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有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的16例患者(甲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5.4岁。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cm患者10例,结石>2枚者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例。同期无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243例(乙组),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28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6.8岁。甲、乙两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CBDE取石T管引流术(LCTD)。结果甲组手术时间为55~235 min,平均手术时间128.1 min;术中出血量20~300 mL,平均出血量130.6 mL;2例中转开腹。乙组手术时间45~190 min,平均手术时间105.2 min;术中出血量15~120 mL,平均出血量45.2 mL;1例中转开腹。两组术中均无胆道损伤、胃肠道损伤、大出血、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道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进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经验。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共54例(胆道镜取石、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术中造影术等)结果手术成功49例,胆漏3例,经术中所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经ERCP内镜取出,细导管滑脱1例,再次手术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后治愈。随访6~36个月,平均12.7月,所有病例出院后续无胆漏、胆道出血、胆道狭窄等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病例,注重应用胆道支架及缝线选择,提升手术操作技巧,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的患者共205例,按术后引流方式分为T管引流组(行T管引流,108例)和鼻胆管引流组(行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97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血浆管拔除时间、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胆瘘、胆汁性腹膜炎、胆总管残留结石、胆道出血、低钾血症及术后1年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浆管拔除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鼻胆管引流组的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留置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更小,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避免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从1996年5月至2005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3000例.其中男性1 876例,女性1 124例,年龄23~91岁.胆囊息肉920例,慢性胆囊炎并结石1 743例,急性胆囊炎256例,胆囊中占位病变81例.病程1天~28年,既往有手术史15例,术前均经2次B超或B超+CT明确诊断.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治愈,无死亡.手术时间15~10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2~500 ml,平均35 ml;术后无并发症者住院时间2~5 d,有并发症者住院7天~6个月. 结果 共处理并发症27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3例,保守治疗10例,再次手术2例,介入治疗2例.包括胆管横断损伤6例(发生率为0.20%),术中及时发现并转开腹手术行胆管对端吻合T管引流术;胆囊动脉出血转开腹手术止血7例(发生率为0.23%);胆瘘10例(发生率为0.33%),经保守治疗均治愈;术后腹腔反复感染1例(发生率为0.03%),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再次手术证实为胆囊结石遗留在胆囊窝引起;术后黄疸3例(发生率为0.10%),其中1例为反复腹腔感染引起,行胆肠吻合术,另2例为术中损伤胆总管中转开腹手术行T管引流术后T管过早脱落或拔除,行DSA下PTC后,胆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愈率100%. 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和熟练规范的操作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1993年8月~1996年8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10例,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41.3岁(21~68岁),4例有黄疸史,2例入院时有黄疸,1例伴甲亢、20年前因AOSC行剖腹探查、胆囊切开取石并造瘘、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前均经B超、ERCP明确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6例,胆总管结石并慢性胆囊炎3例,胆道蛔虫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行内引流、“T”管外引流与I期缝合的临床适应证。方法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内置入“内引流管”,“T”管以及一期缝合并观察疗效。结果131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其中行“T”管外引流41例,一期缝合90例。全组发生胆漏3例,8例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均带“T”管出院,于术后6周回院行胆道镜取净结石治愈。全组均无胆道狭窄、大出血、腹腔感染。术后第2天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5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治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16例,年龄在16~7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2例,术前经超声、CT、MRCP 等确诊为胆囊、胆总管内结石、胆总管扩张.合并胆囊结石5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1例,合并胆管炎9例.Mirizzi综合征3例,单纯胆总管下端狭5例.将116例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70例和B组(内镜下oddise 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日以及并发症比较P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目前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上最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适合积极广泛开展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8例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病人,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8岁。因难以直接行经胆道镜扩张或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所以先经胆道镜操作孔送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在导丝的引导下行EST来解决狭窄。结果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血、尿淀粉酶升高及发热,2例因症状缓解不明显而再次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过程均顺利,术前症状缓解,没有发生胆汁漏、十二指肠瘘、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胆管末端狭窄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免T管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以左肝外叶结石为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经左肝管探查组(LHD组)及经胆总管探查组(CBD组),每组34例。LHD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残端置入胆道镜行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探查取石,缝合左肝管残端,不放置T管。CBD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HD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C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免T管左肝外叶切除治疗以左肝外叶结石为主的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取尽结石或蛔虫,检查胆总管下段通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后一期缝合胆管。结果一期缝合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管引流;随访6个月~3年,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并发症。结论和常规T管引流相比,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已安全可行,可避免安置T管所带来的种种并发症,而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 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病为胆囊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5 例,未见胆囊及胆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表现 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11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34例均在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时实施早期微创治疗,其中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15例;胆囊穿刺引流术1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4例;经皮穿刺胰周引流术+胆囊穿刺1例,经皮穿刺胰周引流术+PTCD 4例,其中3例(8.82%)经上述治疗后无缓解施行急诊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胰周引流术1例,以及加腹腔减压术2例)。结果 3例急诊手术患者中,2例治愈出院后无ABP再次发作,1例死亡;26例(76.47%)择期手术(胆囊切除术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4例),随访期间,无ABP再次发作;4例( 11.76%)患者暂未行手术治疗,随访期间4例中均无ABP再次发作;1例患者微创介入治疗(PTCD)后,住院期间死亡未行手术治疗。全组并发心功能损害15 例(44.12%),肾功能损害 11 例(32.35%),肝损害 12例(35.29%),急性肺部感染9例(26.47%)。治愈32例(94.12%),死亡2例(5.88%)。结论 对于ABP的治疗应按不同病因和病期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ERCP、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引流或胰周引流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Mirizzi综合征(MS)是胆石症少见的一种并发症,探讨外科治疗MS的策略,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8年手术治疗的36例MS病例,回顾分析术前处理、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证实,Ⅰ型23例,Ⅱ型11例,Ⅲ型2例。20例术前行鼻胆管引流术。所有手术均行大部分胆囊切除,MSⅠ型行胆囊管直接缝扎;MSⅡ型行残留胆囊壁对缝或通过瘘口胆总管内置"T"管引流;MSⅢ型行部分壶腹壁贴附肝胆管缺损处进行修补或肝胆管空肠吻合。本组无一例胆管损伤及严重腹腔感染,均痊愈出院,随访6-36个月,预后良好。结论无论行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都要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胆道手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6年9月52例术中胆道造影(IO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管或经胆总管穿刺行选择性IOC 36例、直接经T管造影16例,选择性IOC阳性者再行经T管IOC者10例。结果:对胆囊切除术中36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经胆囊管或经肝胆管穿刺IOC,发现胆道结石10例(27.78%),假阳性2例(5.56%),阴性24例(66.67%)。2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经“T”管术中造影,胆道结石残余2例(7.69%),假阳性1例(3.85%)。结论:IOC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直接了解胆道系统解剖,提高手术安全性,在临床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探查后内置鼻胆管与T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内置鼻胆管(BD管)与T管对胆总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龄猪为实验对象,行胆总管探查后观察内置BD管与T管对胆总管的影响。结果 两种内置管使胆总管呈现不同程度扩张。管壁增厚,粘膜和肌层呈现不同程度炎性变,BD管较T管对胆总管刺激和损伤小。结论 BD管内置可起到与T管类似的引流和支架功能,使胆总管探查后成功地进行一期缝合,克服了T管引流的许多问题,符合做创观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4 420例LC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 4 420例中实施4 332例LC,中转开腹88例,中转率2%;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钛夹误夹胆总管2例,迷走胆管漏2例,肝右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2例,钛夹致胆囊管坏死穿孔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高度责任感是保障LC手术安全的前提,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52例病例情况。结果 652例中EST成功634例(97.2%),再行LC成功621例(97.9%)。LC后平均住院4 d(2~15 d)。652例中有EST前伴有急性胰腺炎171例;不伴有急性胰腺炎481例,但EST后并发胰腺炎62例(13.1%)。621例LC后,合并胆汁漏8例(1.2%),经术中引流而愈;合并胆囊区积液120例(19.0%),其中118例自愈,另外2例脓肿形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而愈。结论 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唐炳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1):1247-1251,1262
目的 研究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及对炎性应激反应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4例老年(≥60岁)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32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者归为腹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者归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短于或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开腹组下降幅度小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24h,两组EP、CO、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NK水平显著下降,CD3+、CD4+、CD8+和CD4+/CD8+均显著降低,且开腹组变化幅度小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38%,复发率6.25%,开腹组为25%和15.6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复发者免疫应激指标与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可靠,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影响小的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的适应条件、必要性、并发症及胆总管探查的最新进展。方法 对两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胆总管探查的必要性。结果 62例均痊愈,术中证实胆总管扩张 54例,胆总管探查发现结石50例,术中胆道镜探查发现残余结石14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道感染2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结论 开腹进行胆总管探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的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