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与ER+/HER2-(ER+)和HER2+乳腺癌对比在动态增强、扩散加权MRI中的表现,明确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方法共269例侵袭性乳腺癌病人、271个病灶纳入研究。由2名影像科医师回顾性分析DCE-MRI上病变的形态学和动态增强扫描特征,以及DWI对肿瘤检出率,并测量各个病灶的ADC值。  相似文献   

2.
<正>摘要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的参数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相关。但是,这些参数用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的作用尚未充分研究。目的 评估超快速DCE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侵袭性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DCE)MRI与18F-PET/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符合HIPAA,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目的评估采用乳腺专用系统MRI引导下高功率聚焦超声(MR-HIFU)进行乳腺癌消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纳入早期侵袭性乳腺癌外科切除术前进行部分肿瘤消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目的确定有和无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否在乳腺摄影、超声(US)和MRI上有不同的影像特征。方法在连续的1 068例可切除侵袭性乳腺癌病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其侵袭性是影响乳腺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多种分子成像技术(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及光学分子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临床亚型判断、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其中,超声靶向微泡治疗和光学分子成像指导乳腺癌手术治疗等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式。就多种分子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超声微泡对比剂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非侵袭性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可,但治疗时间长,消融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关于HIFU增效剂的研究已有进展,超声微泡对比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HIFU增效剂,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消融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超声对比剂增强HIFU治疗作用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乳腺癌患者实施第一次新辅助化疗前及手术前后采用乳腺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乳腺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价值。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显示54例乳腺癌患者的54处乳腺癌原发灶的体积在新辅助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9,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内超声对比剂的灌注区域(长径×横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T=6.98,P0.05)。54例乳腺癌患者的54处乳腺癌原发灶内对比剂增强强度在化疗后较新辅助化疗前明显减弱,差异具有显著性(t=16.85,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不仅能够体现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安全、无创、直观地评价肿瘤内新生血管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细针穿刺活检(CNB)往往易将侵袭性乳腺癌过低诊断为导管原位癌。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低评估的侵袭性乳腺癌[CNB显示为导管原位癌(DCIS)而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及对其侵袭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1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记录结节形态、边界、回声、增强强度等特点,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声像图特点;对恶性组结节除观察结节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外,重点观察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评价超声对PTMC侵袭性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超声特征比较,恶性组结节纵横比≥1及微钙化所占比例均高于良性组(均P<0.05);2组超声造影特征比较,不均匀增强、低增强、早期明显消退特征在恶性组中所占比例均高于良性组(均P<0.05);在高频超声基础上行超声造影检查判断PTMC被膜侵犯的敏感度94.40%,特异度87.20%,准确率89.47%,阳性预测值77.27%,阴性预测值97.14%。结论:PTMC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判断肿瘤侵袭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摄影和超声结合与增强磁共振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术前完成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840例。利用美国放射学院的BI-RADS分级,对比分析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结合、增强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错误率及敏感度。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Ⅱ,Ⅲ类错误率、Ⅳ,Ⅴ类敏感度分别为80.00%、1.42%、15.71%、42.85%、37.14%。增强磁共振的准确率、Ⅱ,Ⅲ类错误率、Ⅳ,Ⅴ类敏感度分别为:87.85%、1.42%、10.71%、50.71%、37.14%。经卡方检验,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增强磁共振的准确度、Ⅳ类敏感度均高于X线乳腺摄影与超声联合诊断。Ⅴ类敏感度两种方法相同。结论增强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血流灌注特征。方法对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比较肿瘤组织内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大小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血流灌注参数特征。结果 45例乳腺癌造影后43例(95.6%)肿瘤出现不同程度增强。其中25例(55.6%)不均匀增强,27例(60%)有血流灌注缺损,37例(82.2%)增强形态不规则,34例(75.6%)增强边界不清晰,32例(71.1%)有穿支血管,25例(55.6%)向心性增强。超声造影测值范围较常规超声增大。肿瘤组织比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上升时间、达峰时间缩短,达峰强度增高,流入增大(P<0.05);肿瘤边缘与肿瘤中心区域相比,达峰时间缩短,达峰强度增高,流入斜率增大(P<0.05)。直径≤2.0cm和直径>2.0cm两组乳腺癌相应的血流灌注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不仅可以反映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还可以定量评价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不同增强模式,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观察乳腺实性病灶55例,各组别包括腺病25例,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10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从以下方面评价:①ROI曲线的增强时相及强度;②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③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结果:53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ROI曲线形态显示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各组别增强起始时间及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腺病组与纤维腺瘤组的峰值强度与增强持续时间高于乳腺癌组(P>0.05)。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80%腺病病灶和95%纤维腺瘤表现为均匀增强型,乳腺癌组均表现为周边增强或不均匀增强。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70%的纤维腺瘤和80%的乳腺癌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型,76%的腺病病灶表现为无边界型。结论:乳腺实性病灶的不同增强模式能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X线摄影及超声成像特点及病理类型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3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04例≤40岁和200例40岁,分析两者在X线摄影、超声和病理上的差异。结果青年组X线表现以高密度肿块伴/不伴钙化为主,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回声。青年组和中老年组X线和超声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00)。青年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为主,与中老年组对比差别不大(P=0.875),组织学分级主要为Ⅱ-Ⅲ级,高级别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28);青年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中老年组高(P=0.042)。两组均以Luminal B型为主,但青年组Luminal B型中Her-2阳性占多数。青年组Her-2 rich型及三阴型乳腺癌发生率较高(P=0.000)。结论女性青年型乳腺癌X线及超声表现与中老年组有差别,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分子分型结果均提示预后不佳。青年型乳腺癌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提示需重视早期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腺癌对比剂增强超声增强模式和参数与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该研究得到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书面知情同意书。收集74例女性74个恶性乳腺病变外科手术切除标本(年龄32~78岁;平均55  相似文献   

17.
正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乳腺癌病人术前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以及强化方式对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110例乳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源性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株--MCF-7(低侵袭性)和MDA-MB-231(高侵袭性) Syk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Syk基因导入Syk(-)乳腺癌细胞株,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yk基因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yk mRNA及蛋白在MCF-7细胞中呈中等程度表达,在MDA-MB-231中表达缺失;转染Syk基因的MDA-MB-231细胞与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MDA-MB-231细胞相比,侵袭及迁移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总迁移细胞数/5HPF)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Syk表达可降低乳腺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基础灰阶超声中局灶性肝脏病变的回声是否会影响对比增强超声对小的局灶性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388例病人行实时对比增强超声检查,应用六氟化硫超声微泡对比剂。2位医师用双盲法独立对114例高回声病变、30例等回声病变和244例低回声病变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采用5点评分法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并做出定性诊断。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z)来评估对比增强超声检查对高回声病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联合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乳腺病灶良恶性评估的诊断效能,提高乳腺癌疾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临床诊断的12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SM检查、超声检查及病理诊断,分析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疾病的符合率,对单项检查乳腺癌病灶测量与病理测量值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CESM、超声与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疾病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确诊38 例乳腺癌患者,CESM乳腺癌检出率84.21%(32/38)高于超声恶性检出率78.94%(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P>0.05)。CESM和超声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呈正相关(r=0.943、0.766,P均<0.001)。诊断乳腺癌效能分析显示,联合检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CESM、超声检查。结论:CESM与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乳腺癌疾病中能提高疾病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