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治疗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但也可有阶段性生长加速。神经纤维瘤病是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和皮肤^[1,2],其治疗较为困难。应首选手术切除治疗。但对于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切除面临着失血过多的风险及瘤体切除后创面修复两大难题^[3]。如何减少术中出血,是切除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神经纤维瘤主要表现为皮肤多发性牛奶咖啡斑和雀斑、全身单发或多发的软组织肿块、虹膜错构瘤以及视神经胶质瘤,骨发育异常和智力低下等。神经纤维瘤血供丰富,手术并发症多,位于躯干及头面部的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巨大的神经纤维瘤,由于血供丰富,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临床治疗困难,围手术期护理任务艰巨。我科于2009年9月18日收治1例罕见的背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轴索鞘雪旺氏细胞和神经内、外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属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出生后即可发病,其症状进展缓慢,可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及骨骼等,约15%的患者存在家族史。目前神经纤维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对放化疗无效[2,3]。我科于2012年6月18日成功为1例神经纤维瘤患者切除了重22.5 kg的肿瘤,并将瘤体表面皮肤回植修复背部创面获得成功,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3):2195-2197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术后切口痛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7月本院腰椎术后出现切口痛的患者15例。[结果]11例通过保守治疗明显好转,其余4例因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提示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形成。[结论]腰椎术后切口痛是引起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容易误诊。其可能原因是切口神经纤维瘤形成,保守治疗或必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与手术治疗在颌面部软组织肿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介入栓塞与手术整复治疗的血管畸形、混合型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体表软组织肿物患者42例,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0例混合型血管瘤患者采用硬化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变硬;26例海绵状静脉畸形患者中,20例采用栓塞硬化治疗,6例采用栓塞硬化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面部及咽后壁软组织肿物造影显示病变侵犯广泛,行栓塞硬化治疗2次,未行手术治疗;3例动静脉畸形及3例神经纤维瘤患者.采用栓塞硬化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瘤体萎缩变小,其中1例神经纤维瘤患者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瘤体缩小或消失.结论 介入栓塞与手术综合治疗是诊断和治疗颌面部软组织肿物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ulcrum-bending(支点弯曲位)像对伴发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帮助及新思路,并分析手术疗效。[方法]18例伴发脊髓空洞和(或)Chiari畸形的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两组:(1)牵引后前后路联合脊柱侧凸矫形手术(6例):对脊柱侧凸有手术矫形指征、伴发无明显神经损害的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者,先行Halo颅骨牵引,1周后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2)直接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12例):术前拍Fulcrum-bending像,并根据其结果对脊柱侧凸进行矫形。[结果]6例牵引后手术患者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61%;6例柔软型侧凸患者直接后路手术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60%,且术前Fulcrum-bending像与术后Cobb’s角相接近;6例僵硬型侧凸患者中1例出现轻微神经损害情况,后逐渐恢复,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52%,手术存在过度矫正。[结论]对无明显神经损害的伴发脊髓空洞或ChiariI型畸形的脊柱侧凸柔软患者,不必行术前牵引而直接行后路手术,且可以获得与牵引后前后路联合手术类似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俊  俞兰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6):872-873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两种主要成分组。神经纤维瘤分为单发性及多发性,前者罕见,后者又称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在出生后即可发病。一般在小儿时期出现,青春期后加重,年龄越大,病情越重,病因不明。本病可累及神经系统、皮肤、骨骼等。约有15%的患者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儿童肢体硬纤维瘤手术切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肢体硬纤维瘤手术切除的复发率及有关因素,介绍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以前手术切除8例儿童肢体硬纤维瘤的结果与复发率。8例儿童手术时平均年龄为8岁2个月,术后平均经过3a2个月(2a5个月~5a)的随访观察;肿瘤均位于儿童的肢体,4例位于臀部,3例位于大腿近端后侧并蔓延至胭窝下缘,1例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的下缘。术前应用CT和MRI确定肿瘤部位与累积的范围,但未做活组织检查。8例均实现了边缘性切除,其中1例为外院部分切除的复发病例。[结果]本组8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均经病理证实为硬纤维瘤。术后平均经过3a2个月(2a5个月-5a)的随访观察,其中有4例肿瘤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复发1次者2例,复发2次者1例,复发3次者1例。8例病人平均经历1.6次手术。复发率为69%,复发的间隔时间为6~10个月不等。1例因腓总神经位于肿瘤中央,切除肿瘤时导致腓总神经断裂性损伤;[结论]硬纤维瘤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达69%。采取手术切除和辅助性化疗或放疗是治疗该肿瘤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由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系统[1-2]。临床上主要以皮肤牛奶咖啡色斑、皮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肿物较大时因重力作用而下垂可呈"囊袋"状。皮肤外表现可有橡皮病、骨骼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及相应压迫症状[3]。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预防或逆转NF的特征性病变,主要是对症治疗[4]。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人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二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骨科的76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儿童组47例(年龄18岁),年龄8个月~17岁,平均(8.18±5.3)岁;成人组29人(年龄≥18岁),年龄18~54岁,平均(31.59±11.7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婴幼儿除外)。手术疗效通过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神经症状评分进行评估,平均随访时间(60±62)个月。[结果]疼痛是成人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存在严重神经障碍的患者很少。括约肌功能失调是儿童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儿童组47例中有4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成人组29例中有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神经症状的稳定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组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改善显著,而成人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更明显。总体来看,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一经发现应尽快手术治疗,以防止症状出现和(或)加重。对于神经症状不断发展的成人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延缓神经症状的进展,但手术治疗应慎重,尤其是伴有脂肪瘤和神经管囊肿的复杂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应特别注意手术方式及手术策略,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完成。同时,建议不存在神经症状的成人患者保守治疗,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神经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皮神经纤维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科室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的12例头皮神经纤维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面积、二期手术皮瓣转移的方式、头皮血供分布,在瘤体旁正常头皮内置入扩张器。定期注水扩张,至满足修复需求的容量,二期手术切除肿瘤,扩张皮瓣覆盖创面。对于巨大的肿瘤,可多次接力扩张。结果:12例头皮神经纤维瘤患者进行15个周期的扩张治疗,二期手术后肿瘤均成功切除,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出现皮瓣下血肿,经穿刺抽血、加压包扎后治愈。随访1~6个月,肿瘤无原位复发,患者外观满意。结论:对于不超过头皮面积1/2的中小面积头皮神经纤维瘤,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能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臂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自2013年9月~2017年8月,收治上臂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5~26岁,平均(20.62±4.32)岁,12例患者中7例存在家族史,占58.33%,5例散发,占41.67%。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MRI检查,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对12例患者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0.26)年。所有患者未出现原位复发情况,对上臂外观感到满意,无需二次手术矫形。[结论]上臂Ⅰ型神经纤维瘤不仅影响肢体美观,有时更加影响肢体功能活动,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腋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颖利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82-1084
腋臭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多数患者有明显家族史[1]。目前,治疗腋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去除腋区的大汗腺[1]。虽然手术后患者的异味可以明显减轻,但是术后并发症、比较高的复发率以及皮肤的瘢痕挛缩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腋臭患者的异味在青春期和夏季多汗期越发严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4.
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切除及瘤体皮肤回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切除与切取瘤体皮肤修复创面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8月~2004年4月收治的7例巨大神经纤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臀部2例,背部2例,腰部1例,上肢1例,下肢1例。面积在36cm×25cm~55cm×38cm,瘤体切除后,反取瘤体皮肤使之成为中厚层皮片,回植创面。结果:术中出血少,回植皮片成活良好,回访6个月~4年以上,皮片生长稳定,外观满意,未见瘤体复发。结论:巨大神经纤维瘤可完整或大部分手术切除,切取的瘤体皮肤回植创面,可取得良好的外观。  相似文献   

15.
碘仿纱条质地柔软,刺激性小,不损伤皮肤黏膜,具有加强感染创面的止血收敛、去腐生肌、除臭消炎、刺激肉芽生长等作用,治疗效果甚佳,深受患者和临床医师的欢迎[1]。广泛应用于五官科。我科一直用于唇裂手术当天的伤口加压止血。但近期出现了1例碘仿纱条致唇裂术后伤口皮肤过敏的病例,经积极地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如期拆线出院。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手术治疗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治疗21例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根据瘤体的部位、侵犯程度和局部解剖等情况,采用直接手术切除部分瘤体皮瓣修复、完整切除瘤体植皮修复、扩张器治疗逐步切除瘤体、介入栓塞主要营养动脉后切除瘤体等方法治疗。结果直接手术切除部分瘤体10例,均行皮瓣修复创面;直接手术完整切除瘤体4例,均行植皮修复;扩张器治疗切除头部瘤体1例;介入栓塞主要营养动脉后切除瘤体6例。17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4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局部外形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得以保留并有所提高。结论 手术治疗巨大神经纤维瘤能有效减轻瘤体负荷,改善外形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合适的患者应用扩张器治疗和术前进行营养动脉栓塞能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后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探讨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皮肤护理和术前期康复、术后并发症观察、疼痛管理及系统康复指导。评估心理问题,做好正性引导;  相似文献   

18.
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整形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体表,虽然属良性肿瘤,但是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可生长巨大,使患者外形丑陋,功能受到严重影响。1998年及2004年我们分别收治2例巨大神经纤维瘤,经整形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是一种先天性的、低血流量的真皮内血管畸形[1],好发于面颈部,主要是对患者容貌的破坏,累及口唇及鼻部者还会影响进食、通气及语音功能,受累的皮肤粘膜在创伤后很容易大量出血[2]。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3]。因病变常伴有严重的颜面部畸形,所以患者通常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且病变大多累及面颈部软组织,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1年4月收治一例罕见巨大鲜红斑痣患者,经分期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腋臭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青春期后大汗腺分泌活动增强,排泄后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氨液而产生异味[1]。腋臭是发生于青春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参军、求学、就业和交际,因此大多数患者有根治腋臭的要求。我中心自2003年3月~2011年6月应用电子去脂机行腋臭微创治疗2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