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56岁,中位数29岁;左侧15例,右侧2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掌骨骨折17例,指骨骨折16例,掌骨骨折合并指骨骨折3例。术后随访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手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中位数4.5周;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末次随访时,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方法评价患指功能,本组优32例、良2例、可2例。均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拇指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拇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5~56岁,中位数29岁。左手28例,右手3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10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中位数4.5周。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周,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评价疗效,优58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拇指近节指骨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指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患儿85例,男55例、女30例;年龄1~11岁,中位数5.5岁;拇指骨折4例,示指骨折27例,中指骨折36例,环指骨折7例,小指骨折11例;末节骨折12例,中节骨折41例,近节骨折32例;线性骨折13例,青枝骨折29例,螺旋形骨折24例,粉碎性骨折19例;合并骨骺骨折1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0.5 h至2 d,中位数1.5 h。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中位数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周,中位数3.5周。患指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试用标准中的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标准评价患指功能,本组优71例、良8例、可6例。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指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17~63岁,中位数30岁;左侧20例,右侧3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7周,中位数6周。拇指功能恢复,第一腕掌关节活动改善。参照Kriegs-Au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48例、良5例、可3例。均无克氏针松动、断针、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7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患者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17~63岁,中位数30岁。左侧20例,右侧36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0 min至10 d,中位数3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周,中位数20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8周,中位数6周。均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断裂及针孔感染等并发症。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48例、良5例、可3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23~ 61岁,中位数39岁.跌倒时拇指着地致伤18例,压砸伤9例,撞击伤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照Green和Obrien分类标准,Ⅰ型21例,其中关节外横形骨折16例,关节外斜形骨折5例;Ⅱ型10例,其中Bennet骨折7例,Rolando骨折3例.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评定患手功能,并记录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 ~ 25 min,中位数16 min.术后X线片示28例获得解剖复位,3例未获得解剖复位,但骨折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周.未发生针道感染及桡神经表浅支损伤等并发症.固定期间2例发生克氏针向后退出,但未超过骨折线,辅以外展位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腕关节有轻微不适,外展、内收、伸屈活动受限,但均≥10°.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优25例,良3例,中3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疗效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安瓿瓶塑形纸质支架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环、小指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安瓿瓶塑形纸质支架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环、小指指骨骨折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8岁,中位数50岁。环指骨折7例,小指骨折20例,环、小指骨折8例。骨折位于指骨近节21例、中节1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横形骨折15例、斜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7例。合并指间关节脱位19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指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中位数3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总主动屈曲度系统评价患指功能,本组优4例、良25例、差6例。均未发生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安瓿瓶塑形纸质支架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环、小指指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指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竹弓牵引架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技巧及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自制竹弓牵引架对60例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男42例、女18例:年龄35~55岁,中位数44岁。骨折位于左手22例、右手38例;单指骨折44例,两指及两指以上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d,中位数2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中位数4周。屈指时指尖均可触及掌横纹,手指关节伸直均达0°,握持物有力。按照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47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6.7%。均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自制竹弓牵引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手指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39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横断或斜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5例。合并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气胸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中位数3d。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2~3个月去除钢板,中位数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中位数2个月。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断裂及钢板移位发生。2例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后轻微疼痛,指导其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切口渗出物较多,加强局部换药至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钢板。参照孙新宏等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8例、良6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组织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注射器针头内固定治疗儿童拇指指骨颈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注射器针头内固定治疗儿童拇指指骨颈陈旧性骨折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5岁,中位数3岁.左侧6例,右侧8例.骨折端均有移位,其中骨折断端仍有接触者13例、无接触者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4 ~56 d,中位数20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采用克氏针固定3例,采用注射器针头固定1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周,中位数4周.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2例患者拇指远端向桡侧倾斜角度均小于10°.参照国际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手指总主活动度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3例、可2例.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或注射器针头内固定治疗儿童拇指指骨颈陈旧性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采用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1~56岁,中位数40岁。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14例;掌骨骨折29例,近节指骨骨折11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掌指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1±0.74)周。参照手指总主动屈曲度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2例、良6例、差2例。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手指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蒙医传统整骨手法复位结合安瓿瓶加绷带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指骨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23例,采用双人牵引复位结合安瓿瓶加绷带双向缠绕固定的方法治疗。结论:蒙医整骨手法复位结合安瓿瓶绷带固定治疗指骨骨折能够有效固定并促使骨折愈合,促进手指功能早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蒲超  朱红  唐付林  王胜涛 《中医正骨》2012,24(10):59-61
目的:观察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7~76岁,中位数52岁。左侧12例,右侧7例。肱骨中上段骨折2例,肱骨中段骨折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10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0 min至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中位数7个月。小夹板固定时间4~8周,中位数6周。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5周,中位数8周。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肱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治愈11例,好转8例。结论:采用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6~57岁,中位数40岁。掌骨骨折30例,指骨骨折48例;闭合性骨折29例,开放性骨折49例;斜形骨折21例,横形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0例。合并肌腱损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5 h,中位数5 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手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中位数8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0例、良47例、可1例。均无感染、创伤性关节炎、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采用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21~55岁,中位数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其中左侧17例,右侧6例。合并腓骨骨折16例。骨折线至胫骨远端关节面的距离为45~135 mm,中位数62 mm。受伤至手术时间4~9 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2例、可1例。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浙江省渚暨市人民医院(311800)傅天苗指骨近、中节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治疗上整复容易,但外固定较为困难。笔者自1988年10月至1995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以注射针穿入固定治疗该类骨折52例。经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4~78岁,中位数66岁;骨折AO分型,A3型5例、C2型18例、C3型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中位数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中位数6周。末次随访时,尺偏角20°~24°,掌倾角10°~14°,关节面塌陷≤1 mm;参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4例、良3例、可3例。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7~53岁,中位数29岁;左侧10例、右侧22例;第1掌骨骨折5例、第2掌骨骨折9例、第3掌骨骨折14例、第4掌骨骨折11例、第5掌骨骨折9例;掌骨骨折93处,其中4处掌骨骨折12例、3处掌骨骨折9例、2处掌骨骨折7例、单处掌骨骨折4例。合并肌腱断裂或损伤14例。受伤至就诊时间30 min至10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愈合时间5~8周,中位数7周。手指关节活动度均达到正常范围。3例因虎口挛缩明显,于术后2.5个月行鼻烟窝皮瓣移植联合虎口开大术;其余患者均无肌腱黏连、皮肤软组织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或断裂、针孔感染、肌间隙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27例、良3例、可2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具有创伤性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龄24~68岁,中位数45岁;左侧36例,右侧54例;闭合性骨折85例,其中粉碎性骨折58例;开放性骨折5例,均为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6 h至3 d,中位数2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5个月。术后1个月因跌伤致钢丝断裂、聚髌器松脱1例,再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患膝屈膝弹响1例,无疼痛,未进行特殊处理。参照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75例、良10例、可5例。结论: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 Neer 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3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1例、锁骨骨折1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9例、帕金森病1例,均合并骨质疏松症。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中位数5 d。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患肩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9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依据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5例、良7例、可4例、差1例。术后并发腋神经损伤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个月后症状消失;并发肱骨头内翻畸形1例,经积极功能锻炼后,肩关节功能改善;并发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缺血面积〈关节面的30%,未行特殊处理。结论: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对周围血管和软组织的破坏小,安全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