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静  张震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9-119
随着网络直报系统的启用,病毒性肝炎病倒报告工作出现了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问题。各级卫生机构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报告水平,同时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将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工作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金昌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昌市2006--2013年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丙肝疫情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增长最快;2013年病例报告数及发病率最高,50-和60-年龄组报告数较多,女性和男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数性别比为0.78:1。结论加强丙肝防治宣传工作。提高人们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范围广的特点,是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为更好地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我们根据传染病疫情年报表,对承德市1993~2002年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较多,但应用小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报告不多。我院近3年应用小分子右旋糖酐治疗150例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属传染病,临床上有恶心、呕吐、纳差、上腹饱胀、厌油、发热,伴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以往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笔者在超声诊断工作中发现,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往往合并胆囊声像图改变且黄疸性肝炎图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黄疸型肝炎,现对167例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世美  甘文烨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51-1052,1055
目的了解南宁市2006-2010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0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宁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41 714例,死亡54例,平均发病率为133.762/10万,发病率逐年缓慢上升,乙肝为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类型,发病33 934例,占发病总数的81.3%。在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即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8∶1.00;以农民报告发病数最多,其次为学生,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8.87%和6.97%;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县。结论必须加大对人群病毒性肝炎知识的宣传和甲、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武平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武平县1990~2003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3年14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型肝炎在1996年以前在病毒性肝炎构成比中占重要比例.1997年以后发病数明显减少;乙型肝炎发病率及构成比则在1997年以后逐年上升。结论:当前控制乙型肝炎是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关键。加强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甲、乙肝疫苗的接种,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并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分型检测工作.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与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大幅度下降,但是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重大因素。为了掌握其流行趋势及特征,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蔓延。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我县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平江区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江区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江区病毒性肝炎的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2.82/10万,甲肝为4.24/10万,乙肝为18.27/10万;具有春季相对多发、青壮年相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城郊多于城区的特征;甲肝疫情具有典型的春季高峰,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比重逐渐增多。结论总体疫情呈持续下降的势态,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各县历年传染病月报表、年报表及全市“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资料,计算传染病发病率及流行趋势。结果16年全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238.38/10万,平均每年按17.77%的速率递增,甲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增24.33%,丙型肝炎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多。结论传染病报告率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年份间重复报告是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医院消毒及血源、血制品的管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和分析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甘肃省2008年年鉴,并采用两步聚类方法对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6.82/10万。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以20岁以下儿童为主,0~20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9.92%;7~11月高发(占报告病例数的52.01%),即秋冬春季节高发,发病最高峰为10月。甘肃省各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水平差异较大,发病较高的地区多位于甘肃西部和南部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可聚为2类,即以农民和非农民人员为代表,以农民为代表的一类大多年龄较大,发病时间在上半年;而非农民人员多数年龄较小,发病时间在下半年。结论本研究表明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势不容乐观,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地区分布、职业分布和年龄差异显著,应进一步摸清存在差别的原因,加强甲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规划及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结论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我院应用苦参素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性肝炎.易与甲型、乙型等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造成误诊。我院曾发现一铡,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附52例报告)王铁军,朱琳,王冬青,陈桂英(滨州地区人民医院,256610惠民县卫生防疫站)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老年人老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甚多,因病情重、预后差,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我...  相似文献   

16.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儿胆囊壁的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近一年来我们对有胆囊壁改变的48例病毒性肝炎患儿进行了超声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病毒性肝炎在矿区的流行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防治,以保护矿区职工家属的身体健康,我们对矿区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ABO血型具有遗传性质,研究病毒性肝炎与ABO血型是否有关,对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345例病毒性肝炎者进行了ABO血型分布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1996年本溪市传染病院收治的各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345例做为血型调查对象,其中男242例,女……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赣榆县地处沿海,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之一。为了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并正确做出疫情预测,以利于其防治工作,现将赣榆县44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加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一直位居我市法定传染病之首,其中2003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895例,发病率为77.75/10万,病毒性肝炎病例已占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病例总数的55.78。为了解营口市病毒性肝炎流行因素,以制定我市病毒性肝炎防制策略,营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开展了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