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佳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91-1894
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是整形外科中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早在1778年,Hunter曾给下颌前突畸形下了这样的定义:下颌骨过分的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容貌的破坏,下颌前突畸形常伴有牙合关系的错乱,前牙反牙合或伴开牙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牙合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前牙反铪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恒前牙反拾患者30例,采用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拾垫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影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解除反糟的时间为12周,效果满意,x线头影测量显示上前牙唇倾,下颌功能性后退。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玻璃离子铪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除前牙反(牙合),简化了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3.
Forsus推杆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1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器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唇倾,前牙覆盖减少,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器通过刺激下颌骨生长、内收上切牙,从而改变上下唇最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有效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达到改善面部侧貌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慧翠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153-156
目的 探究替牙期前牙区错牙合畸形时应用固定矫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 收治的57例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记录整体矫治效果、口腔功 能、牙齿功能咬合关系以及颜面美观度。结果 随访1~2年无复发;矫治后患儿口腔功能、牙齿功能均优于 矫治前(P<0.05);矫治后咬合关系各项指标由于矫治前(P<0.05)。结论 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患儿应 用固定矫治早期矫治,可以有效改善畸形表现及咬合关系,确保牙齿美观和口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建立该问卷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性别常模,对临床工作指导更具针对性.方法: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430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并根据年龄分为幼年(12~15岁)组和成人(16岁以上)组,然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性别常模.结果:男性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在P分量表和E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女生的评分,但男女学生在E分量表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在N分量表和L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女生的评分,但幼年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的性别常模,女性对错牙(牙合)畸形所致的容貌影响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从而确定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用常规拔除前磨牙方法,利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颅颌变化。结果:①上下颌骨变化较少,上下前牙变化显著。②L1-NB平均减少6、17°;L1-NB(mm)平均减少4、34mm;U1-NA平均增大5.69°;U1-NA(mm)平均增大3、33mm。③下前牙显著舌倾和远中移动,上前牙唇倾和唇向移动。④前牙反[牙合]解除。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通过牙齿的移动和角度变化,可取得相对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及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覆[牙合]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及吊颌帽弹性牵引在替牙期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9例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合并上颌前牙外伤性松动的患者,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松动牙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无张口受限。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是一种治疗替牙期儿童下颌骨髁状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13例(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9.5岁,两侧磨牙关系完全近中者8例,偏近中者3例,一侧近中关系另一侧中性关系者2例,前牙关系:反[牙合]11例,对刃[牙合]2例,均能后退至对刃关系。给患儿配戴改良Fanke1-Ⅲ矫治器,反骀关系解除最短4个月,最长8个月,反[牙合]解除后逐渐磨改两侧咬合垫以建立良好后牙咬[牙合]关系。总疗程平均10个月。  相似文献   

10.
李春龙  沈宏瑜 《中国美容医学》2013,(23):2322-2323,2343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III类错[牙合] 矫治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3例骨性反牙合患者采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头影X线测量结果。结果:13名骨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后的侧面外观改善,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后牙中性关系重新建立。治疗前后SNA和ANB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可以促进上颌骨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对骨性III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前牙反[牙合]和正常殆在息止[牙合]位时舌的自然姿势特征,探讨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舌位置是否有特征性变化。方法征集正常[牙合]志愿者20名(男8名,女12名,正常黯组),平均年龄23.8岁;反[牙合]患者20名(男11名,女9名,前牙反[牙合]组),平均年龄24.6岁。问诊调查舌的习惯姿势位,并用硫酸钡标记舌背中线和腭黏膜中线。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息止[牙合]位侧位片,用t检验比较两组息止[牙合]位的舌位置。结果(1)正常[牙合]组整个舌背在硬腭、软腭处都与上腭完全贴合,舌尖置于上切牙舌隆突处;前牙反[牙合]组为舌背在软腭部有部分贴合,在部分软腭和硬腭区域远离上腭。舌体不易保持贴上腭位。(2)舌体的侧面轮廓在正常[牙合]组呈现向前上挺立,在前牙反[牙合]组表现为后下倾倒状。舌的最高点位置:正常组在硬腭与软腭交界区域;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殆组向下向后移位,在软腭与悬雍垂交界区域。(3)前牙反[牙合]组舌体位置(LP)比正常[牙合]组低(P〈0.01);两组的舌高和舌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息止[牙合]自然姿势位时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的舌位置低。  相似文献   

12.
错牙合畸形是指牙齿在结构和功能上异常的状况,为口腔领域的重要疾病。目前,错牙合畸形可分为 牙性和骨性错牙合畸形。骨性错牙合畸形是指口腔颌面部骨骼(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 到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病理性结构异常。骨性错牙合畸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其他个体部位的解 剖结构相互影响,尤其是与颈椎的异常解剖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本文通过对骨性错牙合畸形分类进行概 述,分析矢状骨面型及垂直骨面型错牙合畸形与颈椎异常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的改良设计 ,并对用以矫治前牙反牙合所引起的牙颌面形态学变化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 1 2名年龄 8.5~ 1 2岁前牙反牙合的患者 ,应用改良前方牵引器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牵引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定位片 ,行X线片头影测量 ,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前牙覆盖增加 6 .5 5mm ,上齿槽座点A点平均前移 2 .6 0mm ,下颌骨位置后移 5 .6 5mm ,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 1 .70°,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的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制作简单、固位良好、患者戴用舒适、易清洁 ,临床应用可明显改善前牙反牙合患者的面型。  相似文献   

14.
探究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接受种植修复联合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传统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行传统种植修复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齿功 能、牙齿美观度、修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发音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SQ、PE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6.97%,高 于对照组的60.61%(P <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前牙牙列缺损伴 错牙合畸形患者接受传统种植修复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牙齿功能恢复,满足患者牙齿 美观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成人Angle Ⅲ前牙反(牙合)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lance,TBA)联合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hngleⅢ前牙反[牙合],为成人前牙反[牙合]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矫治成人患者15例,进行临床表现及相关硬组织测量。结果:固定反式TBA戴用4个月后下颌明显后退。所有患者在未拔牙的情况下前牙反[牙合]均得到有效治疗,磨牙及尖牙均达到Ⅰ类关系。但上颌仅为牙及牙槽的代偿性变化。结论:下颌前突的成人患者应用改良固定反式TBA后,下颌明显后退,下颌的变化较上颌大。同时联合方丝弓技术较其它掩饰性治疗的疗程明显缩短,对成人的治疗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改良式导弓矫治器治疗乳牙期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例乳牙期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均采用改良式导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构成的角(SNA)增加(0.35±1.12)°,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SNB)减少(2.53±0.91)°,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ANB)增加(2.88±2.24)°,上乳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I-SN)增加(0.66±1.16)°,下乳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 LI-MP)减少(2.89±2.13)°,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凸角增加(3.32±2.14)°,全面凸角减少(3.46±2.63)°,患者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 改良式导弓矫治器可以有效解除乳牙期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协调上下颌骨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应用排齐辅弓合并双颌"2x 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面型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采用"2×4"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术前及术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和总结.结果: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排齐辅弓合并双颌"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为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提供了一种快捷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牙弓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造成牙列拥挤、前牙前突、后牙反[牙合]等不良后果。本文收集了我院口腔科2002年以来的26例上牙弓狭窄病例,通过使用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扩开腭中缝,再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成功地解除了牙弓狭窄及其所伴有的排列拥挤及后牙反[牙合]等病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齐宏  李东  段银钟  文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90-1792
目的:了解西安市青少年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为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并初步探讨单侧后牙反[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相关性。方法:对西安市3所高中的1635名高中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高中生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7.40%,29名(23.9%)出现单侧后牙反[牙合]伴随前牙反[牙合],103名(85.1%)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出现上下中线不齐,43名颞下颌关节病的被调查者为单侧后牙反[牙合],单侧后牙反[牙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必须引起家长和医师的高度重视,早期治疗,防止下颌偏斜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功能训练器对乳牙期、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7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乳牙列患者3例,均为Ⅱ类关系,其中Ⅲ度深覆[牙合]2例,1例伴Ⅲ度深覆盖。替牙列患者24例,其中Ⅰ类关系11例,Ⅱ类关系8例,Ⅲ类关系5例,均表现为前牙区拥挤,其中个别切牙反[牙合]4例,Ⅲ度深覆胎伴Ⅲ度深覆盖2例。均采用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根据年龄和错[牙合]畸形类型,选用相应INFANT、T4K、IgN训练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1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并按要求进行呼吸和吞咽等训练,每1.0~1.5个月复诊1次。结果6~10个月后,24例配合良好的患者,牙齿拥挤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获得完全纠正,面型改善。结论肌功能训练器治疗乳牙期、替牙期因不良习惯及口周肌功能异常导致的错[牙合]畸形是有效的,患者的良好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