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15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中风病人 15 0例 ;10 0例中风患者采用循经取穴 ,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优于对照组的 82 % (P <0 0 5 )。 2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结论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疗效优于循经取穴常规针灸法 ;中风患者应尽早采用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择时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时针灸是依据中医气血流注盛衰的规律,选择一定时间进行针灸的方法。现将近二十年来,有关择时针灸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临床运用临床上将择时针刺法运用于痛证、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如治疗痛证,司氏[1]、刘氏[2]通过近600例的临床观察表明:逢时开穴较一般的循经取穴的疗效更佳,若结合辨证则疗效最优。徐氏[3]对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用徐凤《针灸大成》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另设30例做对照,以循经取穴为主,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甲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严氏[4]将纳子法与西药治疗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体穴和神经干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循经取穴与神经干刺激配合使用,加用电针.结果 共治疗120例患者,其中基本治愈41例,占34%,显效55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结论 本方法 循经辨证取穴与神经干刺激相结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佳佳  荣晓凤  丁燕 《重庆医学》2015,(14):1918-1920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 PDS型患者随机分为循经取穴(A组)与非经非穴(B组)两组,每组34例。A组针刺足三里及内关穴,同时根据中医虚实辨证,实证加用太冲、内庭,予针刺补法;虚证加用公孙、阴陵泉,予针刺泻法;B组在上述经穴旁2 cm处针刺,并根据辨证虚实分别采用相应补泻手法。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随访6个月。结果 A 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总疗效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取穴治疗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优于非经非穴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寻找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的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急性腰扭伤患者55例,根据患者腰部痛点所位于的经络,分别采用针刺人中穴、后溪穴、腰痛穴的方法,治疗1次后评估疗效。结果痊愈4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来 ,笔者采用两种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 6 0例 ,疗效满意 ,并对循经取穴与局部围刺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皆为门诊病人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设循经取穴与局部围刺两组各 30例 ,进行观察。循经取穴 30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1 3例 :腰胁、胸部 2 7例  相似文献   

7.
电针配合神经干刺激治疗中风偏瘫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 1986年至 1994年采用电针头穴区配合神经干体表投影点取穴治疗中风偏瘫 89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35例患者中 4 9例为门诊病例 ,86例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电针头皮穴区配合神经干体表投影点组 (治疗组 )和电针头皮穴区配合辨证选穴组(对照组 )。治疗组 89例 ,其中男 60例 ,女 2 9例 ;年龄 4 5~ 70岁 ,平均 ( 55 2± 10 3)岁 ;病程 7~ 90d ,平均 ( 34 3± 15 3)d ;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 ( 36 0±4 8)分 ;其中右侧偏瘫 53例 ,左侧偏瘫 36例。对照组 4 6例中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50~ 68…  相似文献   

8.
体针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观察体针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痪取健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太冲透涌泉.昆仑透太溪,绝骨透三阴交.阳陵泉透阴陵泉.施以提插、捻转、疾徐补泻相结合的综合针刺手法.结果:126例患者治疗3个月,痊愈77例(61.11%),显效21例(16.670%),有效15例(11.91%),无效13例(10.32%).总有效率89.68%.结论:上肢瘫透刺健侧经穴,下肢瘫透刺患侧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近几年我们在临床上的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 6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 ,男性 4 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小的 4 4岁 ,最大的 76岁 ;病程最短1d ,最长 80d。脑出血 6例 ,脑梗塞 16例 ,脑血栓4 6例。1 2 治疗方法  ( 1)取穴方法分为两组 ,第一组运动区配督脉 ,同时根据患者上下肢体瘫痪的症状 ,选择相应华佗夹脊穴 ,上肢瘫取颈椎 5、 6,胸椎 1、 2 ,下肢瘫取胸椎 11、 12 ,腰椎 1~ 4。感觉区配督脉相应脊椎。针法 :采用加强一个刺激区的方…  相似文献   

10.
小儿麻痹后遗症常可使病儿终生残废,对儿童健康有一定程度之损害。我院自1961年至1964年采用针刺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125例,经初步观察,疗效尚感满意。兹报道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病例选择:12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9例,女46例,男与女之比为1.7:1。双下肢麻痹占47例,双上肢1例,右上下肢4例,右下肢35例,右上肢5例,左下肢29例,左上肢4例,麻痹以下肢为多。1岁以内16例,1-3岁66例,4-7岁34例,8-12岁4例,15-19岁3例,20-24岁2例。治疗方法:一、取穴原期:在治疗前首先明确是由何经脉所濡养的肌群发生麻痹,然后循经取穴,以经筋治疗原则,局部取穴为主。如上肢麻痹取曲池、外关、肩俞为主穴,合谷、手三里为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中风后瘫痪是一种常见后遗症,以脑血栓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笔者改进取穴部位和手法,对病后瘫痪半年~10年的161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2.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都是经过中、西药物或针灸、推拿等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者。61例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7岁,其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中平穴加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中平穴加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中平穴加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循经取穴加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对照组治愈率52.5%,P<0.05.结论:针刺中平穴加推拿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痉挛性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恢复期后遗综合征,约6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主要以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肝肾亏虚,痰瘀阻络为病机。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进展中,少阳经取穴已广泛运用于针灸临床,并且疗效确切。目前,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方法繁多,但疗效各一。文章总结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并从多方面分析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为临床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阳明经不同组穴配方后针刺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①将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6组,局部取穴组:A1组、A2组;局部加循经取穴组:B1组、B2组、B3组、B4组,6组各20例;②比较治疗前后6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并检测清晨空腹静脉血IL-5。结果B1组、B3组症状体征积分和IL-5含量下降明显,较其它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阳明经不同组穴对变应性鼻炎能产生不同的疗效,针刺迎香、合谷、足三里组,能较快地缓解变应性鼻炎证候,可调节失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肾虚腰痛诊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申时(下午3-5时,膀胱经旺盛)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则在申酉时之外时间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治疗取穴:肾俞(膀胱经)、委中(膀胱经)、阴谷(肾经,合穴属水),留针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结束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肾虚腰痛方面效果更佳(P0.05)。(2)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为93.1%,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肾虚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腰痛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对照组,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卢林  邱玲 《四川医学》2002,23(11):1152-1152
近年来 ,随着现代临床急救水平的显著提高 ,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致残人数不断上升 ,对脑卒中后遗症之一———偏瘫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 0 0 0~2 0 0 1年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2例住院中风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 (观察组 ) 2 6例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2 6例。观察组男 18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0 8岁 ,平均病程 3 8d。对照组男 1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9 9岁 ,平均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以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为评价指标,以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对加强局部选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针刺间隔时间的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 加强局部取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3个因素两水平间的VAS及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时间间隔两水平之间VAS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中,加强局部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循经远端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针刺夹脊穴,配合加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4 Hz,隔日治疗1次。  相似文献   

18.
谭慧 《中外医疗》2010,30(17):134-13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1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阳明经穴法,同时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针刺效应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1疗程(4星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肢的运动功能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肢瘫痪疗效理想,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将77例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分为2组,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组56例,传统针刺对照组21例,一般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4%,而对照组仅为76.1%,两组比较,χ2=0.491,P<0.05。结论: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优于传统单纯体针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采用黄芪60 g的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治疗2组采用黄芪120 g的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治疗3组采用黄芪120 g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3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 P<0.05)。结论:大剂量黄茂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更为显著,其临床疗效更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