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随机试验表明,华法令用于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很有效,但是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目的:在常规医疗条件下,评估华法令对房颤病人发生血栓栓塞、出血和死亡危险的影响。设计:1991年7月1日~1997年12月31日进行的队列研究,随访至1999年8月31日。地点:北加州大型全民性医疗保健系统。病例:13559例非瓣膜性房颤成年病人中,11526例人选本研究,其中43%为女性,平均年龄71岁,基线时无已知抗凝治疗禁忌证。主要观察指标:依据华法令使用和并存病状况,并通过自动数据库、医疗记录和州死亡档案确定缺血性卒中、周围性栓塞、出血和死亡。结果:在25341人一年随访期间,11526例病人中397例发生偶发性血栓栓塞事件(372例缺血性卒中,25例周围性栓塞),在校正潜在的混淆因素和接受华法令治疗的可能性后,与未接受华法令治疗者(既无抗栓治疗也无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华法令治疗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减少51%相关(95%可信区间[CI],39%-61%)。无论是否有无卒中危险因素,华法令均可有效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根据窠式病例对照分析估计,与无抗栓治疗相比,华法令使血栓栓塞的可能性减少64%。华法令还与全因死亡率危险减低相关(校正风险比,0.69;95%CI,0.61-0.77)。颅内出血并不常见,但是与未服用华法令者相比,服用华法令者颅内出血发生率中度升高(分别为0.23比0.46,每100人一年;P=0.003,校正风险比,1.97;95%CI,1.24~3.13)。然而,华法令治疗与校正后非颅内大出血危险增加无关。对基线时有禁忌证者单独分析或与无禁忌证者联合分析时,华法令的效果是相似的(队列总数为13559)。结论:华法令在临床实践中对房颤病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很有效,颅内出血的绝对危险仅有轻度增加。抗凝治疗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稳妥地用于房颤病人的临床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颤并栓塞性脑卒中抗凝治疗的时机、重要性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房颤并脑卒中病人抗凝治疗(肝素、华法令),脑栓塞复发和出血的风险。结果:抗凝治疗再次脑栓塞的风险下降81%,脑出血的风险增加25%。结论:房颤并栓塞性脑卒中不是抗凝治疗的禁忌,适当的时机及合理的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再次脑栓塞的风险。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华法令治疗,雏持INR在1.5~2.0之间;对照纽服用阿斯匹林(100-300mg/d)治疗,随访时间12-24个月,记录INR及其它检查结果、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栓塞事件1例(3.0%),对照组6例(20.0%),两组出血事件均为1例(3.0%),观察组死亡1例(3.0%),对照组死亡7例(23.3%)。结论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简化的检测程序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219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华法令口服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低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1.2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0.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抗凝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相对简化的检测程序能够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低抗凝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低抗凝强度华法令组与标准抗凝强度组左房云雾状改变均消失.简化的检测程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61例适宜于二尖瓣球囊扩张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及11例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进行华法令(3mg/d)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所有房颤及左心房血栓均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证实和随访。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凝血酶原时间n结果对61例合并房颤而未发现左房血栓者华法令抗凝3个月后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无一例栓塞事件发生。合并左心房血栓者行华法令抗凝6个月opg%血栓消失。结论对合并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常规华法令抗凝3个月后再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可减少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对合并在房血栓患者抗凝时间以血栓消失为标准,华法令(3mg/d)抗凝安全可靠,以6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和慢性肾病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脑卒中和出血风险增加。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华法林是临床上房颤患者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但目前房颤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从华法林治疗中获益的报道较少见。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在房颤抗凝中同样有效,且更加安全、有效、容易管理。目前房颤合并肾病抗凝治疗的观点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治疗非瓣膜疾病性慢性房颤的临床优势疗效。方法:将60例非瓣膜疾病性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治疗术后6个月内,治疗组INR均值是(2.4±1.1),对照组INR均值是(1.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倍华法令抗凝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两组患者脑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疾病性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但是要加强麻醉控制。  相似文献   

8.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华法令与阿司匹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及低强度抗凝的华法令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可行性。方法:151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阿司匹林抗栓组及华法令抗栓组,华法令抗栓组又随机分为抵强度抗栓组(INR1.5~2.0)及标准强度抗栓组(INR2.1—3.0),阿司匹林抗栓组不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发令抗栓组监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令口服量。结果:平均随访3.8年,阿司匹林抗栓组、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分别为9.09%、2.30%和1.05%。阿司匹林抗栓组缺血性脑率中的年发病率明显高于两组华法令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1.04%、125%和6.32%,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叫显高于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房颤患者(低危人群)可以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非瓣膜性及高龄(〉75岁)房颤患者可考虑低强度华法令抗栓治疗,瓣膜性房颤患者仍需标准强度的华法令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并与标准剂量强度进行对比.方法 随机将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小剂量华法令组)66例(INR1.5-2.0),对照组(标准剂量强度华法令组)65例(INR2.0-3.0),华法令用量根据INR调整,用药12个月,分别观察栓塞、出血及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栓塞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出血例数多,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小剂量华法令进行抗凝,使INR保持在1.5-2.0既有抗凝效果,降低了脑栓塞的危险性,又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心房纤颤(房颤)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状况,抗凝治疗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00年至2004年住院患者房颤155例,其中风湿性瓣膜病房颤64例,非风湿瓣膜病房颤91例,房颤并脑卒中33例。分析合并的疾病及临床抗凝应用情况。结果:房颤合并脑卒中发病率21.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非瓣膜病房颤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居多接近60%;抗凝治疗令人担忧,卒中前口服阿司匹林49例,有5例脑卒中,与未服药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口服华法林。结论:加强对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健康教育,尤其非瓣膜病房颤年龄大者,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中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了近2年间205例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情况。组I:2003年125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组II:2004年80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结果临床实践中房颤接受抗凝治疗达到标准的比例很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较多,但剂量偏少,接受华法令治疗者很少。结论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房颤患者对房颤并发栓塞的危害性的认识及正确的抗凝治疗观念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华法令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0(低强度,72例)和INR2.1~3.0(标准强度,73例)两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为1.4%,标准强度组为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标准强度组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低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及对象进行相关阐述。方法详细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常规包含心率控制、抗血小板,以及运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按照所使用华法令的起始剂量的不同分成1、2两组,第1组起始剂量为2.5 mg,第2组起始剂量为3.5 mg,治疗第一周每两天监测一次患者的INR。对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血栓进行观察,并对华法令的作用做客观评价。结果该次接受观察的88例患者按照起始剂量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第1组在第三次复查时无1例达到相关指标,其达标平均时间为(13.474.6)d;第二组在第二次复查时无1例达到相关指标,但后期有1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指标水平超标而停止治疗,平均达标时间(17.65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令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但有诸多影响因素,起始使用剂量不同,所造成的抗凝效果也有所不同。临床要详细掌握其影响因素,并使用有效方式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9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发病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38.20%),其次为心脏瓣膜病(35.96%).68.54%的病人有房颤等心律失常,口服过华法令的患者仅21.31%.69.66%的病例为大面积脑梗死,78.65%的梗死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后出血率26.67%,全组死亡率20.22%.结论:各种原因所致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为大面积梗死.口服华法令用量不足可能是抗凝治疗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原因之一.治疗房颤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华法令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华法令抗凝治疗出血原因。方法:总结9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在不同国际标准比值范围的出血原因。结果:有2例INR(国际标准比值)1.5~2.5,1例INR为4.3,6例INR>5.0。结论:华法令抗凝出血与国际标准有关,与合并使用药物及自身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华法令抗凝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出血风险大,需定期检测血凝参数,应用明显受到限制。尤其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更是一个两难的决择。年龄越大,华法令应用指征越强,出血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7.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煜 《当代医学》2011,17(9):139-140
目的应用CHADS2卒中危险评分和HEMORR2HAGES出血风险评分,观察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的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ADS2卒中危险评分3~6分、HEMORR2HAGES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组Ⅰ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组Ⅱ为阿司匹林对照组,观察各组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华法令抗凝预防慢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群  王功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71-571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在6%左右。本文共62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使用与不使用华法令,旨在观察华法令抗凝预防慢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对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24个月有效随访,记录各组抗凝效果及华法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经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完成24个月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研究组栓塞发生率(17.86%)与对照组(栓塞发生率10.71%)对比结果 P0.05,提示两组抗凝效果均较为理想;研究组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53.57%,P0.05),提示研究组用药安全性较优。结论: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华法令抗凝治疗预防心房颤动病人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将78例房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华法令(芬兰)1.5~3 mg/d,维持INR在2.0~3.0之间,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50~325 mg.结果:平均随访3.2年,治疗组1例出现脑栓塞,发生率为2%.对照组4例出现脑栓塞,2例出现肢体动脉栓塞,发生率为1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意义(P<0.005).结果:华法令能有效预防房颤病人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