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演变而来,属中医胁痛、郁证、症积等范畴。病程较长,正虚邪恋,奏效缓慢,临床上谨守病机。正确处理邪正,气血,阴阳关系,是治疗本病、提高疗效的关键。兹就个人体会,略陈管见,抛砖引玉诚望前辈和同道赐教。1 清利湿热,不宜专任苦寒 湿热内侵久留不去是发生慢性肝炎的基本病因之一,因此应以清利湿热作为治疗慢性肝炎的重要手段。感受湿热之邪后,湿邪不能发泄,郁蒸而助热;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多由于湿热之邪留恋,肝脾久病,而致气虚血亏,或气滞血淤,迁延不愈,演变而来。因为病程较长,肝功能长期损害,正虚邪恋,往往不易骤效,其病理变化,因禀赋有强弱,感邪有轻重,而各有不同。约言之,有伤阴、伤阳之异,在气、在血之分。必须把握病机,知常达变,方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兹就其证治略陈管见于次: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肝炎多以脏腑功能失调、虚实错综为特征,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故临证治疗应辨证论治,知常达变。现笔者将临诊所得作如下探讨。 1 补脾益肾当为治疗本病的首要治法 祖国医学虽无慢性肝炎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似属虚损范畴,主要是肝、脾、肾虚损。该病起病之初,病位在肝,肝病及脾,故以肝脾两经症候最为多见。若邪踞日久,穷必及肾,往往在湿热邪毒留恋、肝脾功能失调的同时,多易出现肾虚见症。笔者认为慢性肝炎在治肝的同时必须先补脾,而又须兼顾补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漫性肝病(慢性肝炎)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特有的病原学和发病规律、病理归属和变化规律总体认识渐成共识。本文拟对慢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及提高疗效的对策提出几点认识,以求正于同道。1慢性肝病中医证候变化特点1.1病邪入侵与正气不足病邪(乙肝病毒)能否侵入人体及侵入后能否发病往往取决于体质的强弱,其转归与结局有较大差异。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能否发病,特别是能否转为慢性肝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认为肝炎慢性化与人体某些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有关,这与…  相似文献   

6.
形成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病位牵涉面广,虚实错杂,瘀血痰湿既为病理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在我国以慢性乙肝为主,在慢性肝炎病程中发生高胆红素情况多为反映病情加重,而且本病死亡率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成正比,因此退黄是治疗并改善预后的关键[1].目前应用人工肝(ALSS)治疗效果快而明显,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也有部分患者黄疸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持久不退,TBil大多停留在100~150μmol/L之间.笔者在临床治疗和会诊中进行了多种辨证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几种方法效果较好,其中以解毒化瘀的基础上加用温阳法的效果最明显,现就慢性肝炎顽固性黄疸证治方法与同道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阴虚是慢性肝炎的常见证候之一,临床辨治非常棘手。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观察,认为其中脾阴虚证相当常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不仅伤及脾气,也易损及脾阴。但肝病相关文章书籍多述及肝肾阴虚或脾气虚,很少提及脾阴虚。为引起同道关注,抛砖引玉,就慢性肝炎脾阴虚证的因机证治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刘金渊  曾洪娣 《新中医》2005,37(9):84-85
急性病毒性肝炎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临床痊愈,但也有小部分患者演变为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预后较迁延性肝炎差,一部分患者经过数月或数年后进展为肝硬化。国外有报道有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肝炎,5年内病死率可高达35%-50%。关于肝气虚、肝阳虚的中医理论探讨,历代医家如王旭高、张锡纯等虽然有关于肝气虚、肝阳虚的观点,但未引起充分的讨论。笔者在治疗慢性肝炎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的患者存在肝气虚、肝阳虚的证候,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影响,故有必要对慢性肝炎过程中肝气虚、肝阳虚的病机和治疗作一探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程×,女,37岁。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初诊。自述从一九七五年至今,两胁绵绵作痛,劳累后更甚。腹胀纳呆,自汗,畏寒肢冷,易悲怯。曾先后在新疆和甘肃治疗,诊为“慢性、迁延性肝炎”。一九八一年在兰州某医院化验肝功:谷丙转氨酶150单位,麝香草酚浊度16单位,硫酸锌浊度14单位,脑磷脂絮状试验48小时( ),黄疸指数9单位。经服各种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今两脉沉细无力,苔白腻,质微红,面色(白光)白无华,余症如  相似文献   

11.
郑××、女、农民。患者于长夏之季,外感暑湿之邪后,即感上腹饱胀,嗳气频繁,食少便溏,四肢痠软无力,胁肋疼痛,右侧较甚。在县医院被诊断为慢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不明显。后返家求余诊治。证见面色晦暗,舌质深紫,六脉细涩不利,右肋缘下有一长形痞块,触之则疼痛难忍。证属外感暑湿后,迁延失治,使外邪久而客于脉络,阻碍了气血的运行,导致瘀血停滞。《医林改错》认为:“久病入络即瘀血”。故采用活血化瘀与疏肝理气两法并施。处方:柴胡10克赤芍12克青皮10克郁金10克三棱10克白芍  相似文献   

12.
<正> 慢性肝炎是消化系统病变中常见的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低热、疲乏、食欲不振,有时恶心,肝脏肿大、肝功能可呈明显损害.不少病人进一步转化成肝硬化腹水,病情日趋严重.近年来,笔者根据我院附属医院肝科夏德馨老先生经验,在门诊和病房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一些效果.兹据临证所见,对本病形成、证治和用药,略陈管见,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气虚证证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气虚的成因中风病气虚的成因有二 :一是病前即已气虚 ,如年老体衰 ,正气不充 ,或久病 (如消渴、眩晕、胸痹 )气虚 ;二是病后邪甚伤正 ,脏腑功能失调 ,或饮食调摄失宜 ,气之化源不足 ,由此导致了气虚。气的化生与功能主要在于脾肺二脏 ,因此气虚之根也责之脾肺。2 气虚与中风发病气虚是中风病主要病机之一。据临床资料统计 ,中风病人中 ,以气虚为主证 (气虚血瘀、气虚挟痰、气阴两虚 )的近半数 ,可见气虚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前人对气虚致中风早有认识。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王履“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 ,或忧喜忿怒伤其气 ,多有此疾…  相似文献   

14.
15.
脾胃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实证,属湿热病证的范畴。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脾胃湿热证逐渐增多,脾胃湿热证亦成为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因此加强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黄褐斑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宁 《四川中医》1994,12(9):6-7
  相似文献   

17.
噩梦是指睡眠中出现恐怖或焦虑的梦境体验为主的睡眠紊乱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外邪、痰热、脏腑亏虚以及其他几个方面,临床辨证施治主要分为痰热扰神、心胆气虚和气血不足3类。古代用于噩梦治疗的单味药物,可分为祝由类、物类相引类、有灵类、芳香逐秽类、补益类5类。对于噩梦的理法方药,要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以求良效。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证治探讨原平市中医院(034100)皇甫云喜关键词心绞痛养血扶阳活血心绞痛的病名古代有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等。最早记载见于《内经》。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一些有效的方药如瓜蒌薤白白酒汤,...  相似文献   

19.
痛风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风,以往认为是欧美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及日本等发病甚少,但是日本自1960年以来,发病率上升较快,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发病率亦在增加,西医有关杂志报道本病,已屡见不鲜,几年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及对该病机制的探讨,各地也有报道,我院因痛风来就诊者,为数不少,说明痛风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了,应该重视,加强研究。痛风是以侵犯关节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故又称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起病急剧,多于夜间突然发作趾关节剧痛,首先症状70%左右为第一(足母)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次见其它小关节,渐至踝、膝、腕、肘,甚至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眩晕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亚国  杨秀清 《陕西中医》2006,27(11):1386-1388
目的:探讨眩晕证治。方法: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论述。结论:眩晕病因病机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辨证论治依病因病机进行,列出方药并列举临床验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