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砷剂的代表性药物三氧化二砷 (As2 O3 )是众所周知的传统中药毒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随着医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它在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 ,APL)的过程中 ,显示出卓越的疗效。As2 O3 治疗APL主要机理是 ,小剂量、低浓度有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 ;大剂量、高浓度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As2 O3 是继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之后治疗APL更有效的药物[1,2 ] 。1 As2 O3 治疗APL的适应证及优点1 1 适应证A…  相似文献   

3.
砷与白血病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砷与白血病治疗一院血液科王树叶吕明综述张鹏审校砷属氮族元素,原子序数33,原子量74.92,有α、β、γ3种同素异性体。砷在化合物中呈3+、5+两种价态。地壳中砷的丰度为1.8ppm,砷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世界上第一本草书《神农本草经》记述...  相似文献   

4.
5.
砷剂治疗白血病-人类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但由于毒性较大且疗效相对较低,其真实的价值一直未能体现。直到二千年后的今天,随着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这个古老的药物又重获新生,受到世人的瞩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砷剂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而且在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砷是一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我院共收治13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其中复发病例8例,难治病例5例。缓解率占92.3%,无效7.7%。砷剂毒副作用较少,且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等药无交叉耐药。细菌形态研究表明,砷剂对APL有诱导分化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7.
砷剂由于缓解率较高,不引起骨髓抑制,不易诱发DIC,其作用机理与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物和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维甲酸类药物不同。现经初步研究,它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中药砷治疗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即M3型或APL)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内已被广大血液病工作者认可。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是起源于人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自从1839年发现白血病以来,它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近年来,各种抗白血病新药物的不断被发现,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不断被采用,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了令人嘱目的进展。砷剂用来治疗白血病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其临床使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剂及砷剂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的死亡事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CR)显著提高,但维甲酸(ATRA)治疗后易复发及耐药。我们选择砷剂取得满意疗效。我院1998~2004年,应用砷剂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将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甲酸组用维甲酸(ATRA)治疗40~60mg/d;砷剂组复方血宁(主要成分为As2O3)10ml/d,28d 1疗程.每7日查D-二聚体1次,同时作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检查,定期查血象、骨髓象.观察临床显性出血情况.结果初治患者维甲酸组D-二聚体恢复至正常较砷剂组所需时间短(P<0.05),复发患者维甲酸组D-二聚体恢复至正常较砷剂组所需时间长(P<0.05),D-二聚体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均短(P<0.05).结论在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D-二聚体作为反映止、凝血功能的指标比Fbg、PT、PTT敏感,初治病例,维甲酸组D二聚体恢复比应用砷剂组快,复发病例,维甲酸组D-二聚体恢复比砷剂组慢.对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发病时、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期间的止、凝血改变。方法 运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23例APL患者血浆一系列止、凝血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位复合物、组织历子途径抑制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和D-二聚体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纤  相似文献   

12.
砷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中药砷剂主要包括砒石、砒霜和雄黄 ,许多砷化合物曾用于治疗梅毒、气喘、疟疾、结核病、寄生虫病。由于砷化合物具有高毒性 ,所以砷制剂已被更安全 ,更有效的药物所替代。但近年来研究发现 ,砷剂治疗白血病 ,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或AP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砷化合物是公认的有毒物质 ,砒霜 (As2 O3)由口摄入的急性中毒剂量是 5~ 50mg ,致死剂量在 6 0~2 0 0mg范围内变化。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末梢神经炎、心血管损害等。1 砷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以来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18例达完全缓解(CR)后,接受小剂量砷剂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长期治疗,观察至今全部持续处于CR状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砷剂、化疗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ATRA或砷剂诱导缓解后予化疗、砷剂、ATRA序贯治疗.结果:初治18例完全缓解,3例复发,2例死亡,至今无病生存率:80.9%.结论:ATRA的诱导缓解率高,砷剂能提高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D -二聚体的变化。方法 将 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维甲酸组用维甲酸 (ATRA)治疗 40~ 6 0mg/d ;砷剂组 :复方血宁 (主要成分为As2 O3 ) 10ml/d ,2 8d 1疗程。每 7日查D -二聚体 1次 ,同时作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检查 ,定期查血象、骨髓象。观察临床显性出血情况。结果 初治患者维甲酸组D -二聚体恢复至正常较砷剂组所需时间短 (P <0 0 5 ) ,复发患者维甲酸组D -二聚体恢复至正常较砷剂组所需时间长 (P <0 0 5 ) ,D -二聚体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均短 (P <0 0 5 )。结论 在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 ,D -二聚体作为反映止、凝血功能的指标比Fbg、PT、PTT敏感 ,初治病例 ,维甲酸组D -二聚体恢复比应用砷剂组快 ,复发病例 ,维甲酸组D -二聚体恢复比砷剂组慢。对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eleukemia,APL,FAB分型为M3)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特殊类型,并不少见。在国内为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3%~17.4%,在国外则为5.0%~23.8%。我院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As2O3)及联合化疗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患者的尿中砷化物水平,探讨砷代谢情况及对肝功能、血常规的影响。方法观察12例住院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后10 d及20 d留取晨尿,检测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水平,并检测肝功能及血常规等各项临床指标,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20 d尿中iAs、MMA、DM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20 d的总蛋白、清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0 d尿中iAs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后患者ALT水平与无机砷水平有关,而对肝脏其他功能及血液系统无不良反应,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监测尿中砷化物的水平可有效反映砷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必要时可进行驱砷治疗。  相似文献   

18.
砷是一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例显然因此获治愈。体外研究发现砷:①能降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融合蛋白;②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体外产生凋亡。砷的体内作用机制无疑与上述两作用有关,但砷通过何种机制达到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清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砷剂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治的成人AML完全缓解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一线化疗不敏感,同时其他一部分已经缓解的患者会存在复发,从而成为难治性AML,这就影响了AML的疗效。难治性的AML由于自身特性限制了常规化疗的应用,仍然是目前白血病治疗上的难点。难治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第二届全国难治性自血病研讨会草拟的诊断标准,基本条件为:①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3除外)用经典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完全缓解(CR);②首次CR6个月内复发,或6个月后复发经正规诱导化疗失败;③多次复发。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我院2004-2006年5月应用砷剂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砷汨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例显然因此获治愈。体外研究发现砷:①能降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融合蛋白;②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体外产生调亡。砷的体内作用机制无疑与上述两作用有关,但砷通过何种机制达到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清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