究结论。方法取皮瓣旋转点,即拇指桡侧间指关节以近的任意一点,轴心线为:掌指关节中点偏桡侧1.5cm与指间关节中点偏桡侧1.0cm之间的连线,然后沿该连线切开,使拇指桡侧皮神经切断分离,此时拇指保留1.5cm的筋膜蒂,明道旋转180°,转移至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结果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被选23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成活,经过5个月至2年的随访活动,皮瓣外形、皮瓣质地以及周围组织相似,供区无明显并发症,且治后功能良好。结论针对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症状,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是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6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采用拇指桡侧筋膜蒂皮瓣9例,尺侧皮瓣7例。指腹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2.5 cm×3.0 cm,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13个月,拇指外形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正常指相近,皮瓣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1 mm。结论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供区靠近创面,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术后皮瓣外形满意,可恢复感觉,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示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用第二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皮肤13例,该皮瓣以第二掌骨背动脉为轴心线(或第二掌骨纵轴线的平行线为轴心),以筋膜为蒂,蒂设计在皮瓣的远端。结果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经4—23个月随访,手指外形、活动均恢复正常。结论第二掌骨背逆行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于修复示指近节及中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4.
手外伤所致的拇指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除了皮肤缺损外,常伴有神经、血管、骨关节、肌腱的外露和缺损,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地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示指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鼻部畸形的整复,要求术后鼻的形态和色泽能较满意.我们采用额部岛状皮瓣整复下鼻部畸形,取得良好效果.兹报道如下:手术方法:以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找出一侧滑车上动脉在额部之走向、并标识.在其供血区范围内设计一面积略大于病变区域的额部皮瓣.在阻滞麻醉下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切取额部皮瓣蒂部仅切开皮肤,余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额肌.在骨膜浅面由远端至近端掀起皮瓣蒂部,先后在真皮深面、骨膜浅面游离至眉弓处,在动脉两侧各保留0.5—0.8cm软组织.慎勿伤及蒂中的滑车上动脉及伴行静脉与神经.于鼻根部横行切开皮肤,在皮下向下鼻部缺损畸形区剥离,形成一皮下桥形隧道,其宽度应足够容纳额部岛状皮瓣之皮下蒂.将额部岛状皮瓣向下旋转约150°,穿过鼻背处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皮瓣在拇指指端缺损修复术中的改良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1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5~11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质地丰满,感觉良好.结论 拇指指端缺损应用改良示指背侧皮瓣修复,较常规示指背侧皮瓣,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感觉恢复理想,手术简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示指背侧筋膜蒂岛状皮瓣+环指桡侧或中指尺侧岛状皮瓣转移急诊再造拇指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一、清创:在臂丛麻醉和气囊止血带控制下手术,对拇指皮肤撕脱伤的病例,先行彻底清创。对不宜再植的断拇指或连同末节指骨一起撕脱的拇指,则将撕脱的皮肤,指屈伸肌腱等软组织全部剥除,取下指骨,咬除关节面,行指间关节功能位融合,克氏针固定。二、皮瓣切取:切取皮瓣前要作好手术设计,先切取示指背侧筋膜蒂岛状皮瓣,术中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手部岛状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89例手指及虎口区不规则创面。男71例,女18例;年龄6~52岁,平均26岁。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切除术后11例,病程2.5~16年,平均5.5年;急诊创伤7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12h,平均5h。创面大小:6.5 cm×3.2 cm~1.0 cm×0.8 cm。分别采用6种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斜三角形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斜行缺损23例、指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横行缺损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皮肤缺损11例、第1掌骨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及虎口区缺损13例、指动脉蒂岛状皮瓣(顺行)转位用于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6例、邻指背侧静脉蒂岛状皮瓣转位用于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8例。皮瓣面积最大为7.0 cm×3.5 cm,最小为1.2 cm×1.0 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89例中88例成功,皮瓣及植皮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1例失败,成功率为98.8%。随访(1.5~2年)46例,颜色与周围组织相同或相近,皮下组织适量,无干裂。两点辨别觉手指部4~7mm,虎口区8~9mm。均可正常使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行标准评定,优82例,良7例。结论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部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岛状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岛状皮瓣移植是将带血管蒂的轴形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到邻近缺皮区的一种手术方法。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共行各类皮瓣移植术 4 8例全部皮功 ,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中男 2 8例 ,女 2 0例 ,3~ 6 0岁。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缺损 11例 ,手掌背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12例 ,骨间背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背皮肤缺损 5例 ,足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跟母趾皮肤缺损 8例 ,顺行修复内外踝部皮肤缺损 4例 ,胫后动脉的皮支皮瓣邻近转移修复 7例。术后细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修复拇指损伤、重建感觉功能的方法。方法顺行切取第一掌背动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岛状皮瓣用于修复拇指背侧及虎口区域皮肤缺损。扩大切取的食指背侧皮瓣用于拇指指腹缺损合并拇指末节脱套伤。结果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质地佳,感觉重建,供区形态功能良好。结论第一掌背动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岛状皮瓣易于解剖,损伤小,术后形态质地佳,感觉良好,耐磨擦,特别适合于拇指腹侧伤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正>手指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处理不当会影响手指的外观和功能。现将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带掌(指)背皮神经的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22指。男16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28岁。其中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9例,环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8岁。右前臂皮肤大面积套式撕脱伤,于1975年9月30日急诊入院。检查:右前臂从腕关节上方至近肘关节处,呈套式木块皮瓣撕脱伤,缺损皮肤16×20cm大小,可见血管、肌腱。抗休克及彻底清创后,应用腹部大型带蒂全厚皮瓣,按顺行皮瓣的方法,移植于前臂皮肤缺损区,皮瓣二侧置皮片引流,蒂的下方置碘仿纱条,腹部供皮区创面间断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石膏托固定患肢,术后3~4周断蒂,痊愈出院。术后3年复查,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眉睑区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对16例眉睑区良恶性体表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根据皮肤缺损的大小设计位于缺损邻近的一侧或两侧皮瓣,利用皮下组织蒂滑行推进修复。结果16例皮下蒂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术后0.5~1年随访8例,病变无复发,眉睑外形满意。结论眉睑区皮肤缺损应用皮下蒂滑行推进皮瓣修复,手术简便易行,皮瓣血供丰富,术后瘢痕不明显,符合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拇指末节皮肤缺损临床修复方法较多,有掌侧推进皮瓣、局部转移皮瓣、邻指带蒂岛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以及吻合血管神经的趾腹或趾蹼皮瓣,各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自2003-03以来,笔者应用带拇指挠侧指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拇指皮肤缺损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显微外科修复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将拇指皮肤缺损情况分为偏桡侧缺损、偏尺侧缺损和中央型缺损。根据不同类型采用“V-Y”岛状推移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逆行岛状皮瓣和拇指尺侧逆行岛状皮瓣等多种方法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7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3年,皮肤血运、质地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试验平均5~8 mm,疗效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缺损采用不同的方法修复,对于保证拇指长度,保留功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利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患者52例。结果5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有轻微肿胀,但未出现血管危象,创面修复满意,供区均一期愈合。手指外形修复满意。6例患者因皮瓣面积较大,术后出现水泡、肿胀,经消肿、活血、换药等积极治疗后肿胀消退、水泡消失,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皮瓣的质地、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美观。皮瓣早期感觉较差,后期深感觉大部分逐渐恢复。结论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手术安全、创伤小,切取方便、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较好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11月至1983年12月,我们用带血管蒂前臂挠骨片皮瓣逆转再造拇指二例,取得啦功,报告如下。一、术前准备:用手指分别压迫挠、尺动脉,致血液断流5分钟,检查手血供良好者。测拇指残端至鼻咽凹距离,为游离挠动、静脉血管束长度;拇指残端周长,为再造拇指所取皮瓣宽度;拇指残端至食指第一指间关节距离,为所取皮瓣长度。根据上述测量,以挠动脉为中心,在前臂画出近端比远端小0.5cm的梯形皮瓣图形。二、手术方法: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从皮瓣两侧在深筋膜和肌膜之间向挠骨分离。切开骨膜,用克氏针在挠骨上钻0.8cm宽两排孔,凿下挠骨片。从拇指残端背侧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至皮瓣处,游离挠动、静脉束至鼻咽凹。显露拇指残端掌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2例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12例,中下段20例.分别采用隐动脉皮瓣,双蒂筋膜皮瓣修复12例、20例.结果:32例术后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至3年,内植物未发生感染和松动,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结论;隐动脉皮瓣、双蒂筋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手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20例。根据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分别采用了手指掌侧推进皮瓣(26例1、V—Y皮瓣(18例)、双三角皮瓣(13例)、鱼际皮瓣(112例)、邻指皮瓣(87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23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12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01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26例)、第五掌骨尺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13例)、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岛状皮瓣(13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15例)、骨间背侧逆行岛状皮瓣(31例)、鼻咽窝逆行筋膜岛状皮瓣(1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9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83例)、肩胛游离皮瓣(31例)、足背复合游离皮瓣(10例)、拇指甲皮瓣(21例)、第二趾甲皮瓣(14例1、拇指腓侧皮瓣(11例)、第Ⅱ趾胫侧皮瓣(7例)、胸部皮瓣(62例)、腹股沟皮瓣(137例)、交臂皮瓣(2例)、腹部袋状皮瓣f2例1、拇甲皮瓣联合腹股沟皮瓣(9例)、拇甲皮瓣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7例)、拇甲皮瓣联合胸脐游离皮瓣f3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联合腹股沟皮瓣(7例)、双侧腹股沟皮瓣f2例)进行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2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因感染坏死。4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1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浅层坏死。9例皮瓣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其中部分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因皮瓣臃肿而行修整及分指术,术后外形良好。结论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皮瓣移植术具有创面可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供区影响小,手部外形及功能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0例,机器绞轧伤15例,切割伤9例,交通事故4例,烧伤瘢痕挛缩2例;其中拇指桡背侧皮肤缺损13例,拇指尺背皮肤缺损9例,食、中指近中节皮肤缺损8例,合并肌腱损伤13例,合并骨折6例。结果:本组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最大为5.5cm×3.5cm,最小为3.5cm×2.5cm,皮瓣平均蒂长7cm。12例患者行皮神经吻合成功,其中6例恢复受区保护性感觉。全部病例获4个月~16年随访,所有病例皮瓣外观、血运、质地、色泽、弹性较好,无须二期修整。皮瓣供受区无并发症发生,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上肢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