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连地区赴喀麦隆人员疟疾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 大连地区已属于无疟区,人们对疟疾的危害认识不是,也不了解如何去自我保护,赴高疟区极易感染疟疾.因此,对从无疟区赴高疟区人员,进行预防疟疾知识的宣传教育、自我保健措施的指导十分重要.方法 对回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大连远洋渔业公司1998年2月到2000年2月两年内在喀麦隆(Cameroon)的工作人员共256名,感染人数为179人,感染率为69.92%;死亡2人,死亡率为0.78%;回国后复发89人,复发率为49.72%.感染对象主要是陆地户外工作人员,发病季节主要在6-9月.结论 发病主要原因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露天工作逗留时间过长,与当地居民接触密切等.疟疾类型以恶性疟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神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初疟疾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基础和能力状况,为达到消除疟疾目标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按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基线调查方法开展疟疾流行情况、传疟媒介、防治工作和能力现状等调查。结果 2006年后无疟疾本地感染病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滴度均〈1:20,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密度为4只/夜;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3%、64%;县、乡、村临床医生接受疟疾知识培训比例分别为10%、52%、14%;县、乡接受疟原虫镜检培训比例分别为39%、27%。结论今后消除疟疾工作应加强临床医生和镜检人员知识培训与居民、学生、外出疟区务工人员疟防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宜昌市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86名劳务输出人员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352、95.207、60.618,P<0.01),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知晓率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高年龄组主动就医意识强于低年龄组(x2 =52.249,P<0.0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预防性服药率显著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x2=321.966,P<0.01).结论 针对文化程度的差异采取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加强对高疟区回归人员的监测,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派往西非布基纳法索(高疟区)援建的56名工程技术人员,于1990年2月至1991年4月期间,由于个人防护不能坚持,先后全部感染疟原虫并发病。发病次数多者6次,少者1次,人均发病2.8次。以上结果提示,凡进入高疟区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接受医生防疟知识教育,按要求服用防疟药。  相似文献   

5.
孝感市孝南区属间日疟流行区。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日趋频繁,外出务工、旅游和出国人员明显增多,尤其赴高疟区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导致境外输入性恶性疟时有发生。2011年8月,该区发生一起家庭聚集性输入性疟疾疫情,现将调查及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1999-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福州市抗疟后期的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对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调查。[结果]输入性疟疾病例有上升趋势,均由出国劳务或在国内疟区经商、务工时感染;恶性疟主要在非洲高疟区感染。[结论]今后疟防措施应加强从疟区经商、务工人员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是否能有效加强首次赴非洲人员的疟疾防护意识并缓解对疟疾的恐惧心理,同时评估进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疟疾防护知识培训前后约300名赴非员工对疟疾传播途径、防护措施、诊疗方法的认识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对这些员工进行G6PD活性检测,统计G6PD缺乏症的流行率,分析在赴非劳务人员中进行G6PD活性筛查的必要性。结果经过疟疾防护知识培训,受培训者对疟疾防护措施的知晓率由42.5%提高到91.2%,并且88.1%以上的员工了解了疟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86.6%的员工认为培训消除了对疟疾的恐惧。242名员工的G6PD活性均处于正常范围,需要的情况下可安全使用伯氨喹治疗。结论有必要在赴非人员中进行疟疾防控知识培训和G6PD活性筛查。  相似文献   

8.
任建庆 《中国校医》2013,27(12):901-901,903
目的了解徐州市2012年疟疾发病情况和趋势,为制定全市2013年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徐州市共报告疟疾患者17例,全部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实验室确诊率达到100%。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疟防知识宣传,提高劳务输出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防水平,同时强化疫情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的疟疾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湖南省岳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为巩固岳阳市消除疟疾成果和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为资料来源,收集整理2010—2020年岳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2010—2020年岳阳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报告的疟疾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5.51%。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1—12月均有报告,但在1—3月和6—8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务工人员为主;省级机构报告14例,占20.29%;市级机构报告46例,占66.67%;县级机构报告7例,占10.14%。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2例,占2.90%。发病-诊断的间隔时间0~33 d,中位数4 d。 结论 加强对赴境外务工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疟疾发病是今后岳阳市防疟工作的重点。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疟疾诊治知识培训,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是防控输入性疟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控制疟疾的流行和降低发病。方法根据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规划书开展工作。结果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70 310人,年平均血检率为2.26%;疟疾病人比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下降了88.13%(131/1 104);978名各类人员,接受培训1 332人次,培训率136.19%;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比项目启动前均提高70%以上。结论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疟疾疫情,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常平镇两闯工厂的61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HIV/AIDS及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及个人行为。结果:东莞市的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15~39岁的未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44.39%,已婚及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文化程度低者;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渠道为电视和报刊;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卖淫和嫖娼行为的赞同率分别为11.71%、2.28%、2.76%、0.49%和0.81%,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者对上述5种非婚性行为的赞同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和文化程度低者;22.16%的未婚农民工有过性行为、6.02%的农民工有临时性行为,2.93%的农民工曾经有一夜情;农民工在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儿.47%和21.62%;农民工中性病的患病率为1.79%,患病后90%以上的人均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非婚性行为普遍不赞同,但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建议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2.
张静 《职业与健康》2014,(4):494-496
目的针对性分析南宁市2013年1-7月份出国务工,尤其是赴非洲加纳淘金者返乡对南宁市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发病状况,提出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方案。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2013年上半年南宁市输人性登革热和疟疾发病数均较近几年有所增多。疟疾发病占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97.88%,发病率为14.29/10万;6月份达到高峰;6县7城区均有发病,上林县占91.24%,其次为宾阳县占2.06%;平均年龄(36.24±8.99)岁;以农民为主,占95.18%(968/1017)。来源于非洲国家的占99.21%(1009/1017),登革热则全部来源于东南亚务工人员。结论2013年上半年输入性疟疾呈上升态势,目前重点应与公安机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做好既往感染者的申报工作;动员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排查返乡人员,对镜检阳性的进行规范化治疗,对镜检既往患病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做好病例随访和休止期根治;对存在间日疟、卵形疟和混合感染病例的疫点采取媒介控制措施;继续开展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和密度监测;做好疟疾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现状及需求和形式,对制定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抽取疟疾高发乡镇行政村503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疟疾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疟疾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8.78%,其中,"确诊疟疾病例免费治疗政策"知晓率最高(91.65%),"恶性疟能威胁生命"知晓率最低(8.95%)。"愿意使用蚊帐"的占45.92%,"发热病人及时就诊"的占17.65%,"用药物处理蚊帐"的占2.98%。"广播电视"等疟疾防治知识来源需求量均高于当前可及程度(P0.01),可及程度及需求量对比结果在不同来源间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期望疟疾防治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医生讲解和广播电视"。结论外出务工人员疟疾认知水平较低,需采取合适的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他们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2007年,在昆山市选择1家外来人口较集中的某机械制造企业,对其中全部211名外来人员进行培训与评价。[结果]调查接受培训的211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分别为72.12%、90.05%,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60%、95.36%,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62.37%、84.83%(P〈0.0i);对待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者所占比例培训前后分别为58.85%、86.33%(P〈0.01);愿意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首选正规医院治疗性病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赞同婚前性行为、赞同婚外情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集中讲座、观看电视片和分发图文宣传资料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对相关人员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扩大了干预覆盖面,目标人群对此“满意”的占81.3%, “不满意”的仅占0.7%;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模式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试点前的54.2%提高到试点后的94.4%,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由36.8%下降至21.6%,安全套使用比例由67.7%提高到81.6%;劳动场所医务室的模式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知识知晓率,扩大了干预覆盖面,目标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由68.3%提高到89.6%,没接受过防艾宣传的比例由66.9%下降到2.8%,接受过安全套的比例由5.8%上升到45.6%.结论 不同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模式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在经费、人员培训和督导考核等保障机制方面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零工市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丹东和铁岭等5个城市各抽取1个劳务市场,对4250名18~60岁零工市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91.62%的零工市场务工人员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7.78%;3869例曾经听说过艾滋病的务工人员的平均得分为6.78±2.53分,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职业分类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64.98%的务工人员有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者占32.65%。结论零工市场务工人员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汽车修理企业员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企业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121家汽修企业514名员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病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知晓率为87.1%,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员工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管理人员的知晓率要高于生产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及岗位的员工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汽修企业514名职工获取职业病知识的途径以单位培训为主,占89.5%。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情况较差。[结论]汽修企业职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应针对低学历男性等重点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朱博为  郑英杰  刘清 《上海预防医学》2019,29(8):674-677, 702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涉外人员输入性疟疾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奉贤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调查点,选择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至少出入疟疾流行国家一次的涉外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疟疾防治知识、态度、行为信息。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86名涉外人员中,疟疾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5.12%,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0.17%。其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者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χ2=29.90,P<0.01);从事医务、技术工作者对防治疟疾最佳办法和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更高(χ2=41.00,χ2=42.93,P<0.0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医务、技术人员出国前接受知识宣传率更高(χ2=13.06,χ2=28.68,P<0.05);涉外人员疟疾防治态度积极,但对蚊帐、驱蚊药使用率和防治药物携带率均较低。结论奉贤区涉外人员疟疾知识知晓率较低,受到文化程度、职业的影响,应加强对涉外人员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疟疾防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黎平1951-2017年疟疾疫情资料,探讨其流行规律和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黎平县1951-2017 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1-2017年累计报告疟疾62 642例,其中:间日疟62 335例,恶性疟234例,混合疟37例,三日疟35例,卵型疟1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99.51%、0.37%、0.06%、0.06%、0.002%。在疟疾高流行、控制流行、计划灭疟、后期监测、净化灭疟与消除疟疾这几个阶段中,经过积极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年均发病率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254.97/万,逐渐下降至六十年代的33.91/万,八十年代的0.85/万,2006年后的0.02/万,2016年以后发病率为0;期间,曾出现过3次大流行,最大一次是1955年,报告28 594例,发病率为1 259.67/万;媒介监测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和传播优势蚊种;培训专业人员9 384人次;培训基层干部48 349人次;发热病人血检848 936人;居民血检122 431人;休根期病人治疗52 712例;病灶点处理57 074个;预防性服药133 460人;建立网络信息系统28个;灭蚊面积759 418m2,最后一例内源性病例发生距今已达12年,外源性输入性病例发生距今已有2年,达到了原卫生部《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结论 黎平县疟疾防治工作成绩显效,但随着外出务工和流动人员的增多,应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处置和防治知识宣传,杜绝继发性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顺义区外来农民工麻疹防控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农民工麻疹防控知信行情况,对外来农民工麻疹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外来农民工92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农民工麻疹预防知识知晓率均低于80%;预防政策知晓率低于60%;不同类型企业人群对麻疹知识政策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的调查对象认同目前麻疹预防措施;20%的调查对象没有形成正确的预防麻疹行为。结论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相关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