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心理》2006,4(7):40-41
知识在线 1981年,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人是一个男性同性恋者。1989年,中国本土的第一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也与多个同性有过性接触。同期,在亚洲一些其他国家,如泰国、日本、新加坡和菲律宾,首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也一一被发现。经调查得知,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同性恋男子和双性恋男子中。  相似文献   

2.
《校园心理》2006,4(7):40-41
关怀行动:太原市疾病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性病咨询热线:16820120;同志咨询热线:13753178925(王先生)。欢迎拨打,欢迎咨询。1981年,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人是一个男性同性恋者。1989年,中国本土的第一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也与多个同性有过性接触。同期,在亚洲一些其他国家,如泰国、日本、新加坡和菲律宾,首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也一一被发现。经调查得知,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同性恋男子和双性恋男子中。目前在美国,无任何保护措施的男性同性恋性接触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占到了新感染人数的63%。而且,在全美男艾…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导致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最重大挑战之一,严重危害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2011年底公布,目前全球HIV感染者总人数约为3400万,已经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累计超过了3000万名,其中亚洲和东欧已经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最为迅速的地区[1].全国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HIV流行趋势也相当严重,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新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司公布HGP-30临床试验报告亚洲网消息,美国CEL-SCI公司近日宣布: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副教授詹姆斯·卡恩博士报告的临床结果显示,CEL-SCI的HGP-30艾滋病疫苗在抗击艾滋病毒的挑战上被证实有突出的防护作用。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艾滋病概念和艾滋病人的病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艾滋病污名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期能在初步揭示其内隐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为减小公众对艾滋病人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艾滋病人的社会心理生存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内隐联想测验,结合缜密的实验设计。结果:①艾滋病概念、病状分别对艾滋病污名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艾滋病污名的形成;②在污名化过程中,艾滋病概念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年轻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年轻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2201个年轻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年轻流动人口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着一定的歧视态度,表现为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隔离、疏远和排斥态度;已婚、年龄大于25岁以及初小文化的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更强;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和抑郁情绪与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艾滋病知识变量后,抑郁情绪仍可以显著地预测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β=0.08)。结论:应关注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有效的艾滋病歧视消除活动应聚焦在艾滋病知识和抑郁情绪缓解等因素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在艾滋病的诊断、预防及艾滋病人体液、排泄物处理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旨在最大程度地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把我国艾滋病流行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知识在线当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命运也在众多影片中得到了反映。在这些电影中,艾滋病的情况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描述,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也被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刻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些电影的推出,对人们重视艾滋病、重视艾滋病患者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多,艾滋病检测技术的发展在防止艾滋病的大规模流行以及在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检测方法,重点说明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特异性、可靠性及该方法的临床实用性。目前艾滋病检测技术正向着开发简易、快速、可靠的方法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艾滋病的大规模筛查和尽量早期诊断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校园心理》2008,6(1):60-61
当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命运也在众多影片中得到了反映。在这些电影中.艾滋病的情况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描述.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也被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刻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些电影的推出,对人们重视艾滋病、重视艾滋病患者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着重在艾滋病的诊断、预防及艾滋病人体液、排泄物处理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旨在最大程度地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把我国艾滋病流行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各国都以各种方式宣传、报道艾滋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灾难,使人们了解、认识艾滋病,从而达到预防、控制、消灭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和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同性恋态度等因素对艾滋病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艾滋病态度量表、艾滋病知识量表、同性恋态度问卷、对HIV高危人群态度量表、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问卷、艾滋病易感性和严重性觉察问卷对北京、南昌、怀化三地11所高校1067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较来自农村的大学生(99.5±8.1/93.0±7.6,t=4.18,P<0.01)、汉族大学生较少数民族大学生(93.3±7.9/91.0±8.0,t=3.13,P<0.01)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专业学生(96.3±8.8,92.6±7.5、92.9±8.3,F=6.56,P<0.01);北京大学生艾滋病态度得分高于南昌、怀化大学生(94.3±8.2,91.0±6.4,91.9±7.9,F=16.26,P<0.01);(2)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和对性工作者的态度、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觉察和艾滋病知识能显著预测其对艾滋病的态度(β=0.26、0.09、0.25、0.11、0.09)。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在专业、地区和部分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同性恋态度和艾滋病知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艾滋病态度。  相似文献   

14.
刘丹  卢硕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10,(12):1463-1465,1476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为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咸宁学院医学生共260人,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答对率大部分在80%以上,但仍有40%左右的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对于共用剃须刀、牙刷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答对率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IDS患者的态度上,80%以上的学生觉得应该对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密。回答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交往和愿意照顾患有艾滋病的亲属的人数从低到高年级呈上升趋势;在艾滋病相关行为上,80%以上的学生表示怀疑患艾滋病后会选择公立医院就医,但仍有少数同学会选择去私立诊所或自己买药等方式处理。结论大部分医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传播途径仍存在一些误区。建议今后在医学生中加强性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对AIDS的认识与态度、行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校园心理》2006,4(3):36-37
你是否以为艾滋病依然遥远,与你无关?你是否对艾滋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你是否对艾滋病恐慌如遇洪水猛兽?当你看完下面一组数字时,心情又会如何?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艾滋病感染者已散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而且,大学生已成为传染的高风险人群。有关专家警告,如果不及时遏制,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也就是每130人中将有一例感染艾滋病病毒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醒世警钟: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防治艾滋病已经刻不容缓!作为一本面向校园的刊物,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怎可袖手旁观?为此,我刊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在“两性话题”栏目中开设“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该系列话题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艾滋病的病因、流行趋势、表现、传播途径、诊断、预防措施等知识;揭示艾滋病与同性恋、吸毒、性解放、性病的关系。12期话题发人深省,“知识在线”“人物透视”“心理减压”等内容丰富、生动、实用。衷心地希望该系列话题能使您对艾滋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从中受到启发,爱护自我,关爱他人。青年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尽管目前尚未出现抵抗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艾滋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进展已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公共卫生官员以及政治家相信,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可以终止艾滋病疫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近日的一项公告讨论了如何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抗击艾滋病快速通道: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疫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艾滋病感染或许不会消失,但是艾滋病疫情作为一项全球性卫生威胁却可以被终结,”该报告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总检出率为33.9%,医、护之间,男、女之间,工作在县、乡、村不同级别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之间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年龄、职称、从事艾滋病工作年限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lt;0.05~0.01)。结论应关注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年轻、职称低、从事艾滋病工作时间短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找出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制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10月分层整群随机选取某高校大学生600人,根据教育模式分为健康处方组(A组)、同伴教育组(B组)和健康讲座组(C组),每组200人。在教育前后对三组使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三组学生艾滋病知识和传播途径的掌握程度。结果 三组学生教育后对艾滋病知识和传播途径的掌握程度均优于教育前(P<0.05)。教育后,B组和C组在“艾滋病命名、HIV定义、艾滋病病原体存活时间、艾滋病可以预防吗、艾滋病可以治愈吗、多吃保健品可以预防艾滋病吗”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于A组,C组在“艾滋病命名、HIV定义、艾滋病可以预防吗”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于B组(P<0.05);除了“输入未经严格检查的血液或使用血制品可以感染艾滋病吗,咳嗽、打喷嚏、礼节性亲吻、拥抱会感染艾滋病吗”这两个问题,B组和C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A组(P<0.05);C组对“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会携带有艾滋病病毒吗、与感染者共桌吃饭会得艾滋病吗、与感染者握手会得艾滋病吗、蚊虫叮咬会得艾滋病吗"等问题的掌握程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较理想的模式应以健康讲座教育为主,辅以同伴教育和发放健康处方,三者优势互补,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在5月11日上海举行的第五次中国科协论坛中国艾滋病疫苗高层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邵一鸣透露,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确诊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在艾滋病相关压力与生命质量之间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和MOS-HIV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的557名新确诊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会支持在艾滋病相关压力和生命质量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②社会支持在艾滋病相关压力和生命质量的心理健康维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66%。结论:确诊初期,被调查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不能缓冲压力对生命质量的消极影响,但在艾滋病压力和生命质量的心理健康维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