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本虚标实为主,临床辨证以痰瘀互结型为多见,且多兼有气虚、血瘀、郁热。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瘀”“热”。临床用药以补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痰祛瘀为主。李庆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经验方心悸宁丸,通过临床辨证,因人制宜,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基本证候及证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FSS评分以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结果脑卒中后疲劳基本证候以气虚证、血瘀证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总数73%;中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且患者FSS评分明显高于风痰火亢、风痰瘀血、阴虚风动三证的FSS评分(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中医证候类型以本虚标实证多见,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介绍王灿晖教授辨治肺结节的经验,认为肺结节发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强调情志因素的重要作用,将病因总结为虚、郁、痰、瘀、毒,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痰瘀蕴结。治疗当益气清肺,活血散结,同时注重气机宣畅,善用经验药对,以达到扶正逐邪,消散结节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损无力推动津血运行日久则为痰瘀;痰瘀交结则脉道不畅气血运行滞缓,又必致虚。李军教授对气虚痰瘀交结型胸痹的诊治研究颇深,临床上应用益气通阳、涤痰化瘀法治疗此型胸痹病屡见奇效。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又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为主。从发病机制、临床疗效观察、作用原理等方面论述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新进展,从而指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出现气虚络瘀病机变化,肺脾肾气虚为本,血络瘀阻为标。认为本病气虚络瘀病机演变过程为久病耗气伤阴,进而导致气阴亏虚,子病及母,肺气亏虚,脾气亦不足,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可致肾气亦不足。同时,脾气不足,水液运化失常而致水湿停聚,聚而为痰,亦可导致痰浊阻肺;肾气亏虚,纳气失常,可出现喘息气促。气虚久病入络,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而致血液瘀滞不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常见中医证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专家调查表》,征求了全国7个省(市)2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及中医药院校的27位长期从事中医脑病及神经内科临床研究及科研工作专家的意见。结果专家对本次研究的积极系数较高,本次研究按重要性排序来看,排序靠前的证型为肝肾亏虚痰瘀热毒阻络、阳虚痰瘀阻络、阴虚痰瘀热毒阻络、气虚痰瘀阻络等,从证型分布来看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肾虚;标实为痰浊、瘀血、毒邪。结论通过本次专家问卷调查,为今后进一步规范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医证型分类及下一步中医药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本虚者或气虚、或阴虚,标实者系风、火、痰、瘀为患.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瘀血阻滞脑络,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立中风证治八法,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深入,中医对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新的认识,目前对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认为总体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虚弱,主要为脾肾气虚,标实为风邪、痰浊、瘀血夹杂为患,形成了从虚、从瘀、从痰等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一些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1.
肺结节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征。气虚痰瘀,肺络痹阻是肺结节病的发病基础。针对其病因病机,当以标本兼顾,消补并进为治疗原则,活血化痰以祛标实,补益肺气以治其本,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测定IL-6、ET-1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型分布以本虚标实证居多;证候分布中气虚、痰浊、血瘀三型所占比例较大,关系为血瘀〉痰浊〉气虚;实证较虚实夹杂证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夹痰夹瘀证较夹痰证和夹瘀证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IL-6、ET-1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能作为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庆海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其中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为寒邪痹阻、痰饮水停、瘀血阻脉等,以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多见。所以将本病的中医证型归纳为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李教授坚持以"通补兼施、邪去正安"为原则,提出了"益气养阴、化痰祛瘀"的治疗大法,并自拟冠脉宁通方,在临床中不仅有效控制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对于长期坚持服药的患者可以达到逆转冠脉粥样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亚滨教授认为胸痹的病机为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标实在于"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两者相互影响。胸痹的病位在心及血脉,涉及他脏。认为"祛瘀通脉、涤痰逐瘀、温阳散寒、益气通络"为胸痹的主要治法。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急性期针对标实以通利血脉为主,缓解期针对本虚以培补"阳脏",改善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15.
赵艳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99-3900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西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机体使脑部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最终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中医以为脑中风的发病与痰、瘀、虚、风、火等因素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元气亏虚,在标为痰火、风瘀,气虚血瘀是发病的关键环节,故在治疗上以益气补气活血化瘀为治则。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方剂配合西医治疗脑梗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虚、痰、瘀、毒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演变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阳(气)虚、痰湿、血瘀、热毒等方面。从虚痰瘀毒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不同证候阶段所表现的阳(气)虚、痰湿、瘀血、热毒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从而找出虚—痰—瘀—毒的辨证及治疗规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早期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痰浊痹阻;当顽固性心力衰竭形成后,则以瘀阻心脉为主要表现,且易形成痰瘀互结。虚、痰、瘀、毒四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性。气虚血瘀、痰湿壅盛、热毒入络是形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益气温阳、祛痰利湿、化瘀通络、清热解毒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7.
胃癌前病变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有瘀血和浊毒。健脾益气是治疗的根本大法;由于病程较长,气虚致血瘀,因虚而热,灼烧津液,浊毒成痰化毒,导致湿痰毒瘀互结。在益气健脾法基础上,必须兼用活血化瘀法、燥湿化痰法、清热解毒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汪再舫主任应用益气强心汤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气虚为本,痰(湿)瘀为标,病位在心,与肺、脾、肾相关。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临床常用自拟益气强心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病因病理,结合中医理论,认为其中医病机是气血失和、阴阳失调。Ⅰ期以肝气郁滞、脾胃不和、心肾不交为主证,Ⅱ期以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肝郁化火、阴虚阳亢为主证,Ⅲ期以气虚血瘀、气虚痰阻、痰瘀水结、阴虚火旺、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肝风内动为主证。治疗以调和阴阳气血,疏通血脉为原则。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的病因有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等,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发为本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基础病理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致病因素多为风、火、痰、气、瘀等。临床常分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4个证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