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连翘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并对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连翘85%的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以水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60%与30%乙醇洗脱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手段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MS)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利用DMPD+法和DPPH法测试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6个化合物被分别鉴定为连翘酯苷A(forsythoside A)(1)、木通苯乙醇B(calceolarioside B)(2)、芦丁(rutin)(3)、连翘苷(forsythin) (4)、异橄榄脂素(isoolivi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连翘酯苷A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连翘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中药连翘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并对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连翘85%的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L树脂,以水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60%与30%乙醇洗脱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手段纯化;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MS)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利用DMPD+法和DPPH法测试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连翘酯苷A(forsythoside A)(1)、木通苯乙醇B(calceolarioside B)(2)、芦丁(rutin) (3)、连翘苷(forsythin) (4)、异橄榄脂素(isoolivil) (5)、胡萝h苷(daucosterol)(6).结论:连翘酯苷A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连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运用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且通过体外平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8种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青连翘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phillygenin(1),(+)-isolariciresinol(2),phillyrin(3),forsythiaside(4)and lianqiaoxinsideA(5)。结论:连翘新苷A(5,3,4-二羟基-β-苯乙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3-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为新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醇苷类为连翘中的主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4.
连翘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连翘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法、硅胶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连翘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连翘苷(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表松脂素-β-D-葡萄糖苷(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forsythenside F(6),(+)-1-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连翘酯苷I(8),连翘酯苷H(9),连翘酯苷A(10)。结论:化合物4~7,9为首次从连翘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连翘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连翘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苷(1)、连翘脂素(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罗汉松脂素(4)、松脂素单甲醚(5)、连翘酯苷A(6)、异连翘酯苷(7)、连翘酯苷G(8)、异槲皮素(9)、紫云英苷(10)、芦丁(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4,5,8,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彭友伦  李冬梅  刘光明 《中草药》2013,44(12):1534-1538
目的 研究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壳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对泡核桃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泡核桃壳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酚苷类化合物:它乔糖苷(1)、牡丹酚苷A(2)、4-O-β-D-glucopyranosylvanillc acid (3)、breynioside A(4)、1-O-香草酰-β-D-葡萄糖苷(5)、6'-O-vanilloyltachioside (6)、6'-O-vanilloylisotachioside (7);3个苯丙酸类化合物:6-O-feruloyl-D-glucopyranose (8)、methyl-4-O-coumaroylquinate (9)、5-p-cis-coumaroylquinic acid(10);2个萘酮类化合物:胡桃苷A(11)、胡桃苷E(12);1个降倍半萜苷类化合物:长春花糖苷(13);1个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槲皮素(14);1个脱落酸衍生物: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5).结论 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新佳  温静  项峥  杨波  吴健  江培  崔琳琳  赵瑛 《中草药》2017,48(4):644-647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连翘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柳苷(1)、连翘酯苷E(2)、quinolacetic acid(3)、黄瑞烷酮(4)、千里光内酯(5)、cleroindicin C(6)、4-羟基-4-异丙基-1-环己烯甲酸(7)、oleuropeic acid(8)、rel-(1S,2S,4S)-trihydroxy-p-menthane(9)、壬二酸(10)、2-羟基-丁二酸-4-内酯(11)、glochidioboside(12)、(+)-异落叶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5~13为从连翘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唇形科植物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尾叶香茶菜地上部位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ayecrystal A(1),acetylsventenic acid(2),sventenic acid(3),trichokaurin(4),maoyerabdosin(5),pedalitin(6),syringic acid(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2、3、4和5为首次从尾叶香茶菜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连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艳芳  王新胜  袁永亮  白素平  郑建芳 《中草药》2013,44(15):2052-2054
目的 研究连翘Forsythia suspense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连翘80%乙醇提取后水沉部位分离得到1 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齐墩果酸(1)、异降香萜烯醇乙酸酯(2)、β-香树脂醇乙酸酯(3)、长管大青素A(4)、甲基-β-D-吡喃葡萄糖(5)、商陆种酸(6)、积雪草酸(7)、连翘苷(8)、齐墩果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结论 化合物1、4~7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短柄小连翘Hypericum petiolulatum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短柄小连翘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2R,3R)-1-O-feruloy1-8,8'-bisdihydrosiringenin(1),(-)-seco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2),isolaricire-sinol-β-4'-O-β-D-glucopy-ranoside(3),5-methoxy-9β-xylopyranosyl-(+)-isolariciresinol(4),(+)-lyoniresinol-2α-O-β-D-xylopyranoside(5),5-methoxy-9-β-xylopyranosyl一(一)-isolariciresinol(6),isolariciresinol 6a-O-β-D-glucoside(7),(+)-lyoniresinol 3α-O-β-D-xylopyranoside(8)和7-methoxy-5-benzofuranpropanol 4'-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连翘的抗氧化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连翘的抗氧化作用,并分离、鉴定连翘抗氧化有效成分.方法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清除实验方法,对连翘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水的萃取物进行抗氧化作用评价,并从有效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结果 与结论连翘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从中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脂素(phillygenin)、连翘苷(phillyrin)、forsythialan A 、连翘酯苷 (forsythoside A).其中,forsythialan A和连翘酯苷 (forsythoside A)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作用,其半数有效值IC50分别为154.05和69.80 μg/ml.  相似文献   

12.
续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紫刚  丁鲲  许刚  沈勇  孟珍贵  杨生超 《中药材》2012,(11):1789-1792
目的:对续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RP-C18柱色谱等色谱方法对续断甲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蔗糖(1)、β-谷甾醇(2)、齐墩果酸(3)、Triplostoside A(4)、马钱苷(5)、马钱酸(6)、獐牙菜苷(7)、Epi-Vogelo-side(8)、Vogeloside(9)、木通皂苷D(10)、Cauloside A(11)、7-Deoxyloganic acid(12)。结论:其中,化合物8、9、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贯叶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殷志琦  叶文才  赵守训 《中草药》2001,32(6):487-488
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贯叶连翘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金丝桃苷(Ⅲ)、6″-O-乙酰金丝桃苷(Ⅳ)、3-表乌苏酸(Ⅴ)、myriaboric acid(Ⅵ)。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MCI、硅胶、ODS以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连翘果实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UV、1D-NMR、2D-NMR和MS等)鉴定化学结构,从中共分离鉴定出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forsythenside M(1)、forsythenside K(2)、连翘酯苷I(3)和连翘酯苷A(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40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4对MCF-7、A-375、SGC-7901、B16F10细胞系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希文  张文霞  卢海啸  高幼衡 《中草药》2011,42(9):1673-1677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张晨曦  刘素香  赵艳敏  张铁军  刘岱琳 《中草药》2016,47(12):2053-2060
目的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连翘Forsythiae Fructus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1200HPLC,DiamonsilⅡ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5℃,进行200~600 nm全扫描,建立连翘指纹图谱,同时结合Broker Daltonics的1200HPLC-Q-TOF给出的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和元素分析,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分析化合物信息。结果结合HPLC-Q-TOF-MS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鉴定连翘中24个化合物,有1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7个木脂素类成分、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3,4-二羟基苯乙醇苷(1)、2.甲氧基-3,4,5-三羟基苯乙醇苷(2)、β-羟基化连翘酯苷H(7)、6-羟基二氢黄酮(24)、二氢杨梅素(25)为首次从连翘中得到鉴定。结论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为阐明连翘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创峰  沈硕  宋联强  任晋  孙云波  毕丹 《中草药》2018,49(14):3222-322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中低压色谱和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对连花清瘟胶囊总浸膏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的50%乙醇洗脱部分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复方总浸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O-(p-hydroxycinnamoyl)-adoxosidic acid(1)、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苷(3)、matairesinol-4′-O-β-D-glucoside(4)、芹糖甘草苷(5)、epi-vogeloside(6)、vogeloside(7)、咖啡酸乙酯(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连花萜苷A,化合物5~8首次从连花清瘟胶囊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连花清瘟胶囊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的正丁醇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NMR等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酰芍药苷(1)、白芍苷R1(2)、paeonidanin A(3)、4-甲氧基苯甲酰基芍药苷(4)、paeonidanin B(5)、4-O-methylgalloylpaeoniflorin(6)、paeoniflorin B(7);从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maltopaeoniflorin(8)、芍药苷(9)、羟基芍药苷(10)、芍药内酯苷(11)。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均为芍药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杨美珍  王晓琴  李超 《中草药》2014,45(17):2447-2452
目的研究列当科药用植物弯管列当Orobanche cernu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MCI、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弯管列当全草70%乙醇提取物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苯乙醇苷类:阿克苷(1)、campneoside II(2)、crenatoside(3)、campneoside I(4)、isocrenatoside(5)、异阿克苷(6)、leucosceptoside A(7)和肉苁蓉苷F(8);3个为木脂素类: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9)、连翘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和isoeucommin A(11);1个为甾醇类: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列当科植物中分离得到;4、7、9~12为首次从列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软枣猕猴桃75%工业乙醇冷浸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共分得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6R,9R)-三羟基-大柱香波龙烷-4,7E-二烯-3-酮-9-O-β-D-吡喃葡萄糖苷(1)、(6S,9R)-玫瑰花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紫云英苷(4)、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5)、1-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6)、阿魏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红景天苷(8)、3-hydroxy-1-(4-O-β-D-glucopyranosyl-3-methoxyphenyl) propan-1-one(9)、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0)、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1)、5-O-阿魏酰基奎宁酸甲酯(12)、5-O-香豆酰基奎宁酸甲酯(13)、咖啡酸(14)和原儿茶酸(1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甲基环己烯型降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软枣猕猴桃苷A;化合物2、5和7~13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软枣猕猴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