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管理方法,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自2016年1月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将提升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管理质量选定为活动主题,运用护理专案管理方法对我院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现况分析、确定急需解决的问题、设定专案目标、文献查询、制定解决的方法并实施,然后评估,反馈及改进作为观察组;与2015年(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和护工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案管理能提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护理质量,有效地降低医院内感染,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是一种属于疱疹病毒目乙型疱疹病毒亚科的双链DNA病毒, 又称疱疹病毒5型, 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随着单倍型和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以及CMV诊疗技术的发展, 国外多个学术组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的管理规范进行了更新。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我国国情和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和美国移植和细胞治疗学会等相关指南[1-4]制定我国第一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MV感染管理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资源,促进脐带血造血于细胞移植高新技术的发展,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造血于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SCT)亦称脐血移植,是利用脐血中造血干细胞(HSC)移植进行造血免疫系统重建,从而治疗一系列免疫、血液相关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和淋巴瘤等,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之一[1]。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移植新技术。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而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与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预处理方案方面的差异。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提出扩大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范围。本对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出背景、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情况、该技术的优缺点及相应的一些新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层流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组织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层流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对层流病房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技能、心理干预能力及相关制度培训,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完善移植前各项准备工作,建立护理查房制度。结果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33例患者均移植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张川莉  王丽蓉 《华西医学》2011,(12):1796-1797
从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就医环境、完善仪器维护和保管制度、加强医护患间的沟通、应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立病房危急值报告登记制、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提供出院后连续性医疗护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计划等方面论述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中所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将以往发生的不安全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运动锻炼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运动锻炼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锻炼能够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MD=35.36,95%CI(16.91,55.80),P<0.001],提高生活质量[SMD=0.29,95%CI(0.14,0.44),P<0.001],但在改善峰值摄氧量[SMD=0.42,95%CI(-0.12,0.95),P=0.13]和握力[SMD=0.10,95%CI(-0.08,0.29),P=0.2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但在改善有氧代谢能力和上肢肌肉力量方面的效果尚未明确,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尤其某些实体肿瘤的根本途径。据统计 1997年全世界范围内约进行异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2 5万例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6万余例 ,且每年以 15 %~ 2 0 %的高速增长[1] 。随着移植造血干细胞来源不断扩大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已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0 %以上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2 0 %以上[2 ,3] 。对于有剂量要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而言 ,精确的造血干细胞计数十分重要。在早期 ,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表现,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口腔黏膜参照口腔评估标准(OAG)进行评估,加强临床观察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10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生口腔黏膜炎根据OAG标准:I级占15%,Ⅱ级占60%,Ⅲ级占25%.发生OAG的时间为预处理后2-4d,一般持续10-20d.护理干预后4例仍存在Ⅱ级口腔黏膜炎,其余通过护理干预后逐步好转、愈合.结论口腔黏膜炎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观察和护理能减轻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耐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千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逢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HSCT)已成为各类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依据造血干细胞的不同来源可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移植等,按照供体来源可分为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异基因移植)。HSCT患者在移植前给予大剂量的放化疗,以清除自身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再输入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达到造血重建的目的。在造血(血象)恢复前会有1周左右的  相似文献   

13.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办法。国内外已经开始进行了多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包括亲缘单倍体移植、非血缘移植,而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高疗效的报道多为单独个案报道。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8-04/2010-04住院的1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年龄3~53岁,8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患者接受了非移植治疗。移植组的8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半相合(4例)、HLA相合(2例),非血缘(2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所有移植的患者中有4例在造血干细胞输注的同时静脉输注体外培养扩增的间充质造血干细胞。非移植治疗组9例患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和促造血治疗。结果与结论:移植组除1例45岁患者接受过非移植方法治疗11个月无效,合并肾功能衰竭、肺部真菌感染时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于移植合并症外,余7例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造血功能恢复快,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其中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4例患者平均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的中位时间均为11.6d。移植患者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局限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4例,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需血制品输注,无严重感染和出血。而非移植组患者治疗后造血功能均未恢复正常,1例死于脑出血和感染,余患者生活质量低下,需要反复住院对症治疗,长期间断的血制品输注;治疗后出现多种严重的合并症。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效的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物抗宿主病可以预防和控制,生活质量高,疗效明显优于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性功能障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面临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性生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性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难于治愈。虽然近年来新药的出现明显改善MM患者的疗效,但研究证实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仍需进行移植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反应,延长生存期。本文就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如何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整体治疗策略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移植前合适的诱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最佳移植时机的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的抉择和移植后合理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护理管理杂志》2013,(11):772-77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T 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成功采集是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采集过程中常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若不注意观察、预防、及时处理可能影响采集效果。为了保证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数量和质量,我院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提供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层流洁净病区施行全环境保护和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以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率.方法 对层流洁净病房施行全环境保护和规范化管理,主要措施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感染监测,落实全程无菌化.结果 感染监控抽样调查显示,层流洁净病区空气、物体表面清洁度和细菌浓度均达到国家和军队层流洁净病区标准;医护人员手细菌学监测无致病菌生长.6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全程无菌化规范管理能切实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1型糖尿病效果确切.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免疫清除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2例.经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免疫抑制及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比较胰岛素、左旋甲状腺素钠用量、血清C肽质量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例患儿治疗后C肽质量浓度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甲状腺素片减量,甲状腺功能正常;另1例患儿治疗后胰岛素减量64%,停用甲状腺素片,甲状腺功能正常.说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儿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术后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移植时、移植后、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方式,对接受治疗的11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并进行总结。结果: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情绪变化和自我调适方式存在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其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1)在确诊初期均有震惊、悲伤、困惑、不知所措等情绪以及对获取相匹配造血干细胞的强烈希望。(2)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压力,包括对移植后疾病恢复的不确定感、身心的巨大精力消耗等。(3)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论: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患者需要深切的情感支持,对其提供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经常需要血液制品输注支持,而患者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差异非常大,这主要依赖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和患者本身的疾病性质。目的:评价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输血的需求和数量。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01/2010-0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包括移植的适应证、移植的类型、CD34+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数量、费用、脱离输注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红细胞输注的阈值是血红蛋白计数为70g/L,而血小板的输注阈值是计数为20×109L-1。研究分析了患者移植期间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输注量、输血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14例(93%)患者,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35例(90%)患者显示了造血细胞植入和脱离输注证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取得脱离红细胞输注天数为14.6d,明显短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红细胞输注单位明显减少;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红细胞输注费用明显高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血花费昂贵,但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需要更多的输血支持。脱离输注时间有望成为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