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损坏至前牙龈缘下1.5~3.5 mm残根正畸牵引后再行烤瓷桩冠修复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科门诊收治的32例40颗牙前牙龈下残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烤瓷桩冠进行修复,观察牙周情况、牙龈形态、断牙稳固度。结果 2例牙周状况为I度,牙龈形态与邻牙协调2颗断牙稳定度为I度,其余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前牙龈下残根采用正畸牵引后联合烤瓷桩冠修复保留了自然牙根,维持了美观,并更保持较好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透明软托临时义齿配合改良Nance弓牵引龈下折裂牙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Nance弓牵引6颗已做完善根管治疗的成年患者龈下折裂牙,整个牵引过程避免在其它牙齿上粘结托槽;整个牵引和保持过程同时配合使用透明软托临时义齿,很好的解决了前牙缺失和邻牙粘贴矫治器带来的美观问题。结果:6颗断根牙经过平均8~10周牵引和12周的保持后,经修复科医师会诊判断均达到桩冠修复的要求。结论:透明软托义齿配合改良Nance弓牵引龈下折裂牙不仅可以保存自然牙根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而且很好的解决了长达几个月的正畸牵引和保持过程中成年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牙折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11月我院经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治疗的23例(24颗)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畸牵引治疗患牙断端均达龈缘上1mm,平均牙合向移动2.5mm,残牙根尖区牙槽骨骨密度基本正常;桩冠修复半年后复查,疗效优14例(15颗),良8例(8颗),差1例(1颗),优良率95.7%。结论: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在保留天然牙根同时避免邻牙损伤,美观及功能效果恢复良好,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龈下超声洁治结合甘氨酸龈下喷砂对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遵义市红花岗区口腔医院2021年4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30)和观察组(n =30)。对照组采用龈下超声洁治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以龈下超声洁治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牙周指标(PD、PI、BI、AL)、炎症因子(hs-CRP、IL-6、IL-8)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PD、PI、BI、AL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hs-CRP、IL-6、IL-8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龈下超声洁治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用于治疗慢性牙周炎,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纠正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牙周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机体舒适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mm)和B组(16颗患牙,3.0mm≤距离≤4.0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 mm)和B组(16颗患牙,3.0 mm≤距离≤4.0 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实施微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9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80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治
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水平、疼痛程度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5.56%,高于对
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PD水平低于对照组,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术后3个月BI、MD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7 d的NRS评
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1.11%(P <0.05)。结论 微创牙
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修复应用于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改善牙周健康水平,改善患者
疼痛程度,进而提高美观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
察组,各46例。对照组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实施空气冲洗,观察组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采用
甘氨酸龈下喷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MP-3、TIMP-1水平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P-3、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
氨酸龈下喷砂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降低GCF中
MMP-3、TIMP-1水平,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Suprasson PMax超声治疗仪和Gracey刮治器在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慢性牙周病患者,采用半口对照,随机分为A组(Suprasson PMax组)和B组(Gracey组),分别进行龈下刮治术。在龈下刮治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查观察患牙的各项一临床指标(PD、AL、mBI)。结果采用SAS 6.12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龈下刮治术后1个月和3个月,PD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3个月后A组mBI的改善稍优于B组,A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龈下刮治的方法在牙周治疗中都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Suprasson PMax超声治疗仪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寻求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对面部美学的感知和期望,并结合临床治疗原则以指导正畸计划的制定。方法将118例口腔正畸患者分为9-16岁的青少年组和17岁以上的成年组,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对面部美学的理解和对治疗结果的期望,内容包括面部外形、牙齿外观、笑容美学等,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结果改变外貌是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首要目的。两组患者均期望治疗后有整齐的牙列,成年组患者对良好的面部外形和美的笑容的感知和期望较高(P〈0.01)青少年组患者对牙列的外观有比较高的感知和期望,对面部外形和笑容美的感知和期望稍低。结论医师充分了解患者对面部美学的感知和期望,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双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上经过正畸治疗且有治疗前后清晰可辨的牙科锥形束CT(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163例患者。通过测量年龄、性别、减数与否、部位,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平均根吸收值(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RRAT)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正畸治疗中造成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成人组RRAT均值为0.45,儿童组为0.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②男性组RRAT均值为0.36,女性组为0.37,差异无显著性;③拔牙组RRAT均值为0.55,未拔牙组为0.3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④前牙RRAT均值为0.54,后牙为0.2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⑤上牙RRAT均值为0.39,下牙为0.40,差异无显著性;⑥牙齿整体移动RRAT均值为0.32,非整体移动为0.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畸专家的建议对正畸求治人群矫治决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口内像作为实验病例,设计电子问卷,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求治患者为被试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正干扰组与负干扰组,让其分别在正畸专家提出建议前、后,对这名实验病例的正畸治疗需要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正干扰组67.96%和负干扰组48.04%的被试者根据正畸专家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初始分值,向正畸专家的建议靠拢,但正畸专家的建议在大部分患者的决策中的权重较低;正干扰组12.62%和负干扰组18.63%的被试者忽视正畸专家的建议,坚持自己的初始分值.正、负干扰组间被试者接受建议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负干扰组间被试者受建议干扰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畸专家的建议对多数正畸求治患者的矫治决策具有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少数患者不受正畸专家建议的影响,临床上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与青少年在内收上前牙的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选择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完成的上颌前突并拔牙矫治患者79例,其中成人患者38例,青少年患者41例。在其矫治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上对4个上颌切牙进行牙根形态观察及冠根长度的测量,以获得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定性及定量资料。利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治疗后成人患者上颌中切牙的根吸收量大于侧切牙,成人患者上颌中切牙的根吸收量亦大于青少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成人与青少年患者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吸收等级分布存在差异(P〈0.01)。结论:成人在上颌前牙的内收矫治中中切牙的根吸收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5.
16.
Paul P. Urbanski Atanas Jankulowski Aleksandra Morka Vadim Irimie Xiaochun Zhan Michael Zacher Anno Diegeler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18,155(1):43-51.e1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perative and functional results after individual, patient-tailored aortic root repair in marfanoid patients.Methods
Among 51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peration between 2002 and January 2016, using patient-tailored aortic root repair with isolated sinus replacement, 42 patients fulfilled the original Ghent criteria. None/trivial,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insufficiency grades were present in 5, 16, 10, and 11 patient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repair was adjusted to the existing aortic annulus diameter. Replacement of 1, 2, or 3 sinuses of Valsalva was performed in 1, 14, and 27 patients, respectively. Concomitant cusp repair was performed in 17 patients (40.5%), and 10 patients (23.8%) underwent arch repair (total in 3). All patients survived surgery, and the follow-up (mean, 6.1 ± 3.1; range, 0.8-14.2 years) was 100% complete. No patient had a change in the form or size of the aortic neo-root, especially the size of aortic annulus and sinotubular junc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time. No and trivial/mild insufficiency were present in 22 and 18 patients, respectively, and 2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ortic insufficiency caused by cusp pathology underwent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43 and 66 months after the primary surgery, respectively. Thus, the estimated survival free from aortic valve/root reoperation for any reason at 5 and 8 years was 96.8% ± 3.2% and 91.4% ± 6.0%,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Patient-tailored root repair using isolated sinus replacement is an effective and durable method of valve-sparing repair in select marfanoid patients with a satisfactory quality of aortic cusps, which seems to be decisive for long-term valve function. 相似文献17.
骶神经根周围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周围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诊断22例骶管内神经根周围囊肿患者。对有明显症状的16例进行手术治疗。行病变部位后路椎板减压,13例囊肿切除,3例囊肿大部分切除,9例硬膜破裂神经根裸露采用胶原蛋白海绵覆盖。结果 MRI检查显示出椎管内神经根囊肿的形态,CT显示骶骨压迫性改变。1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2年9个月,患者术后腰骶疼痛、间歇跛行、骶神经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无感染病例,2例脑脊液漏1周内愈合。结论 骶管内神经周围囊肿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MRI是最好的诊断方法,采用手术摘除囊肿和胶原蛋白海绵覆盖治疗,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1例腰骶神经根畸形患的临床报道。探讨了腰骶神经根畸形的发生率,形态学分型,发病机理,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在978例腰椎手术中发现11例腰骶神经根畸形患,4例术前行椎管造影,确诊3例。1例术前行冠状面MRI怀疑神经根畸形。均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上,下关节突切除。根管前彻底减压,并行椎板或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0.5-8年,平均4.1年,优良率达81.8%。结论:(1)腰骶神经根畸形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发生于L5,S1神经根,(2)腰骶神经根畸形本身并不引起症状;(3)椎管造影和冠状面MRI有助于术前获得确诊;(4)提出术中必须仔细探查神经根,充分显露,彻底减压,并行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5 %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进行离体大鼠皮肤、活体及离体人皮肤对 5 %丹参氮酮助渗液的通透效果测定。并将应用硅膜弹力布贴膏治疗的 30 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含 5 %丹参氮酮助渗液的布贴膏 ,对照组则不含 ,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离体大鼠皮肤通透试验经Poisson级数差别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84 6 32 98,P <0 0 1) ;活体及离体人皮肤的通透效果测定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5 9,P <0 0 1) ,说明 5 %丹参氮酮助渗液透皮效果良好 ;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 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5 %丹参氮酮助渗液可以渗入皮肤 ,能显著降低皮肤电阻值 ,增加皮肤通透性 ,与硅膜弹力布贴膏合用对瘢痕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