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高肩胛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高肩胛症又称Sprengel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正常肩胛骨下移障碍所致,其病因尚不清楚.自1984~2001年,我们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该病人30例,术后进行了长期随访,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樊洁  陈留如 《中医正骨》1999,11(4):32-32
先天性高位肩胛症(CongenitalhighScapwla)又称Sprengd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科自1992年4月~1998年9月共收治8例,经采用改良肩胛骨下移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  相似文献   

3.
骨软骨瘤是常见良性软骨性肿瘤 ,常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 ,肩胛骨部发病较少见。作者近年来先后收治 9例肩胛骨骨软骨瘤 ,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年龄最大 2 3岁 ,最小 15岁 ,平均 2 0岁。左侧 5例 ,右侧 4例。病程最长 (自发现始 ) 12年。4例由于肩胛高突畸形严重影响肩部活动予以切除 ,其余 5例均为洗澡时偶然发现肩胛骨高突而来诊 ,经检查发现肩胛骨骨软骨瘤 ,由于瘤体稍小 ,对肩关节活动影响较小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4例手术病人经 5年随访均未复发 ,肩胛发育与肩关节活动均正常。2…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改良后入路,分析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发现和结果。方法:12例肩胛骨骨折接受改良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5例肩胛盂骨折,3例肩胛颈骨折,2例肩胛体骨折,2例肩胛颈、盂和体部复杂型骨折。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15.74个月。按constant的评分方法评价患肩功能。结果:7例优,2例良,3例可。7例无肩部疼痛,7例肩部外展和屈曲130°,外展肌力4~5级;6例恢复伤前工作,3例主妇能够完成家务。本组病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后入路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其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成功防止肩胛骨骨折并发肩部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经后入路内固定肩胛骨骨折操作简单,暴露充分,效果可靠。几乎各种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可通过后入路完成,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浮肩损伤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9 ~ 54岁,中位数32岁.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4例,其中锁骨近端骨折1例,锁骨中段骨折8例,锁骨远端骨折5例;肩胛颈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3例,其中RockwoodⅢ型1例,RockwoodⅣ型2例.合并肋骨骨折15例,血气胸7例,颅脑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21 d,中位数6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肩部疼痛改善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28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参照Herscovic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浮肩损伤,骨折愈合率高,可以缓解肩部疼痛,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锁骨骨折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7~14岁,中位数11岁;左侧21例,右侧29例;锁骨中段骨折36例,锁骨中外1/3处骨折11例,锁骨内侧1/3骨折3例;横形骨折27例,斜形骨折20例(短斜形骨折15例、长斜形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至4 d,中位数39 h。观察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儿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后3周和术后3个月时,参照《现代康复治疗学》中肩关节活动度分级标准评价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时,依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本组5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中位数14周。患儿疼痛VAS评分,术前(7.86±1.31)分、术后3周(1.55±0.67)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分级,术后3周时4级40例、3级8例、2级2例,术后3个月时4级48例、3级2例;术后3个月时患侧肩关节Neer评分,疼痛评分(34.47±1.03)分、功能评分(29.37±2.02)分、运动范围评分(24.02±1.44)分、解剖评分(9.18±1.02)分,总分(97.69±5.44)分。均无皮肤激惹、内固定物电解反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儿疼痛缓解和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金波  陈冰  贾万贵  徐启怀 《中医正骨》2012,24(5):38+41-38,41
目的:观察评价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对采用该方法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21例疼痛均缓解,肩关节功能改善,可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肩关节前屈上举由术前65°~ 80°恢复至术后98°~130°;肩关节外展由术前74°~90°恢复至100°~ 160°;外旋均>35°,内旋均超过T11水平;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由术前42~61(中位数50)分,提高到70 ~ 95(中位数82)分.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骨折、神经损伤及锚钉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是治疗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9~58岁,中位数31岁.按Hardegger骨折分型:Ⅰ型肩胛体部骨折17例,Ⅳ型肩胛解剖颈骨折2例,Ⅴ型肩胛外科颈骨折5例;Ⅰ型合并Ⅴ型3例,Ⅳ型合并Ⅵ型肩峰骨折1例,Ⅰ型合并Ⅶ型肩胛冈骨折2例,Ⅳ型合并锁骨骨折1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 30个月,中位数16.8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0周,中位数7.5周.无感染、异位骨化、医源性神经损伤、医源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2例.结论:采用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肩胛骨骨折临床比较少见,据相关文献资料统计,肩胛骨骨折占肩部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4%~1%;而肩胛盂骨折更为少见,约占肩胛骨骨折的1%~10%。若肩胛盂骨折处理不当,可导致肩部长期疼痛、肩关节失稳及上肢功能障碍等。目前国内外关于肩胛盂骨折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对肩胛盂骨折的治疗现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6~56岁,中位数33.5岁;左侧11例,右侧9例。Hardegger肩胛骨骨折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4例,其中合并肩胛冈骨折4例;肩胛颈部骨折6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合并锁骨骨折2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合并脊柱骨折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 h至7 d,中位数3.5 d。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8.5周;参照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可2例。无钢板断裂、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切口小,损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林新印  陈亚玲 《中医正骨》2002,14(12):15-16
先天性肩胛高位症 ,亦称sprengel畸形 ,或肩胛骨下降不全 ,为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作者收集 1978~ 2 0 0 1年间我院影像中心接诊的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17岁 ,平均 6 .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合并Hill-Sachs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43岁,中位数31岁。均合并Hill-Sachs损伤,骨缺损体积均小于肱骨头体积的20%。合并肩胛骨关节盂骨缺损14例,骨缺损直径均小于关节盂直径的20%;合并肱二头肌肌腱炎4例、上盂唇损伤3例;均不合并盂肱韧带肱骨侧撕脱损伤、肱骨大小结节骨折及肩袖损伤。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手术前后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中位数15个月。ASES评分,术前(84.4±4.7)分,术后12个月(97.4±6.3)分;UCLA评分,术前(21.8±4.4)分,术后12个月(28.9±3.1)分;肩关节屈曲活动度,术前168.1°±2.7°,术后167.8°±2.9°;外旋活动度,术前71.0°±9.4°,术后72.7°±8.7°。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肩关节再脱位。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合并Hill-Sachs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维持肩关节正常活动,避免肩关节再脱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4 ~ 20岁,中位数18岁.均为经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病变累及L3~4者5例、L4~5者19例、L5S1者7例.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Ⅲ级18例、Ⅳ级13例.病程3~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腰椎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h,中位数1.5h.住院时间3~7d,中位数5d.术后下床时间6~48 h,中位数27 h.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7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术前为(1.62±0.42)分,术后为(9.15±0.33)分.术后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术前Ⅲ级18例中2例恢复至Ⅰ级、5例恢复至Ⅱ级,其余11例仍为Ⅲ级;术前Ⅳ级13例中1例恢复至Ⅰ级、3例恢复至Ⅲ级,其余9例仍为Ⅳ级.采用改良Macnb标准评定疗效,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采用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3~57岁,中位数45岁。病变节段为C_(4~5)3例、C_(5~6)8例、C_(6~7)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颈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90 min,中位数46 min;术中出血量30~70 mL,中位数50 mL。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术前(36.61±4.32)分、术后1 d(11.08±1.09)分、术后1周(10.58±1.27)分、术后1个月(8.14±0.95)分;颈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8.93±1.36)分、术后1 d(2.76±0.92)分、术后1周(2.57±1.01)分、术后1个月(0.53±0.79)分。均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损伤、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安全性高。但由于本组病例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关节镜检查配合开放手术治疗钙化性肩胛下肌腱炎的可行性、优越性以及疗效。方法8例钙化性肩胛下肌腱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检查诊断,开放手术清除钙化灶的方法治疗,对于钙化灶清除后的肩胛下肌腱损伤3例进行了缝合锚修复固定,2例进行了单纯清创,3例进行边边缝合。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以及UCLA肩关节评分。结果 8例患者治疗后Constant Murley评分和UCLA肩关节评分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7例,有1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仍有疼痛。有7例钙化灶完全吸收,1例有残余钙化,但无疼痛症状。所有患者的肩关节被动主动上举、内收、后伸、内旋、外旋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下诊断清理配合切开清除钙化灶并行肌腱修补是治疗钙化性肩胛下肌建炎的有效可行的方法,具有诊断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肩胛提肌损伤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病,但大部分被含糊地诊断为肩部损伤,或背痛、肩胛痛,也有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该病与长期低头并稍转向一侧的姿势及局部受凉有关,以颈肩背酸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疼痛部位以肩胛骨内上方最为明显,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在肩胛骨内上角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活动肩关节,肩胛内上方有弹响声.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25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肩后方浅层联合深层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浅层(Judet入路)联合深层(Hard-egger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19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7.65岁。肩胛骨Hardegger骨折分型:肩胛盂骨折8例,肩胛颈涉及肩胛冈或体部骨折1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及内固定。术后随访12~24个月,均数20.4个月,所有骨折获得愈合,愈合时间7~19周,平均10.6周,无感染发生,未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物失效及骨折不愈合。Neer肩关节评分:优1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9.47%.结论:浅层联合深层手术入路允许同时显露肩胛骨脊柱缘、肩胛颈、肩胛盂关节面、肩胛骨腋缘,骨折可充分显露、复位、固定,创伤小,功能恢复满意,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联合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严重股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成骨不全严重股骨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内服补肾健脾类中药3个月,术中均将弯曲股骨行多段截骨后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9例患儿畸形明显改善,随访中患儿均未再发生骨折,未见髓内针合并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补肾健脾法联合多段截骨矫形后内置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可矫正肢体畸形,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课题从肩凝期肩周炎主要病变是肩胛部的肩胛骨粘连立论。探讨疗效好,安全性强的无痛无创疗法——肩胛部推拿为主(简称“推胛法”)的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通过X线照片动态实验,阐明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通过单盲随机方法,运用手法治疗为主,分肩部推拿治疗(简称“推肩法”)的“对照组”和推胛法治疗的“治疗组”,观察病例52例,其中对照组22例24个肩;治疗组30例33个肩,共57个肩。二组病例均同时进行药熨和自主练功。对照组以推拿肩关节及上臂为主,治疗组的推拿肩胛部为主。连续治疗20天,结束疗程。实验研究通过对21名健康青年肩关节、肩胛骨运动X线动态观察,测量肩关节活动与肩胛骨活动的关系。 结果:临床研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基本治愈率7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基本治愈率3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证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最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实验研究证明肩关节外展、上举,需肩胛骨活动,才能实现;说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放大镜辅助下颈前路手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例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0~60岁,中位数40岁;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数29个月。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轻触觉变化及四肢肌张力增高。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7分法)评定,≤7分3例、8~12分8例、13~16分1例。均在手术放大镜辅助下经颈前路行椎管减压和椎间融合术。采用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 h,中位数2 h;术中出血50~300 mL,中位数225 mL。术后1例老年女性患者左手肌力由3级降为1级,3个月后恢复至4级。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1周后恢复。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部位均已骨性融合。12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漏、食管损伤、内植物松动或断裂及融合器或人工椎体下沉移位等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JOA评分分别为(9.83±2.52)分、(11.50±2.47)分、(13.08±2.23)分、(13.08±2.23)分。结论:手术放大镜辅助下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