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医学中的中药理论,系几千年来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指导下临床使用经验的总结。为能阐明中医药的作用原理,近年来有许多药理工作者使用现代的药理实验手段,对单味中药及复方的中成药进行了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初步表明中医药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是相统一的。本文仅对中医药治疗肿瘤主要法则的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结果作一简要的概述。祖国医学认为肿瘤是外邪、七情、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和中医病理可归纳为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内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及经络瘀阻。采取的治疗法则主要为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祛湿及以毒攻毒。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在妇科肿瘤的现代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将从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优势、传统疗法和现代发展如药理研究和中药归经理论、改善生存质量及中成药的使用等方面重点阐述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现代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李潮源 《河南中医》2004,24(2):17-18
由于传统中医药没有系统的实验研究方法,中药的实验药理研究一开始就走上了借用现代西药药理研究手段之路,这就决定长期以来中药药理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路与方法,而把跟踪西药药理模式作为中药新旧药物现代研究的唯一思路。这造成了实验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脱节,如果继续照此发展下去,伟大的传统中医药学必然被异化蜕  相似文献   

4.
“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方法:笔者在总结多年中医药理论学习与中药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大量业内人士中医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采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及提炼的方法,愚述己见并与广大学者共勉。结果:一是传统中医药面临危机。近百年来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缓慢,导致国内个别学者误称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中医药学是"伪科学",甚者有"取缔中医药"的言论。二是中医药是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且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然学科。"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中药的临床治病多样性和多靶性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即多分子效应机制。由此认为中药是由诸多具有特定骨架(即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研究和分析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其机制和规律是分子中药学的科学内涵。三是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关键是中医治病原理的现代化。现代中医临床证治实践的知情权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中药疗疾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将从研究分子中药学入手。结论: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然,分子中药、方证组方和物效基础等研究将成为未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子中药新药极有可能是将来中药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主任邓文龙教授最近在香港出席一个中医药展览活动,以《试论中药现代化与现代中药》为题发表演说,为业界推动中药现代化提出了建议。 邓文龙教授称,中医药现代化是指传统中医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将难免出现“脱胎换骨”式的发展,在基础理论、学科构架及诊疗方式等产生变革。 他认为,中医药现代化要在继承和变革两方面取得平衡,在具体工作上须做到以下两点:①注意保留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特色和优势,以免失去中医药精髓;②没有脱胎换骨的变革过程,将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所谓“现…  相似文献   

6.
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中药的药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从最初采用经典的植物化学模式对单味药进行研究,逐渐拓展到对药性理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治法治则及中医药理论的探讨,希望揭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实现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发现新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的作用。近一个世纪以来,中药药理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不规范,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大量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试通过系统地梳理中药药理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药理规范研究的定义,及其两个创新(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和两个规范(方法规范和技术规范)。中药药理规范研究是创新前提下的规范以及规范基础上的创新辩证统一体,是创新—规范—再创新的不断循环发展。中药药理规范研究的提出希望能推动中药药理学学科向着更加规范、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岳凤先、梁慧二同志在《中药药理研究与西药药理研究的界定》(见《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年第2卷第2期,以下简称“岳文”)一文中提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要在中医药理论体系内确定”,“中药药理研究的内容是寻找新中药和对现有中药作用的更进一步认识——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还有那些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岳文还认为,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各有关单位 :为了弘扬中医药国粹 ,繁荣中医药学术 ,加强中医药研究 ,挖掘民间中医药经验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提高临床疗效 ,保障人民健康。经研究决定拟于今年 8月份在广西桂林召开“中药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我会主办、河南中医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1.中药及名方、验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文献研究和临床应用。2 .中药及其验方的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3.中药的种植、加工、鉴定、炮制、制剂及方剂的基础研究和现代研究。4 .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研究。5 .中药方…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史大卓 《中医杂志》2004,45(11):809-812
尽管传统中医药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仍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辨证与辨病、证的模糊性与证的规范化、整体观念与综合调控治疗、中药复杂成分与多途径干预及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就提高中医药临床防治心血管病疗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现代中医不仅要了解传统中药的功效,还要对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临床用药辨证治疗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常用的治疗乙肝的中药从现代药理研究角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现代中医不仅要了解传统中药的功效,还要对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临床用药辨证治疗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常用的治疗乙肝的中药从现代药理研究的角度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绝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是相统一的,少数情况下有时并不一致。在应用中药时,首先进行辨证,根据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具体选择药物时,首先选择符合中医药理论又经研究证实确有这方面药理作用的中药。少数情况下在组方时选用少量虽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但经药理证实确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这样既未改变整方的功效,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又可增强治疗效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功效作用为主,以中药药理作用为辅,二者有机的结合,必将使中药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药剂型改革已有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探索,中医药界逐渐认识到在中药剂改过程中既要保持中药的本色,又要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注重和吸收复方现代研究成果,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开发新剂型,提高中药的质量。一、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突出中医药特点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等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药性、七情和“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而设  相似文献   

16.
<正>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已总结成系统的理论。自古以来,中药是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指导下运用的。近年来,很多药理工作者从单味中药到复方中成药,用现代药理实验手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它对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帮助中医临床用药均有重大意义。一、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统一性的表现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的统一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现仅以中药饮片炮制和中成药两方面加以论述。中药炮制是体现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经现代中药药理证实确实是合乎科学的。以去肾上腺饥饿小鼠肝糖元积聚作为指标,比较生首乌、制首乌对该指标的影响,并测定了炮制前后的毒性。证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符合中药性味的药理效应入手,对性味组分的配伍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解析中医药配伍机制,用现代信息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综合探究中药性味归属与组分配伍后药理效应消长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中药复方理论的发展。中药性味与组分配伍研究应该注重性味配伍后对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结合,明确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更好的发扬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配伍方式和药效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书信息     
中国药材学(上、下) 530.00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148.00 中医药理论量化与微量元素(含光盘) 300.00 中药制剂定量分析 48.00 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 120.00 中药饮片鉴别(上) 50.00 实用植物本草 64.00 现代实用本草(上) 125.00 现代实用本草(中) 150.00 现代实用本草(下) 100.00 中药材真伪鉴定 80.00 中药活血化瘀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54.00 中国名贵动植物药材图鉴 72.00 中药鉴定学 57.00 现代临床治疗药物大全 120.00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 110.00 新药研究开发与应用 51.00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 43.00 新药评价…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思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建平 《中医杂志》2005,46(4):303-304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的中医药治疗思路.(1)粥样斑块病理与中药现代药理:认为应将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发挥中医药稳定斑块的疗效优势.(2)粥样斑块病理与微观辨证:强调动态观察现代医学的某些微观辨证指标,将有助于AS的临床分期与辨证论治.(3)临床分期与辨证论治:主张临床可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即斑块稳定期、斑块易损期、斑块破裂或糜烂期、好转恢复期.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医药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药理及药性理论是防治疾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理研究是进行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基础和纽带。我国已进行了众多的单味中药的生药学、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四少”,即:复方药理学研究与单味中药药理学研究相比,复方研究较少;经典古方与时方、新组方药理学研究相比,经典古方研究较少;方剂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相比,方剂学研究较少;药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