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自噬相关蛋白ULK1、LC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建立3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n=10)、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分别于术后24、72 h取材: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病理以及ULK1、LC3 mRNA水平、蛋白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脏病理结构损伤(F值分别为1531. 83、1799. 97,P值均0. 05),实验组血清ALT[(354. 58±28. 40) U/L vs (556. 15±19. 32) U/L]、AST[(384. 37±8. 98) U/L vs (575. 96±30. 21) U/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值均0. 05),肝脏病理结构损伤减轻;术后72 h后实验组血清ALT[(271. 81±8. 63) U/L vs (466. 33±30. 00) U/L]、AST[(358. 92±13. 20) U/L vs (497. 05±40. 14) U/L]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0. 05)。而术后72 h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术后24 h(ALT:t=8. 87、7. 92; AST:t=5. 04、5. 34,P值均0. 05)。术后24 h和72 h实验组ULK1、LC3 mRNA水平、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值均0. 05),24 h实验组ULK1 mRNA水平(13. 23±6. 58 vs 4. 91±1. 64)、LC3 mRNA水平(7. 82±1. 65vs 3. 70±1. 10)、ULK1蛋白水平(1. 62±0. 19 vs 1. 17±0. 33)、LC3蛋白水平(1. 62±0. 19 vs 0. 84±0. 10)较对照组增加(P值均0. 05); 72 h实验组ULK1 mRNA水平(10. 58±3. 31 vs 4. 83±2. 66)、LC3 mRNA水平(6. 42±1. 13 vs 2. 71±0. 81)、ULK1蛋白水平(1. 29±0. 24 vs 0. 90±0. 29)、LC3蛋白水平(1. 40±0. 73 vs 0. 64±0. 08)较对照组增加(P值均0. 05)。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术后24 h降低,并且肝脏病理结构损伤减轻,ULK1、LC3 mRNA水平、蛋白水平降低(P值均0. 05)。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ULK1、LC3表达增加,雷帕霉素可能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通过上调细胞自噬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B、C、D4个组,各8只.A、B组采用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PB) 40 mg/kg麻醉,A组仅分离肝脏周围韧带不阻断入肝血流;B组麻醉后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左支,造成约70%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3h,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C组余操作同A组,D组麻醉后行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LT、AST和乳酸脱氢酶(LDH);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方法检测肝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的Caspase3、p53蛋白.结果 D组血清ALT、AST、LDH、MDA低于B组,SOD和GSH高于B组(P均<0.05).D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轻于B组,且肝脏组织中的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亦较B组减少(P均<0.05).B、D组肝细胞凋亡指数高于A、C组,且B组高于D组(P均<0.05).结论 七氟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其配体IP-10和Mig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6,12和24 h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肝组织CXCR3及其配体IP-10,Mig 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肝组织中CXCR3,IP-10,Mig mRNA低表达.缺血再灌注各组肝组织中CXCR3和IP-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CXCR3:0.925±0.109,0.786±0.074,0.606±0.082 vs 0.125±0.028,均P<0.01;IP-10:0.863±0.091,0.680±0.075,0.543±0.284 vs 0.128±0.027,均P<0.01),6 h组高于12 h组(P<0.01),12h组与24h组无明显差别(P>0.05).Mig 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各组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154.88±14-35 ng/L,258.88±13.73 ng/L,182.87±10.95 ng/L vs 23.63±4.00 ng/L,均P<0.01),再灌注12 h达高峰.结论:CXCR3及其配体IP-10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表达上调,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兔原代巨噬细胞自体吞噬中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纯种新西兰兔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并分为4组,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10 μmol/L)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10 nmol/L)组、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曲西立滨组(20 μmol/L)以及空白对照组。共培养4 h、12 h后分别收集细胞,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分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Akt、mTOR、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蛋白Atg5-Atg12连接体的表达,单丹酰尸胺(MDC)染色法观察自噬溶酶体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透射电镜下LY294002组自噬体、自噬空泡、髓磷脂图像等自噬标记物明显减少,雷帕霉素组、曲西立滨组明显增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LY294002组LC3Ⅱ表达显著减少,雷帕霉素组、曲西立滨组表达显著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组Beclin-1及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mTOR、p-Akt蛋白表达显著减少;雷帕霉素组、曲西立滨组Beclin-1及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共培养4 h后p-Akt表达增多,雷帕霉素组p-mTOR表达增多,曲西立滨组减少;共培养12 h后雷帕霉素组、曲西立滨组p-mTOR表达显著减少,雷帕霉素组p-Akt表达显著增多,曲西立滨组显著减少;MDC染色显示LY294002组自噬溶酶体明显减少,雷帕霉素组、曲西立滨组明显增多。结论 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能促进兔原代巨噬细胞自体吞噬,抑制PI3K能减少兔原代巨噬细胞自体吞噬,可能是不同类型的PI3K分子通过其他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渗盐水(7.5%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20 ~ 260 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Ⅰ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Ⅲ组,IP组)、高渗盐水预处理组(Ⅳ组,HTS组)每组15只.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肝脏缺血40 min,再灌注1、6、24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一氧化氮(N0)、内皮索-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及再灌注6h后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再灌注6h的肝组织Bcl-2及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IR组、IP组及HTS组各时点AST、ALT、Bax及AI较同时点Sham组高,IL-10、NO且及Bcl-2水平较Sham组低,肝组织病理学损害重于Sham组;HTS组及IP组各时点AST、ALT、TNF-α、ET-1、Bax 及AI较同时点IR组低,HTS组最低,且IL-10、NO及Bcl-2水平较IR组高,HTS组最高,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轻于IR组,HTS组最轻.结论 HTS可以通过抑制血清TNF-α的升高、维持IL-10的水平,抑制肝组织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肝血流阻断法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ringle法组、半肝阻断组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h、2h、6h和24h检测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凋亡率,观察肝脏病理学及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Pringle法再灌注后各时间点ALT和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半肝血流阻断组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肝脏病理学包括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重于半肝血流阻断组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再灌注后72h,Pringle法、半肝血流阻断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生存率分别为87.5%(7/8)、100%(8/8)和100%(8/8)。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4-V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IR组)、脑缺血后处理组(CIP组),每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 h 4个时间点,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海马区各时间点神经元形态及存活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的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他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破坏,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下降(P<0.05),LC3-Ⅱ、Beclin-1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IR组比较,CIP组神经元结构损伤减轻,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LC3-Ⅱ、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加,其中24 h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处理通过促进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上升,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老年肝癌患者右肝部分切除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右肝部分切除术老年肝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各30例。肝门阻断前60 min,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C组注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肝门开放15 min(T1)、再灌注1 h(T2)、6 h(T3)、24 h(T4)5个时相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T0时ALT、AST、TNF-α、IL-6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ALT、AST在T1、T2、T3、T4明显升高(P<0.05);P组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的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T1、T2、T3、T4时两组TNF-α、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T2、T3、T4时P组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肝癌患者右肝部分切除术中HIR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匹格列酮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0只,制作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缺血前1h腹膜内注射5%土温-80(10ml/kg),实验组缺血前1h腹膜内注射匹格列酮(10mg/kg)。两组分别在缺血前、再灌注1、3、6、12h取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取肝脏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1、3、6、12h的ALT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脏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肝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匹格列酮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损伤,并有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通过调控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和自噬对狼疮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狼疮组和雷帕霉素+狼疮组, 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 每组6只, 雷帕霉素+狼疮组和雷帕霉素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0 mg/kg)治疗;狼疮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认知功能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yr61和自噬蛋白程序性死亡受体-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改变;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尼氏小体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yr61及LC3B在海马区的定位及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0.73±0.08), (0.81±0.12), (0.80±0.03)]比较, 狼疮组Cyr61(0.99±0.15)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1), Beclin-1(0.64±0.04)和LC3B(0.54±0.05)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25, 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对大鼠肝血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ringle法Ⅰ组、半肝阻断Ⅱ组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Ⅲ组.阻断肝血流30 min后,去血管夹恢复血流,分别于再灌注后1,2,6,24 h,抽血检测ALT和AST水平,然后取肝组织用于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脏病理学及肝细胞凋亡.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ALT,AST,肝组织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力明显升高.Ⅲ组肝功改变、肝组织MDA含量、SOD活力及肝细胞凋亡率与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轻,效果好,操作简单,因而优于半肝血流阻断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禁食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和HSF1的关系。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8小组,第一大组为假手术组,再进一步分为4个小组:A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B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C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D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对照组只进行开关腹和游离左外叶不进行阻断和开放左外叶血流;第二大组为缺血再灌注组,进一步分为4个小组:E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F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G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H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缺血再灌注组进行小鼠左外叶30%的缺血60 min再灌注6 h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通过比较各组血清转氨酶的水平以及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来判断短期禁食及HSF1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禁食和不禁食对血清转氨酶没有明显差别,缺血再灌注组中,HSF1Alb-小鼠禁食组的转氨酶明显低于正常饮食组,但在HSF1Alb+小鼠看不到这一明显的保护作用;HSF1Alb-小鼠禁食组的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禁食能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禁食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HSF1-/-小鼠被消除。  相似文献   

13.
背景阿托伐他汀因具有降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而常用于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血管内皮功能与自噬密切相关,因此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自噬的关系可能解释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Ca~(2+)/AMPK/mTOR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6—12月完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制备组(B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C组)、阿托伐他汀中剂量组(D组)及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D组),每组15只。B、C、D、E组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前2周,C、D、E组大鼠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5、10、20 mg/kg混悬液灌胃,A组和B组大鼠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1次/d。比较5组大鼠再灌注2、6、24、48、72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大脑总体积,再灌注72 h神经元凋亡率,再灌注2、24、72 h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再灌注72 h脑组织LC3-Ⅱ、Beclin-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1)再灌注2、6、24、48、72 h,A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0,D组和E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C组(P0.05)。(2)再灌注2、6、24、48、72 h,A组大鼠梗死体积/大脑总体积均为0,D组和E组大鼠梗死体积/大脑总体积低于B组、C组(P0.05)。(3)再灌注72 h,B、C、D、E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率高于A组,D组和E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率低于B组、C组(P0.05)。(4)再灌注2 h,D组和E组大鼠脑组织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C组,B组大鼠脑组织NO、NOS含量高于A组(P0.05);再灌注24、72 h,D组和E组大鼠脑组织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C组,B、C、D、E组大鼠脑组织NO、NOS含量高于A组,D组和E组大鼠脑组织NO、NOS含量低于B组、C组(P0.05)。(5)再灌注72 h,B、C、D、E组大鼠脑组织LC3-Ⅱ、Beclin-1、AMPK、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D组和E组大鼠脑组织LC3-Ⅱ、Beclin-1、AMPK、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10、20 mg/kg灌胃可有效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相关信号通路Ca~(2+)/AMPK/mTOR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姜黄素40 mg/kg,2次给药).通过检测再灌注早期1、3 h血清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mRNA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mRNA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评价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姜黄素可降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1、3 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603.8 U/L±64.5 U/L vs 758.1 U/L±114.7U/L,837.1 U/L±33.3 U/L vs 1012.7 U/L±119.8 U/L,均P<0.01)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605.7 U/L±65.7 U/L vs 779.5 U/L±124.3 U/L,849.6 U/L±36.0 U/L vs 1027.8 U/L±139.8 U/L,均P<0.01);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损害;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1、3 h肝组织由iNOS产生的NO蛋白水平(0.455±0.056 vs 0.594±0.087.0.492±0.040 vs 0.671±0.079,均P<0.01);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1、3 h肝组织iNOS mRNA的表达强度(0.426±0.075 vs 0.569±0.073,0.527±0.066vs 0.702±0.089,均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减轻肝组织中由iNOS产生的NO生成,来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中微循环的紊乱,从而减少对肝缺血再灌注肝实质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将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对照组)、C组(PcDNA3.0组)和D组(PcDNA3.0-IκBαM组)。应用Western-blot、RT-PCR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与B、C两组比较,D组术后2hNF-κBp65蛋白和NF-κB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AL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认为IκBαM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望应用于临床减轻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预缺血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预缺血组),每组按再灌注3、6、24、72 h分为4个亚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尾加压素Ⅱ(UⅡ)、GPR14的免疫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ERK和JNK的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UⅡ、GPR14免疫活性在再灌注3 h后开始呈平行升高趋势、24 h达峰值;再灌注相同时间点预缺血组UⅡ、GPR14免疫活性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ERK、JNK表达在再灌注3 h开始升高,24 h达峰值;在相同时间点预缺血组ERK阳性表达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JKN阳性表达预缺血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24 h为损伤的高峰期;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抑制UⅡ的合成表达,促进ERK生存通路,抑制JNK死亡通路,产生内源性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SP组、七氟烷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PD98059溶剂DMSO组(DMSO组),各15只。后5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再灌注4h末提取心脏,用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Ⅰ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35.7±10.1)%vs(56.4±12.3)%,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SP组比较,PD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加[(50.7±8.3)%vs(35.7±10.1)%,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SP减轻了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再灌注期间自噬体清除的破坏,进而抑制再灌注期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白藜芦醇(Res)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es后处理组(Res组),每组8只。建立急性HIRI模型,于再灌注6 h后收集动物血液和肝脏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TNF-α及IL-10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脏M1、M2型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Res后处理可以降低肝脏功能学指标ALT、AST、AKP的血清浓度;与I/R组比较,Res组IL-10和TGF-β含量升高,而IL-6和TNF-α含量降低,同时IL-10 mRNA表达量升高而TNF-α表达量下降;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Res后处理可以降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使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结论 Res对HIRI的保护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库普弗细胞Toll样受体2(TLR2)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库普弗细胞TLR2信号通路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动物分假手术对照(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氯化钆处理(Gd)组,复制小鼠肝脏部分缺血1 h再灌注4 h损伤模型,结束再灌注后,取缺血叶肝脏组织及其库普弗细胞,提取总RNA及膜蛋白质分析TLR 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提取缺血肝叶组织核蛋白分析核因子(NF—κB),并检测门静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 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及内毒素水平。结果再灌注4 h,(1)I/R组缺血肝叶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SH组高,△Ct值分别为1.06±0.91和5.08±1.32,t=7.80,P<0.01;A值分别为433.91±25.53和102.86±13.58,t=28.04, P<0.01。Gd组缺血肝叶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I/R组下降,△Ct值分别为4.22±0.84和1.06±0.91,t=7.56,P<0.01;A值分别为125.89±15.49和433.91±25.53,t=25.27,P<0.01。(2)I/R组缺血肝叶库普弗细胞中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SH组高,△Ct值分别为0.52±0.23和2.61±0.1 8, t=17.47,P<0.01;A值分别为379.70±34.16和114.98±21.90,t=15.98,P<0.01。Gd组缺血肝叶库普弗细胞中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较I/R组下降,△Ct值分别为1.90±0.14和0.52±0.23,t= 12.  相似文献   

20.
周园  杜洪印  喻文立  丁汀彦  丁梅  徐倩  王玉亮 《山东医药》2014,(23):32-34,I0003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大鼠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6只。 A组仅进行开关腹操作,B组于术前14 d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于术前14 d给予小檗碱100 mg/( kg&#183; d)灌胃。 B、C组建立原位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后6 h观察各组肝脏功能,炎症反应和组织病理的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大鼠肝功能ALT、AST及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均高( P均<0.01);且C组上述各指标表达水平较B组低(P均<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B组肝组织损伤明显,C组肝组织损伤较B组轻。结论小檗碱可以明显降低大鼠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